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并不否认日本、新加坡的文化具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他们所保留的中国古代文化元素真的有价值,我不反对把这些文化元素再取回来。但是,我们必须保持一个不卑不亢的平和的文化心态,才能冷静地审视他们,客观地评价他们,大大方方地学习他们。如果文化自卑心理太重,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弄不好就把狗屎当宝贝拣了回来。

前面的贴子里我已经聊到,中国人在开放之初,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改革开放前二十年,一直在这种纠结中与外国人打交道。直到2000年以后,文化心态才逐步平和自信,但目前仍然不够。一方面是还不够平和自信,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又纠枉过正,变得盲目自大起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聊完中国文化“自视”,再聊聊“他视”问题,即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总体来说,随着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西方对我们的看法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但,依然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举个例子。许多美国杂志一提到了中国人和韩国人,经常会把我们与吃狗肉联系在一起。美国人如果提到“吃狗肉者”,基本就是指的中国人或韩国人。

关于狗肉问题,我倒是考察过。山东有句谚语:要吃飞禽,鸽子鹌鹑;要吃走兽,驴肉狗肉。可见这四样东西比较好吃。贵州人则说:花江狗肉滚三滚,庙里菩萨坐不稳。狗肉之香连菩萨都动心。虽然民间有此一说,但据我了解,实际上真正吃过狗肉的中国人是很少的,吃过的人,多年就是吃个一两次。真正爱吃狗肉的人,少之又少。即使吃狗肉确有其事,也犯不着在文化上上纲上线。但美国人坚决以自己为中心。在他们的眼里,狗与猫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天底下竟然还有吃狗肉的人,这实在太不可理喻了,还有人性吗?

其实,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在印度文化里,牛是神灵,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牛在印度可以幸福地活到死。美国人酷爱吃牛排。他们天天大嚼大啖着印度人的神灵,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竟会吃掉他们的朋友。

美国人喜欢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庞大芜杂的文化用一个符号进行简化。比如中国人吃狗肉——冷酷没有爱心的家伙;新加坡人使用鞭刑——东方式的专制主义;日本人的相扑——新奇而怪异的异族风情,这么小的国家偏偏要搞巨人运动,也许日本人的心理正像相扑运动员的身体一样变态;印度的玩蛇艺人——小笛子竟然可以让眼镜蛇跳舞,不可理解的东方神秘主义,还颇有一点原始的危险刺激。

综合上述,虽然中西方文化已经相互“认识”多年,但由于西强中弱,造成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许多仰视所带来的偏差,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则有许多俯视所带来的偏差。

在某些中国人眼里,西方什么都好,特别是八十年代有句说法,叫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而在西方人看来,除了中餐味道不错(但不符合健康标准),其余的中国东西似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中国人是潜意识的文化主义者,特别希望别人崇尚中国文化,但是,你不要以为西方人对中国感兴趣就证明他崇尚中国文化了。我楼下小店里租的影碟,反映南美洲食人族的片子被借得最多,这并不代表中国人崇尚南美野人文化。人类对异质文化充满了猎奇心理,但猎奇不等于喜爱,喜爱也不等于崇尚。

由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再加上实质的利益冲突,我们中国人做什么事情,在西方看来都不对,都要批评。美国华人林良多最近发表的诗作《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有一定代表性。这哥们很冒火地质问:“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原诗很长,大家有兴趣去搜。诗里涉及的不全是文化问题,但根源在文化上。

在被西方的傲慢和偏见损害多年之后,2008年4月,中国新一代青年终于忍无可忍,在世界各地走上街头,事后还出现了四月青年(反CNN)网站。这是件大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优势心理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我们很难通过几年的努力转化其偏见。我们不必过于愤怒,你气死也没有用,每天把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干好,让中国一步步继续强大起来才是王道。

近年来,中国崛起已势不可挡,许多西方人从实利角度出发,开始重视中国。我打过交道的几个西欧人,他们都是大学教授或者经济界人士,他们的子女里都有学习中文的孩子。他们真心的认为中国是西方之外最重要的国家,下一代人如果学习中文的话,职业道路一定会宽阔一倍。但是遗憾的是,西方从文化上或者说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偏见似乎有增无减,而且中国崛起以后,这种文化偏见甚至进而变成了文化敌视,至少一部分西方人眼里是这样的。

例如诺贝尔奖就是一个典型。除了西方人士之外,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些年的非自然科学类奖项都授给了那些货色。基本上都是西方看着不顺眼的国家的反对派人士。我给兄弟们介绍一个得诺贝尔奖的窍门,你要是得了,就把奖金分给我一半。那就是,你写文章抡圆了大骂中国政府。不管中国干什么,你都上纲上线地写文章论证其谬误,对坏事,你就论证必然性,对好事,你就论证这是政治工程,是损害多数人利益的,是损害环境的。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骂下去,如果运气好,你很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你不幸是一个文盲或者像楼主一样懒隋,不会或者不想写文章,那也没有关系。你就坐飞机到欧美各国去,下了飞机到处走走,到人多的地方,就坐在地上脱了鞋破口大骂中国。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骂下去,如果运气好,你很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两年,某个实行西式民主制度的穷国,出了一个所谓穷人银行家,给农村妇女放了几笔贷款,就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仔细调阅了资料,我认为,他这个弄法基本上是流于面子,对于改变当地农村几乎令人绝望的贫困现实,作用是九牛一毛。相当于一个人痛得要死了,你去给他按按肚子,再说几句安慰的话。要说对农村的贡献,中国的农村改革才是惊天动地、触及根本的改革,中国这三十年的农民脱贫致富才是全世界扶贫最大的成绩。然而,我们永远不可能得奖,在那些评委的意识形态的眼里,中国的成绩永远一文不值。

我常想,中国不需要这些奖项。我们的发展成绩,不需要用这种已沦为无厘头的奖项来证明或者评定。他们有什么资格评价我们!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1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