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说历史还好办,说到现实,争论就很多。许多朋友可能会非常乐意奉送我一些新型环保建材,以资建房之用,比如板砖之类。所以我要声明,本贴是自娱自乐,纯属王麻子关门照镜子——个人观点。所以不足一拍,但是欢迎发表不同观点。我一直认为真理不是什么定义之类的东东,它始终坚定地存在于不同观点的相生互长之中。

前文说过,一个文化的自觉,需要找到等量齐观的文化相互对照。这方面,我现在据有地利。江湖上谁不知道,新加坡李庄主的码头上四大高手到齐,中国、西方、印度、伊斯兰四大文化住在一个组屋里面。没有事可以对照对照。当然,我的观点也不全是在新加坡对照出来的,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

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突出特点,我总结成五个方面:辨证性、通用性、整体性、模糊性、形式性。下面一个一个地说。

一是辨证性。

当年,老子关于福祸相依的那两句话,说不定是他哪天笔记本电脑丢了之后的一句自我安慰,但不管怎么样,中国人把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成了面对任何成败的精神慰籍和信心之源。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丫不气馁,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但西方人,不是说全部,而是主流的西方社会,并不认同中国这种观点。西方科学和哲学从来不否认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比如根据西方人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我和奥巴马家里的鞋柜都是有联系的,如果给出双方的质量值,还可以计算出引力具体有多少个牛顿。西方也有蝴蝶拍拍翅膀会造成大洋对岸刮台风的理论。仅管如此,西方仍然坚定认为,联系不是等号。

比如,中国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西方人认为,不能因为你在泡这个妞时充分吸收了被上一个妞踹的惨痛教训,就可以把两次滥情混为一谈。这种联系性,不能证明失败与成功之间存在某种直系血缘关系。按照西方人的看法,事物一是一,二是二。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成功就要肯定,失败必须否定。中国人的观点属于东方式的诡辨论,或者一种自慰文化的体现。虽然无所谓必然的对错,但这就是客观差异。

二是整体性。

中国人总说,舍小家,顾大家。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中国人还说,牵一发,动全身。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局意识”就被提得更高了,可不得了。中国人处理问题,总喜欢把任何扯得上边的事情统一考虑考虑,即使对事情没有什么实际帮助,至少可以让领导们感到这小伙子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西方人,虽然如前所言,不否认事物的联系性,但更强调一是一、二是二,研究方面太多了让人感到头晕。

从文化或者哲学的角度,到底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局部,尤其是如何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国人内部也有争议和斗争的。回顾历史,对这个问题还是有许多可以说道的地方。

第34节文化特性2

建国以来,站的哲学高度对整体性问题思考最深的人物,是毛爷爷。小平是一个关注现实问题的人,虽然他的执政艺术和治国理念体现了同样高深的哲理,甚至给人以思想上的美感,但是我相信,他自己根本没有兴趣从哲学那么老远的地方起步,来思考各种火烧屁股的现实问题。

除了领袖,还有人也在研究整体性问题,他就是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这个湖北佬是个牛人。只要稍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到他。因为他与毛进行了一场哲学争论,就是“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之争。虽然建国以后我国的各种争论很多,但我觉得这场关于整体性的哲学争论实际上是站得最高的,它深刻地影响和决定了新中国文化的演进方式。当今中国文化的许多现象,秘密就在这里头。

关于这场争论,现在已经不是禁区了,各种各样的文章多得很。我自己没有深入研究各种资料,只说说个人的一点理解。我强调,我认为自己的理解不是不一定对,而是一定不对,只供各位参考罢了。

事情的基本内容是,毛曾强调过“一分为二”,杨献珍后来出了一篇文章,认为“合二而一”同样重要。结果,从哲学观点分歧后来变成了思想批判,杨仁兄没少被修理。这是一个关于事物整体性的命题。两种观点都认为,一个事物存在两个方面。然而,前者不否认一,但落脚于二,后者不否认二,但落脚是一。这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如果我们认同一分为二,那么,一个事物是有两个方面的,两个方面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有一定独立性的,那么说,坏的方面就是可以去除的。比如,具体到文化上,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把它分成两个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必然的政策取向。一分为二,就是这个政策取向的哲学基础。

合二为一就不一样。如果我们认同合二为一,就更加倾向于接受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事物只有一个,两个方面不具有独立性,甚至两个方面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任何方面只是统一事物的一面,如果你接受这个事物,你就必须同时接受他的两面,你可以去从两个方面更深刻地认识一个事物,但是你不可能把某个方面完全剥离出来。

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那么就应该是,精华和糟粕都是存在于统一体中,我们如果不是想完全拒绝传统文化(实际上也不可能),就必须接受两个方面的存在。我们不可能把传统文化像晒场上的苞谷一样,扒成两堆,然后把不喜欢的那一堆挑去沤粪。当然了,我们可以在历史发展和演进中逐步去消除这些糟粕,事物总要发展变化的。

文化是一个老大的问题,但文化的根在哲学。所谓哲学决定文化,文化再决定政治。在西方,法国文化为什么那么牛逼,就是因为哲学家多呀。跟哲学家比起来,拿破仑算老几。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有很多只。德国哲学家也相当厉害,大师多得让人简直感到绝望。

不发感慨了,回到刚才那个一和二的话题。如果普通中国人看到大领导们争论这么玄乎的哲学问题,可以认为是因为其三餐过于丰盛。其实,这个哲学问题太重要了,不光是影响文化政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政策,比如我们如何认识和如何对待把农村划分成地富反坏右和贫下中农的问题。所以看似学术玄谈,实则现实搏杀,水深了去了。

高人下棋,都是提前很多步洞悉来者意图,然后在外围见招拆招,结果围观者看到的好像都是废棋。哪像我,连车带炮地压过去,围着人家光杆老帅,一步一将,连将二十下。其实我狂抡王八拳不是为了寻找快感,因为我一松口对方就会围住我的光杆老帅连将四十下。高手下棋不将军啊。

几十年来,虽然中国文化具有极重整体性的性格,但仍然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大破大立。不然大革命前面怎么要冠上“文化”两个字呢。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1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