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质疑这个数字。我倒是倾向于接受这个数字。平心而论,我对统计部门有这么两句评价:一,比没有强。二,比许多国家强。现在我们去跟日本、新加坡比,那是不行。不过跟多数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相比,中国统计数字还算靠得住。有的国家几十年不搞人口统计,人口都是抽样估计的。它连本国人口都不知道,三次产业的数据是怎么搞出来的啊?对于印度、巴西的三产数据,我也有怀疑,觉得他们的统计口径可能跟中国不一样。以前我搜过资料,但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统计数字要两看:有虚增,也有隐匿。我感到后者还不小。我的一个朋友,开公司,营业额每年上千万。然而,这小子通过请人做账,营业额缩水九成,而且年年显示是亏损。所以,他每年交税几万块钱了事。他还算了一下,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了。考虑到开着奥迪去领低保,实在对不起人民,决定做罢。我估计,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山东和辽宁,经济数字可能有虚增,但民营经济比重较高的浙江和广东,经济数字很可能有隐匿。两种情况相抵,全国统计数字可能基本靠谱。呵呵,实际情况只有鬼才知道啦。
三产的涵盖面太大,没有办法一句话总结。如果一定要总结,就是:凡是行政力量主导的领域,问题就比较多,国际竞争力就比较差,办事就比较黑。比如股市,银行,保险。凡是完全推向市场化的领域,问题就比较少,发展就比较充分,行事就比较象人。比如商业,餐饮,物流。到了欧美的兄弟可能有这个感觉,中国城市的宾馆和商业服务,现在比欧美城市要强得多。我总结能力有限,三产领域又太多,这么“两个凡是”的总结也不尽然啊。
有一点最值得肯定,就是三产吸纳了最多的社会就业。八十年代初,北京回城知青没工作,就创办了“大碗茶”,当时很有名,算是首都发展三产的一个旗帜。如果要计算单位投资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城市服务业比沿海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还厉害。比如家政公司。服务业门槛很低,因此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跳板区。这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就业人口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我觉得,三产对于中国发展真是功莫大焉。
城市三产的管理是个大课题。多、散、小、乱,确实很不好管。有一次我开车回家,走到一个路口,看到一帮城管正在没收几个摊主的东西,他们苦苦哀求,我感到气愤不已。第二天又路过那个路口,城管没有来,路边的饭店把餐桌和凉伞都摆上了人行道,摊贩们在人行道上找不着地方练摊,于是把摊子都摆上了机动车道,引发了大堵车。不管司机怎么按喇叭,小贩占道经营,头都不抬。害得我堵车二十分钟,又感到气愤不已。城管现在是众矢之的,但目前城市经营者的素质,如果没有人管,全靠自觉,确实也难办。我觉得,分寸很重要。如果没有办法掌握分寸,那么宁可牺牲一时的城市秩序,也不要去伤害小摊小贩。他们能自己想办法就业,已经非常可贵了,至少比欧盟的希腊人强多了。
我当学生时,在夜市地摊卖过服装,可以分享一下对付城管的经验。(当时叫不叫城管?当时叫戴红箍的)。城管突然袭击,这时各位的身手高下立判。有的行云流水,潇潇洒洒,卷货而逃。有的则手忙脚乱,人脏俱获,轻则罚款,重则没收。所以练摊这事,看着容易,实际有技术含量啊。
比如卖时装吧。在两棵树之间拉根绳,或者自己打桩拉根绳。每件时装,都有衣架,衣架上面有个钩。你一定要记着,挂所有衣服,钩子必须方向一样,钩口朝外都朝外,朝里都朝里。这样,当城管出现时,你把衣服从绳子一端向另一端推过去,推在一起,然后一下子摘下来,共需几秒钟,就能登着三轮开溜。如果钩子方面不一样,正挂一件反挂一件的,你就不可能把全部衣服一起摘下来。只有几件几件的摘,要花几分钟,那么恭喜你死定了。所以,平时顾客东挑西拣,一会就把勾子挂乱,你要盯着随时纠正。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啊。
当然也有更强的高手,直接解下挂衣服的绳子,以绳系货,负于肩而狂窜。这样的好处,一是连绳子都不留给城管,二是富于提纲挈领的动作美感。缺点是对系绳和解绳的技术要求太高,而且解绳之后还要防止衣服滑落一地,实非吾辈所能及也。
待续
(191)城市三产3
前面聊到地域经济,各省都没有感触,唯有河北众兄弟出来慷慨悲歌。呵呵,河北有那么惨吗?一个唐山或者一个邯郸,钢铁产量都能超过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了。前途大有希望,不要这么悲观!
顺手插一段题外话:我此生最铁的哥们,就是河北人。单身时住一间宿舍。每一想到他,我就感到无比快乐。其人特点有三:A,很有艳遇。下楼买包烟回来都说碰到美女,好像这辈子最大的风险就是被美女拖去强bao。B,很有品位。除了肉体是河北土特产,浑身上下都是世界名牌。C,很忧国忧民,没事就慷慨悲歌,这点倒是跟我一样。下面就是他的光辉往事:A,关于艳遇。我们出差去西藏某县,被盛情款待。回宾馆的车上,他还晕晕乎乎吹嘘:“刚才那个美女非要敬我酒,你看你看,真没办法……”我这才恍然大悟:“刚才掐着你脖子灌酒的那个黑大汉是女的啊?……”晕。B,关于品位。我们调来个新领导。晚宴上,他喝大了,凑过去吹捧新领导:“您这西服啊,是我平生见过最有品位的!”领导被他捧得舒服,连声道:“当然,当然,我不能给单位丢人啊,是不是?这是我去年陪省长到意大……”话没说完,他酒劲发作,扶着领导肩,对着那有品位的西服:“哇!哇哇!”杯具啊!C,关于忧国忧民。由于假老练,他被女友踹了。那段失恋的日子里,他经常彻夜不眠。有一天夜里两点,我一觉醒来,发现他还坐在他床上,关着灯默默抽烟。我顿生怜悯,过去想安慰他,又不知说什么好。他看看我,弹弹烟灰,缓缓地自言自语:“中国有八亿农民——怎样才能稳步增收呢?”我倒!!!根据他,我判断,河北人很乐观,心理素质极好,肯定是中国自杀率最低的省。
呵呵,扯远了,回到城市三产。当年保守派人士说过,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乃是和平演变的经济基础。这个大帽子扣的!不过,经济成份多元化,必然对社会观念产生影响,正面负面兼而有之,这是肯定的。第三产业中的外资成份要远低于第二产业,但是对国人观念造成的影响却远大于第二产业。比如麦当劳和美国大片,都是美国价值观的强悍物化。
约七八年前,北京马兰拉面跟加州牛肉面干上了,办法就是,你在哪里开一家,我在你对面也开一家,这属于当年沈阳海狮队的踢法,专搞破裤子缠腿的贴身盯防。当时一个记者激情报道,题目是:面对面的竞争!我当时也写了一篇贴子,题目是:面对面,不仅仅为了竞争!我的意思是想说,中国的服务业较之国外,还有不小差距。在观念上、管理上,需要向别人学的东西很多。
比如北京、天津、成都、南京等地,有很多名小吃,味道好极。有一次,我陪一个老外去吃某“中华名小吃”总店。不点店名了。进去,店员身上脏兮兮。服装也不统一。有的戴帽有的不戴。点菜自己到柜台,墙上菜单乱乎乎。碗端上来也不统一,有新有旧,有花有白,有的还豁了口。进货的汤圆馅,一箱箱堆在前堂,我老担心倒下来砸到顾客。吃完的桌上一片狼籍,无人收拾。地上的餐巾纸,也不及时打扫,任人踩来踩去。老外吃完离开时,两只鞋底上各沾了一团餐巾纸。难怪中华名小吃总是干不过垃圾食品洋外餐。其实该店的马路对面就是必胜客和肯德基,他就是不参考。这几年有改进,总的来说,还是太不行。我很奇怪,为中国餐馆可以做到那么厉害,连锁快餐就是不行?连台湾都出了个什么永和豆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