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有一段时间,我狂热喜欢上了古代地理学。我发现,由于中国古地名的专用名是单字,加上音调问题,直接译成英文以后,重名多得一塌糊涂。比如,河北有一个冀州,英文可直接译为“Jizhou”。但距它不远就还有一个蓟州(现在叫蓟县),东边邻省山东还有一个济州(现在叫济宁),南边邻省河南还有一个汲州(现在叫汲县),南方的江西还有一个吉州(现在叫吉安),译成英文完全一样!如果再找找发音基本相似的地方,那就更多了,比如辽宁锦州和金州、河北晋州和景州、湖北荆州、湖南靖州……真让外国汉学家晕死。

上面这个例子,生动说明了英文与中文的差别。有的网友总想把两者比较一下。中文有三四千个常用汉字。如果把汉字与26个字母比,汉字就太多了,如果把汉字与几十万(一说几百万)英文单词比,汉字又太少了。实际上,由于这两个文字体系完全不同,这两种比法都不是太有可比性。一定要比,就把汉语词汇与英文词汇比,还算基本对等。考虑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汉语单音节,所以如果非得要在英文中找一个和汉字对等的东西,大概就是英文的单音节。比如英文单词“black”就是由b、la、ck三个单音节构成的。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黑色”是由黑、色两个单音节构成的。我是外行,不知道构成英文单词的单音节总量是多少,有研究的兄弟赐教一下哈。

前几年,网上已经有一个热贴指出过,表达相同含义时,一般情况下中文使用的音节比英文使用的音节要少。也就是说,中文更简洁。

我仔细对照了一下,这个现象倒是客观存在。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英文没有四个声调的问题。你用四个声调去跟人家喊“hello”,都是那个意思,最多是别人批评你发音不标准,怀疑是从伦敦郊区来的。可是汉语不一样,“包子”发平声,声调一改成了“豹子”,意思就全变了,就不是你吃它而是它吃你的问题了。声调再转转,还可以变成“刨子”、“孢子”、“雹子”等等。由于中文有四个声调,英语一个声音在汉语里当四个用,所以汉语相对简短,英语则必需增加几个音节以表达同样的意思。这就好比200这个数目,用二进制写出来是一长串,要比用十进制写出来长得多。

例如,汉语中的牛肉、羊肉、猪肉,是在牛、羊、猪加个肉字就行了。英文单词叫Beef、mutton、pork,但这些单词与英文中的牛、羊、猪(cattle、sheep、pig)没有字面上的直观联系,增加了学习和背记的难度。其实,英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知道怎么造词方便。比如麻雀肉,英文也叫Sparrow Meat,和中文一样。英文在牛肉、羊肉、猪肉上那样去另造新词,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简短。因为这三个词比麻雀肉可要常用的多,如果整天说cattlemeat、sheepmeat、pigmeat,实在是太冗长。所以,在这个方面,中文由于拥有四个声调和几千个常用汉字,组词时会比较沾光;而英文似乎在“好记”和“好读”两个目标上不易兼顾。在信息量和知识量爆炸的今天,词汇量也在爆炸式增长,这个困难可能会越发明显。

上面,我简单把以前见过的网上观点叙述了一下。我认为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感觉,仅凭这些还远远不足以证明汉字会比英文优越。其实汉字也同样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四个发音的存在,对语言使用者的发音要求会更高,出现误会的可能性会增加。

最后,我对汉字的评价和展望是:汉字与世界其他主要文字相比,并没有根本上的优劣之分,它是人类文字大家族中既与众不同、又与众不异的平等一员。在古代,汉字对国家和民族凝聚形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汉字已经彻底解决了与信息化时代兼容的问题。在未来,汉字的世界地位取决于中国的世界地位。如果说以前汉字成就了中国,未来则有待于中国去成就汉字。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1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