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我强调哈:前面这段是没有论证的个人狂想,说说而已,不要拍砖!

当前,除了汇率和贸易,西方围堵中国的另一个战场,是碳排放。宽泛一点,就是环境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复杂,让西方一搅和,给弄复杂化了。目前,国内公众对环境的合理要求,专家对于环境的合理主张,与西方输入和贩卖的阴谋主张,掺和在一块儿了。中国目前遇到的环境问题,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的。就好像是一个人,现在得了病。有一群居心叵测的家伙,利用这个病来做文章。他们的论调有两个,A,以这个病为借口,彻底否定这个人。B,开出一个天价药方,让这个人破产,因病返贫。

我的想法是,我们要把握两件事:A,正确看待。是人都会得病。病的出现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即合理。既不能因为得了病,就全盘否定一个人。也不能因为要肯定这个人,就去否定病的客观存在。B,既要积极治病,又不能过度治疗。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以我为主,决定治疗方案。总之一句话:治病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不是把人治死治残。下面来具体探讨一下。

待续

(240)崛起随想9

有些同志,在国内时,整天指责中国人太浪费资源,出去到欧美考察学习一圈,气的吐血。欧美那才叫高耗能、狂浪费。美国那么多高速公路,上面没有几辆车,夜里通宵亮着大灯,千里如同白昼。英国的高层写字楼,虽然晚上楼里没有一个人,但整夜灯火通明。据说,这是降低社会犯罪率的有效措施。美国落选总统戈尔,帅哥一个,拍摄了一部电视片《不容忽视的真相》,宣传节能与环境保护。他还跑到世界各地去演讲,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个片子我看过,拍得很好,体现了美国片的制作水准,建议兄弟们有兴趣看一下。然而,美国媒体披露说,戈尔先生自己的一套豪宅每年耗电19万度。

反观被全世界围攻的中国,才叫节俭。国家发改委一个文件上宣布淘汰的钢铁产能,我把后面开列的名单加了一下,相当于一个中等工业国的钢铁产能。政府发文要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夏天空调不低于24度(新加坡公共场合空调都是18度),冬天空调不高于18度。我的单位还成立了节能小组,突击抽查,通报罚钱。去年夏天,我还在国内,我的办公室遭突击检查。我怕热,平时都是把空调开到18度,本来是要必死无疑的。老天保佑,碰巧那天我的空调坏了,等着厂家来修,所以没开。检查组一进来,发现我的屋里热得像个锅炉房。结果,我被单位通报表扬。

关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崛起过程中的环境破坏、生态灾难、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耗能源等问题,网上都有,这些光辉业绩我就不再详细陈列了。兄弟们有兴趣或者写论文,建议可以研究以下典型事例:渡渡鸟和马斯塔尼亚袋狼等生物的灭绝。美国三角衬衫厂火灾事故、西弗吉尼亚煤矿事故(死三百多人那次)。美国小说《丛林》以及美国食品安全问题。美国黑风暴事件。伦敦黑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晤士河和莱茵河污染治理。等等。

上面都是负面的。也有些不是负面的,比如美国哥伦比亚河开发。我就不明白了,美国的河流整条整条都改造成了钢筋水泥下水道。那些反坝专家们,在美国享受着水电带来的现代化生活,却整天写文章痛批中国发展水电。请你们看看,中国人特别是西部农民,还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凭什么你们当年把地球搞得一塌糊涂,现在心安理得,中国修个电站,就被指责引发不可弥补的全球生态灾难?好在中国是独立自主啊!

总之,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西方国家都遇到过,较之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比当年西方政府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多。当然,时代不同了,也应该如此。而且自己身上的病,当然应该关注和上心。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某些西方人,又突然高度推崇东方传统的低碳生活——“你们这个生活模式太好了,我们西方模式太差了,你们是完全正确的,你们很伟大,你们一定要继续坚持啊!”那么多的书都在嘲骂贬低东方,突然冒出一本推崇东方传统生活方式的书,好像羊群里跑出一头驴,令人措手不及。我不知道咱们中国人信没信,反正印度人看起来好像是信了。

前面很多贴子,我反复提到,对于古代农业社会的乡村生活,绝不可以美化。许多人厚古薄今,都是一厢情愿、主观想像的。东方古代的乡村生活,有天人合一的积极一面,但主流是简单、贫穷、悲惨的。特别是清代中期以来,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在西方人看来猪狗不如。西方不是有人推崇东方式的低碳社会吗?怎么没见他们真的去过这种生活呢?反而能耗越来越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对于坚决怀念过去的人,可以请葛优提供《甲方乙方》“好梦一日游”业务,送他到边远山村去住一段时间。

中国现代化刚上路,城市化不到一半,消费水平也不高,已经把世界原料和能源市场搅的天翻地覆。现在,中国人都想过上有房有车的好日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了,一辆新的长安面包,客货两用,只要3万块钱,普及并不困难。老外反复指出,全世界石油都不够中国人用的。中国人自己也说,全世界石油不够我们用的,我们不能再走西方老路。

但是,新路怎么走呢?让西方继续走老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去另开新路,行不行?不行!因为新能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传统能源。风力、潮汐、太阳能、生物柴油等,成本高于石油和煤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像中国这种后发国家,在某些方面更低碳、更绿化、更循环,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想整体地绕过西方模式,直接进入低碳经济结构,这是做梦。因为西方仍然我行我素,成本更低,你的低碳经济没有竞争力,三下五除二,在竞争中就被西方干掉了。这路是走不通的。

当今地球,经济已成一体。要转向低碳社会,必须全人类共同转。但西方国家没有这个自觉性。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能源消耗却高于中国,反而每年指责中国耗能。西方整天口口声声人权至上,中国人的发展权何在?记得以前见过一个网友留言:“要么一块去死,要么一块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新兴国家唯一可行之法,就是大步沿着西方的老路前进,去争夺能源和原材料,把价格炒上天,使西方长期以来的高消费无为以继,被迫与新兴国家一道,共同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陈毅有诗云:“你有原子丨弹丨,我有原子丨弹丨,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这诗文字浅白,但用意高深。坚决主张“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丨弹丨”的陈毅,对武器的作用是看得很透的。你想“不放弹”,最有力的保障就是大家都有能力放弹。有与之同死的能力,才有与之同生的权力。能源问题也是如此。就现实条件而言,全世界确实无法共同过上西式的高消费生活,但是,全世界必须都具备了高消费能力和高消费权力,才有可能共同放弃这种模式。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对于世界能源、原材料的激烈争夺,一是发展壮大了自己;二是为第三世界穷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三是把价格买上去,使西方高消费社会逐步难以为继,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可能。所以,中国崛起不是为害全球,而是造福人类,功莫大焉!

待续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1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