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张金山点名让他辅佐张悦,至少说明两点问题。第一,张金山已经不拿他当外人了,否则也不会将他和张悦一起叫到家中,提前告诉他们市里还未正式对外公布的重大消息。第二,张金山认可他的能力,而说张悦的成绩就是他的成绩,则是对他一种变相的许诺,只要干出了成绩,张悦往上升,他也会得到应有的好处。
所以,他必须抓住张金山使出全部能量帮助张悦这个时机干出点什么来,从而在仕途之路再往上迈上一大步。至于张金山退了以后该怎么办,就只能到时再说了。
从张金山家里出来,石更和张悦经过商量,决定不连夜往回赶了,今晚就在春阳住了,明天早上再回去。
考虑到周文胜住在石更那儿,就去了张悦那儿过夜。
路上,张悦问道:“你打算怎么帮我呀?”
石更看着前方说道:“我还没想好呢。”
张悦说道:“那你可得抓紧想,反正我是没什么主意,全靠你了。我爸的话你也听见了,如果不在习明辉的过渡期内干出成绩,到时即便习明辉被调走了,当县委书记也不会是我。”
石更点了点头:“我知道。之前说去浅圳考察没去上,等你的正式任命下来以后,找时间去一趟。在浅圳找一找商机,争取找到适合伏虎县的,然后回来就开干。”
说到“开干”二字,石更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转头看了看张悦,说道:“靠边停车。”
张悦问道:“怎么了?”
石更指了指路边,张悦就把车靠边停了下来。
看到石更解开了裤腰带,张悦瞬间就明白了石更想要干什么,她往外面看了看,面带羞涩道:“回家吧,在这儿被看到多不好。”
石更邪笑道:“在这儿有在这儿的情趣,这不是家里所能找到的。再说了,都这么晚了,谁能看到啊。快点吧,先用你的小嘴温暖温暖我。”
石更不给张悦再说话的机会,将张悦一拉,就把张悦的脑袋按了下去,张悦则顺从的张开了嘴……
无巧不成书。
就在张悦在车里“吹/萧弹奏”之时,恰好贾政经也从这里路过。
贾政经老远就看到了张悦停在路边的车,但一开始他并没有认出来,因为离的太远了,看不清车牌号。随着车向前行驶,离的越来越近,大约距离十几米远的时候,贾政经认出了是张悦的车。
今天不是周末,张悦的车怎么会在春阳呢?
在离着张悦的车能有七八米远的地方,贾政经将车靠边停了下来。
由于张悦的车熄了火,车里的灯也没开,所以贾政经什么都看不到。不过时间不长,车便晃悠了起来,贾政经看的也是一清二楚。
贾政经心头一紧,顿时肚子里便生出一团火气,直往胸口上拱。
推开车门,就要下车过去。可是只伸出了一条腿,他就起了他和张悦已经离婚了,张悦无论和谁怎么样,都和他没关系了。
想到这儿,顿时就失去了下车的动力,出师无名,他过去说什么呢?
叹了口气,贾政经收回腿,把门关了上。
气愤之余,贾政经也非常好奇,张悦刚和他离婚没几天,居然就在马路边搞起车震了,那个男的是谁呢?
和张悦结婚这么多年,贾政经自认为对张悦还是非常了解的,据他所知,张悦在外面并没有人。就算是和他离婚之后新认识的,也不能发展的这么快呀。难道车里的不是张悦,而是别人借了张悦的车在这里搞?
为了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张悦,贾政经没有走人,他打算一看究竟。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车不动了。又过了三四分钟的样子,车启动开走了。贾政经紧忙紧忙跟了上去。
贾政经不敢跟的太紧,因为石更和张悦都认识他的车,另外大街上也没什么车,也不容易跟丢,所以他就在后面远远的跟着。
开车回到家的楼下,下车后,张悦搂着石更的腰,石更伸手抓着张悦的一半屁股,两人并肩走进了单元楼。
贾政经看到与张悦在一起的人是石更时,目瞪口呆,无比震惊,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狗男女!”
贾政经攥着拳头狠狠地捶了一下方向盘,此刻,他恨不得将石更碎尸万段!
在常委会上走了个程序后,习明辉就正式被任命为了伏虎县县委书记,张悦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县委常委中排名靠后的习明辉和张悦摇身一变,成为了伏虎县的一二把手,升迁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尤其是张悦,从县委办主任到常务副县长,再到县长,简直是火箭式上升。
石更虽然是正科级,但不是什么领导,只是个虚职的主任科员,他的工作调动,不需要领导专门开会讨论,张悦一句话,他就到了县政府那边。
习明辉得知石更被调走以后,又悔又气。悔的是卞世龙死了以后,他就应该把石更调到他身边担任秘书,因为他很欣赏石更,觉得石更要是能给他当秘书,他在工作上肯定能事半功倍,说不定很快也能干个市委常委。气的是张悦将石更调走竟然没跟他商量一下,虽然石更不是领导,可不管怎么说也是前县委书记的秘书,正科级干部,就这么一声不吭的把石更调到了县政府那边,简直是不把他这个新任一把手放在眼里。
不过对于张悦把石更调到身边当秘书一事,习明辉并不意外,他知道石更和张悦关系不一般,石更的工作能力又强,张悦要是不让石更当她秘书才是怪事呢。另外他和张悦都刚刚履新,考虑到以后搭班子的时间还长呢,张悦的身后又有张金山,不好因为一个秘书的问题而闹得不愉快。
所以,虽然憾失石更,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就在习明辉和张悦双双履新的这一天,在春阳也有一个人的工作发生了变化,这个人就是周文胜。
如果说周文胜是一条鱼,那么他之前在伏虎县,就好似是一条鱼在陆地上,在不属于他的世界里,他呆的非常难受。而省报社则是大海,他去了以后,随心所欲,欢快畅游,不仅和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相处的很好,在工作上,他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得到报社领导的认可以后,报社特地为他开辟了一个专栏,每周三篇文章,评论省内的各种大事。即便腿骨折住院了,他仍旧笔耕不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甚至写信或打电话到报社,表达对他的欣赏与仰慕。
住院期间,报社的一把手还曾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而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因为一般像他这种级别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副总编,最多是总编,代表报社看望一下。连副社长出面的都很少。而报社社长能亲自到医院看望他,足见报社对他的重视程度。
在众多喜欢周文胜文章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叫陈忠华,也就是吉宁省委书记。陈忠华是每天必看省报的,而周文胜在省报发表第一篇文章,就引起了陈忠华的注意,之后报纸上只要刊登周文胜的文章,陈忠华可以说是必看,而且通常都是最先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