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文明之间6
从联合早报,昨天李光耀新书《双语之路》面世。他在书中解释了为什么当年不能以华文作为工作语、为什么不能容纳华文教学的南洋大学。他也承认,自己在华文教育的问题上犯过错误,“如果我活得更久,我一定会把它给改过来。”其实,老李关于“犯过错误”的认识,还是出于一贯的实用主义,因为中国强大了而已。作为移民为主、高度外向的小国,新加坡使用英语,也许算是一个实用主义有利之选。新加坡社会发展部官员庄日昆的评价很实在:“双语政策正确还是错误,日后历史自有评断。但如果他当时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状态。”
但印度以英语为教学工作语言,就不能用一句实用主义可以说清楚了。由于种族民族复杂,印度最大民族印第人(印度斯坦人)不到一半。如果推行印第语,势必引起其它民族的反弹,对国家的统一很不利。以印地语、英语并列官方语言,而实际通用英语,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欧洲人如果学习外语,除英法之外,主要是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世界范围内,印地语没有几个外国人学习。印度曾向联合国提出,印地语是除汉语之外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应列入联合国工作语言。但联合国反应冷淡,你还是自己先把它当做工作语言再说吧。像印度这种世界级的、原发性的、大文明的核心国家,以英语为通用语言,会造成哪些正面和反面的影响?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只看几十年,要看几百年才行。这个问题,我没想清楚,所以不做结论。
对于伊斯兰世界,国观网友的看法分歧较大。这种贴子也很容易引发争议和歪楼。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我的一个观点:除土耳其(和几个前苏联地区国家)之外,广大伊斯兰国家没有经过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社会主体仍然处于传统社会,宗教也处于传统状态。这是一个基本前提,按照这个前提,理解再去看待伊斯兰世界,也许会更客观平和一些。
由于地缘原因,对于西方人来说,伊斯兰文明处于近东和中东,而中国和印度处于远东。伊斯兰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近邻,双方已经乒乒乓乓你来我往的打了一千多年。西方历史上的十字军,经常是大败而归,甚至是大败无归,只是在近代才占据了绝对上风。目前,伊斯兰国家仍然是东西方冲突的最前线。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描述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边界上的冲突。
如果说,印度是西方赖以制衡中国的一大力量,伊斯兰世界就是中国赖以制衡西方的一大力量。我前面提到过,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并没有用对付苏联的手段来对付中国。原因,一是中国不像苏联那样强大和霸道,而且主动改革开放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是接纳中国对西方有经济利益;三是西方当时没有估计到中国后来的发展速度。到了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中国发展的苗头越来越明朗了。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不同于印度,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制衡。那五年里,相继发生了台海危机、南联盟炸馆等事件。小布什一上来,直接批评克林顿对华不够硬,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第一年就是南海撞机事件。从当时局势来看,美国矛头已经明确转向了中国,新冷战呼之欲出。在危急关头,本拉登见义勇为,挺身一记重拳,把老美的注意力全给吸引过去了,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打了两场反恐战争,给了中国十年黄金发展期。
有人说,法国德国数百年恩怨,如今都消解了。现在西方在拉拢伊斯兰国家,而且阿富汗、伊拉克、埃及和利比亚都发生了政局洗牌,亲西方势力上台,西方会不会同伊斯兰结盟呢?很难。伊斯兰世界一盘散沙,许多国家亲西方。但是,从长远来看,西方文化区与伊斯兰文化区的对抗很难消解。历史中的千年恩怨,还可以化解,但现实中的以色列问题,简直是无解。英美对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是两大文化区关系的一个死结。我认为,如果美国人预料到今天这个局面,当年是不会支持犹太人复国的。当年的西方,自以为主导着世界的命运,太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太低估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太轻视甚至太无视了阿拉伯民族的感受。
中国政府长期坚定地站在巴勒斯坦人民一边。有人批评这个立场过于僵化和意识形态化。我个人虽然很佩服犹太民族的能力和智慧,但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我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这个立场,首先是一个绝对正义的立场,其次又是一个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立场。为什么说这个立场是正义的?又如何看待阿拉伯人在反犹反西方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极端和非理性?这个问题没有发生在中国人身上,所以我们不容易理解,我举个例子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例如,土耳其与中国的关系。土耳其前总统公开宣称:“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区从亚德里亚海直到中国长城。”西方杂志也大肆宣扬,我记得看过一则美国漫画:一条龙把手伸到长城之外,抓住了新疆。土耳其人的祖宗,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突厥人。突厥人曾让我们的祖宗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没少办坏事。直到唐朝,中国终于发威,太宗时灭东突厥,高宗时灭西突厥,突厥余部西迁到中亚地区,后来有一支迁到土耳其,建立了塞尔柱王朝和后来的奥斯曼王朝。所以,从新疆到土耳其一带有许多突厥语系民族分布,被国际上称为突厥走廊。仅管有这个历史渊源,我想,土耳其如果以此为理由想染指中国利益,每个中国人肯定火冒三丈。一个四川哥们就对该总统的言论大为愤慨:“这个胎神,开的锤子黄腔哦!龟儿子,方脑壳,瓜娃子,格老子,鸡儿你个先人哦!你个铲铲!!”
突厥人迁出东亚,比犹太人迁出巴勒斯坦还晚500年以上。如果犹太人有理由回迁,那土耳其人是不是也可以跑回来复国呢?大家试想,如果真有一帮突厥后裔从中亚、西亚跑回来,趁着中国内乱之时,在晋北、陕北、内蒙割占一块地成立个国家。我们去攻打他,可他有超级大国支持,武装先进,我们每次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为世界人民所笑。在超级大国帮助下,他还加入了联合国,他还暗地里拥有了核武器,而我们搞核武器没搞一半,核设施就被他用先进战斗机给摧毁了,我们完全拿他没折。我想,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凡是有点脾气的中国人肯定会气疯。不管他是军是民都是侵略者,老子就要隔三差五给他安个丨炸丨弹,让侵略者过不上安稳日子。
说这几句话,不是要支持恐怖主义,更不是说袭击平民滥杀无辜有理。中国一直也受恐怖主义之害,是最坚决的反恐国家。我的意思是:一,目前恐怖主义为害世界,西方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二,从这个例子,兄弟们就不难理解,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这个死结一时很难解开。
对伊斯兰国家,目前网友中偏激的看法很多。这些看法,一方面来自西方媒体和受西方影响中国传媒,一方面来自具体事件。比如1998年印尼反华浪潮对中国人刺激很大,近年来新疆分裂分子的暴行激怒了全国人民,许多人都很怀念王震将军。对反分裂问题上,我本人是一个鹰派。但是,我认为中国在处理中伊关系上,必须比处理中印关系更加慎重。
综合来说,四大文化区当中,较之西方和印度,伊斯兰文化区是和中国共同利益最大、相互冲突最少的一个文化区。虽然伊斯兰国家有某些人出于利益、宗教等原因,暗地或者民间给疆独分子提供支持,但伊斯兰国家全都承认中国在台湾、西藏和新疆的核心利益,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公开支持疆独。我们应该全盘考虑,对具体问题,就事论事见招拆招,对分裂分子,露头就打,打就要往死里打,绝不手软,同时,切忌上纲上线,不能把问题扩大化,不能打击一大片。西方媒体拼命炒作这些问题,来挑唆中伊关系,目的昭然。中伊为这些具体问题搞对立,得不偿失,毫无必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