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文明之间4
中国大学的公关专业是一门新学科,九十年代才引进的,当时争议还颇大。同时,中国每年都派干部到海外搞公关培训。学习国外经验是应该的,但把公关当成舶来品就可笑了。苏秦张仪的纵横之术,太远就不提了。就近代来说,从理论到实践,中国才是政治公关的祖师爷。毛选第一句就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公关之精髓,就是认清敌友,撇清利弊,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力量,共同对付敌人和解决问题。这方面中国有整套理论,统战理论即高层公关,群众路线即基层公关。可惜某些人当官太久了,只知享福,把传家宝忘光,跑到海外学点末技回国到处兜售,还标榜这是解放思想。如此下去,堪忧啊。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全球公关的发展阶段。利益所在,不公关不行。民间出于爱国关切,有许多批评和议论。我认为,对美、欧、日、俄、印、伊、非、东盟等世界主要力量板块,国家高层和外交界、国防界早有公识和大致规划,从外交反应可见端倪。就是:稳住美国,团结俄国,镇慑周边国家,拉拢其余国家。虽然一些具体操作值得商榷,目前外交大方向没有问题。
比如,今年南海之争。这个问题上,就国家心态而言,中国比较淡定,越菲比较着急。因为,只要问题没有尘埃落定,各方就一直存在对峙张力。中国发展太猛,照此下去,再过十年,中国在亚洲可能无人能制约了。这对那些存在领土争议和历史恩怨的小国来讲,心理压力极大。你把自己当成一个越南人来体会体会。今年的事端,问题并不复杂。中国没有什么出格动作,挑事者就是越南和菲律宾。其所恃的,是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而在关岛增防,意在重返亚洲。对越南、菲律宾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们希望把南海问题国际化,最好是争取趁老美还有足够力量,能主持局面,给个说法。
客观地说,南海问题将来的解决,必然是各方都作出让步。百分之百按我们的主张办,也不现实。我们把界线推到他们海岸边了,要按这个划法,马来西亚人在海边散散步算是边境巡逻,下海游游泳还得办个签证。长远来看,各方都要表现出灵活性,才可能解决问题。但是问题越往后拖下去,对小国们越不利,他们可打的牌越来越少,就必须做出更大让步才行。
双方民众表现很有趣。越南人利用周未时间,坚持几个月抗议,中国人该干嘛干嘛,只在网上有些口水和板砖。有些人批评中国公众表现麻木,这纯属胡乱批评。双方公众的表现,不是因为谁有理谁没理,也不是因为谁爱国谁不爱,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问题。你把一只老虎和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狗的情绪反应肯定会更激烈一些,它实力有问题。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今后这段时间的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成败。所以,任何其它的问题,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大局。就目前而言,对周边小国,应以经济上吸收、军事上震慑为主。若发生了军事冲突,是国际反华势力最最希望看到的。我们不能怒而兴师,中人圈套。一旦开打,不管战场结果如何,在大势上都是失败的。越南、菲律宾就在中国旁边,跑不了的。中国根据形势,以后若自身确有这个需要,再打他不迟。
中俄相互让步,平分黑瞎子岛,彻底解决领土问题,表明双方都认清了形势。再加上建立上合组织,中俄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这对西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印度和伊斯兰文化区,不会对中国崛起构成实质性竞争,因此,他们是中国极力拉拢、借力的对象,也是西方极力拉拢、挑拨的对象。以目前中国国力,西方国家一般不会直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但通过其它国家,搞“代理人战争”来遏制中国崛起,是完全有可能的。
印度大陆从来是一盘散沙,小国林立。英国殖民时期以武力统一了印度,并把印度教文化区做为一个整体,留给了独立以后的印度,这也算是殖民者赠予的丰厚遗产。所以,东方三大文化区当中,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最激烈、最直接,中国与西方的冲突最实质、最深刻,而印度目前与西方冲突最小,感情最暖昧。西方很乐意拿阿三当枪使,来对付中国和伊斯兰。西方嘴里整天宣扬印度崛起,眼睛却盯着中国。阿三这个家伙确实让人比较无语,西方一教唆,跳得比猴都高。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故意装傻以捞取西方的好处。
本贴分析过,印度虽然有许多现代成份,但整体上仍然处在传统社会。作为传统之中的宗教,印度教不比伊斯兰教更开明。伊斯兰教宣扬社会平等,人人都是兄弟姐妹,而印度教还要划定种姓和贱民。历史上住在巴基斯坦等地的印度教徒,后来大量皈依伊斯兰教,这是原因之一。社会在向前发展,而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印度迟早会发生宗教革命。若能和平改革当然最好,但不能排除发生动荡和分裂的可能。西方砖家们反复强调,印度发展虽慢,但它拥有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能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中国可能发生动荡而印度绝对不会。这是扯蛋。我们还年轻,大家可以走着瞧。
待续
(245)文明之间5
在印度问题上,我们几代领导人坚持了正确做法。就是:尽量团结,搁置争议。实在不过去了,就快打快回,让他清醒清醒就行,不把自己陷进去。
有人认为,六十年代不应该弃地后撤,应该据地移民。其实,从战术上讲那块地根本守不住。后勤线太长,靠耗牛马队,靠羊肠山道,翻越喜马拉雅山送军需,而且冬天还封路不通,这种仗没法坚持长期打下去。不仅当时守不住,搁到今天也守不住。藏南问题如果想用武力解决的话,不能战术性地局部解决,必须整体解决——即对印发动全面打击,迫使其签定停战协定,认输放弃藏南。
但是,中国不能这样做,条件还不具备,条件具备了也不能做。正如前贴所述,任何其他问题都必须服从于中国崛起的战略大局。试想,如果你是个美国人、日本人或者欧洲人,当你得知,中国与印度打起来了,或者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打起来了,是不是会非常高兴?我们不能让他们高兴。我们面对的敌人,有小的有大的,有远的有近的,有明的有暗的,如果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非常麻烦。我们不能落进圈套,为吃一子而失大势。其实,今天的形势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一百年来,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利过。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机会,给小的大的远的近的明的暗的敌人来一个整体性的致命打击。这个打击就是——避免陷入矛盾和战争,以8%左右速度继续高速发展15年到20年!
前贴讲过,印度其实不构成对中国的实质性竞争。西方也很清楚,印度也不构成对西方的实质性竞争。对西方而言,苏联和中国是很难搞垮的,而印度很容易搞垮。印度的种族、民族、宗教、教派、阶层、种姓等矛盾交织在一起。许多地区至今还有毛派武装、分裂势力在活动,今天伏击个政府车队,明天端掉一个丨警丨察局。中国出一点小事,西方媒体炒翻天,一大堆政要腆着脸出来严厉谴责。印度成天出事,事情比中国还要严重的多,西方国家只当没看见。有人说,这是因为印度是民主国家,所以西方国家偏护它。胡扯。原因是为了用它制衡中国,利益使然。哪天要是利益发生冲突,傻逼才会顾及共同的民主制度呢。今天的印度社会,实际上一直处于半垮状态,没分裂是他命好。他要感谢中国这堵挡风的墙,如果它处在中国的位置上,早被西方大卸八块了。
在印度问题上,中国具备战略眼光,姿态也要高得多。印度一直庇护达赖集团。试想,作为邦交国家,印度五十年如一日地庇护中国分裂势力,让“流亡政府”设在境内,还公开活动。这太不正常了。要说分裂势力,印度境内的分裂势力比中国多得多。比如,东部的阿萨姆邦分裂势力、比哈尔邦毛派武装等。虽然国外也有人指责中国暗中支持这些势力,但从现在披露出来的情况来看,中国确实没有对这些势力提供支持。
这种高姿态,不是因为中国软弱,而是没有必要。其一,在中印较力中,中国力量强得多,支持巴基斯坦一下,就满够印度喝一壶了。不需要再去花钱拉拢这些势力。这些势力的行为也不规范,喜欢搞恐怖活动,上不了台面。其二,把印度搞垮不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和印度都是后发国家、大文化中心国、人口大国,因此共同语言不少,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都需要印度支持。四大文化区中,一战以后奥斯曼帝国崩溃,伊斯兰地区已经群龙无首,如果印度再垮成十几个国家,对中国也不利。总之,对印度,震摄是手段,拉拢是目的,领土争议暂时只能搁置一下,日后再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