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看看历史照片,60年代的新加坡,跟广东省的农村没有两样,就是国内活不出来的人,才会下南洋。现在新加坡市区的高楼大厦,60年代是养猪场。许多新加坡人没有鞋穿!而马来西亚有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当时不到1000万,有森林,有锡矿,有淡水,还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所以新加坡人打死不想离开这个联邦。

他们全民公决以压倒多数决定加入马来!

补充一句,到今天新加坡都是国际上最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全世界倒数第二,就以色列好一点点,因为至少还下雨。

新加坡加入马来,还因为马来也有许多华人,人口比例现在是30%左右,当时还没有出现排华,应当在40%以上。比较亲啊。

第3节洒泪独立

但是,在马来联邦的新加坡活得很不如意。为什么呢?原因我不多说了。简单说,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马来人排华。这个是规律性的。只要是MSL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异教人士日子一般不好过。但是客观上说,马来华人比印尼华人还是幸福多了。

其二原因,是我国的政策问题。马来华人政治上偏左,有GCD和游击队,要把绿旗世界搞成赤旗世界,北京不支持还好,一支持,华人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马来联邦政府出台了许多排华限华政策,新加坡作为联邦主体,是以华人为主的地区,肯定不能同意,双方矛盾越来越激烈,最后联邦政府说,你不服,你走!1965年,马来西亚议会决定,开除新加坡!

新加坡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新加坡的独立是一个极为少见的事情。从马来西亚来看,把不听话的加盟地区开除出去,这个做法在世界上很少见的。我们通常的作法是,你不听话,想搞分裂,没有门!美国南方奴隶州想公投独立,打!车臣共和国想独立出俄罗斯联邦,打!亚齐地区想独立出印尼,打!打着打了海啸来了,水太大,双方才决定休战几年。

马来这个决定,我认为有几个原因,一是马来亚自身的华人就多,如果再加上新加坡的华人,几乎达到半数了,马来国家性质要变了,不如把他们轰走。二是马来亚的政府能力比较弱,到今天都是一个弱势的政府,不要看马哈地尔叫得凶,办事能力不强,所以当时如果要武力解决,也有心无力。

新加坡的表现就更少见了。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独立出去,大家会欢呼,游行,开PARTY!新加坡却不然,他对自己前途没有信心。李光耀是马来西亚的议员,开除新加坡的时候,他当时也在场。他的基本意见是,你们排华议案老子不同意,你们叫我走,老子也不同意。

决定还是多数票通过了。这个仁兄当场痛苦流涕。拿出手巾擦擦擦!这个场景被录了下来,成为新加坡独立的最为经典的画面。今天,中国电视台一说起独立,就放老毛在天安门城楼那气壮山河的一嗓子,新加坡电视节目一说起独立,就放老李当年在吉隆坡一把鼻子一把泪的那个镜头!许多人还要跟着老李一起哭。

十几年以后,邓小平说了一句“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句话用到1965年的新加坡也同样合适。

绝地反击!新加坡,你已经无路可退。

第4节小国强军

李光耀说,他最佩服的人是邓小平。我相信这句话他是真心的。因为李光耀的性格决定了新加坡的性格,这个性格就是实用主义。

李光耀的政府,不管什么文化,不管什么血缘,不管什么主义,不管什么办法,只要对新加坡有好处,就用,只要对新加坡没有好处,就扔;只要对新加坡有害,就反。李和他的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主要华人社会的工人团体的支持,这些人是倾向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但是李一上台,认为这个搞法不太行,就断然拒绝,走向市场导向。

这是典型的猫论。

比如反华这个问题,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里冲到前头。多次在国际上批评中国政府。原因,一个是他们对当时中国的阶段斗争等一些作法不认同;二个也是为了维护与美英的关系。的确,以我们当时的国力,没有那么强的军事投放能力,他就是亲华,出了事我们也罩不住。三个也是外交策略上的考虑。东南亚国家都把新加坡视为中国在南洋的桥头堡,是潜在的前锋纵队,一反华就反到新加坡头上。所以李叫得凶一些,也有与中国撇清关系的考量。

新加坡建国以后,与周边国家关系一直不好。南有印尼,北有马来,都是仇华的主。两个国家对新加坡虎视眈眈。所以,抱美国的大腿,就是新加坡的必然选择。新加坡的空军力量,主要来自美国。据说,论战力和技术水平是东南亚各国最高的。但是没有用的,一个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没有战略纵深,没有办法抵抗外来入侵。所以新加坡军队的目标就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直坚持挺到有大国来干涉为止。呵呵。好像台湾现在也是这个建军目标。

总之,新加坡的国家导向,就是实用主义。好听点,叫务实的政策。不好听点,叫有奶就是娘。如果骂中国有好处,他就会骂。如果出买中国有好处,他也会这样做的。

有一次,我跟一个新加坡朋友吃饭,我谈到这一点,他也承认。我心里很不喜欢他们这个国家态度,就打趣说:好吧,反正我们也帮助不了你们什么更多的,如果骂骂我们,你们就可以日子好过一些,那就骂吧,反正在这个世界上骂中国的人多了去了,又不只你们一家!他笑得挺尴尬。

新加坡的另一个罪状是“亲台”。李显龙当了总理,立即先跑到台湾去了,把我们气得够呛。后来新加坡又来修补关系。其实老李是每年都要跑去,今年好象又去跟少马爷吃饭去了。

新加坡和台湾有历史渊源。客观上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新加坡想与大陆打交道确实有点难办。一是大陆当时左,有点不好说话,二是冷战时期美国不会容忍的。所以,台湾就成了新加坡的亲戚。

新加坡对台湾有现实需要。新加坡需要训练军队。而自己这6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最长直径四五十公里,根本施展不开。空军的战斗机就更没有办法了。因为领空是与领土上下垂直的,所以新加坡的领空是一个柱状体。我常对朋友们开玩笑说,如果不侵犯马来和印尼的领空,你们的战斗机一起飞就要转弯,然后打着圈飞上飞下,像是啤酒瓶里的苍蝇的飞法。

所以,至今新加坡的军队都在台湾训练。相对新加坡来说了,台湾领土大了去了,简直是个泱泱大“国”。前几年两国闹了一次矛盾,台湾政客公然说新加坡是一个“鼻屎大的国家”。呵呵。

所以,亲台也并不一定是跟我们对着干,形势使然,实用主义而已。

第5节语言政策

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在文化领域表现的最为抢眼和明显。

新加坡的人口四分之三是华人。但是,新加坡并不提倡华语。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新加坡的教育语言和社会通用语言是英语,再下来,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四种英语、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

看看吧,华语就是与印度的泰米尔语并列的四种所谓官方语言之一。实际上,新加坡的任何正式场合,任何正规教育机构都是英语,华人孩子必须用英语听课。华人如果唱国歌,在正式场合必须使用马来语唱。

这些政策,除了经济发展要与国际接轨的考量外,还有安抚国内25%的少数族裔的考虑。也是为了让马来西亚无话可说,免得他们利用马来人待遇问题发难。

我认识的许多华人,华语水平很差。很多年轻人不懂汉字。只会说。我的一个华人朋友,今天上午还在一起呢,他英语挺好,华语只会对话,汉字只能认识四分之一不到。

李光耀还强行关闭了华侨创办的华语教学的南洋著名高等学府——南洋大学。

即使在马来西亚,汉字的招牌、路牌到处都是,现在韩国都有汉字的路标,但在新加坡禁止使用,新加坡的公共场合全部用英语路标。

这个政策,使新加坡成为所谓东西交汇的世界城市。但是越来越多的华人放弃了母语。李光耀也发起过所谓的华人说华语运动,但是没有制度支撑,从1965年代以后一直至1995年的30年中,华语地位不断下降。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1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