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听到副官的发问,竹中虎太郎只是略微想了一想,便已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按照过往的惯例,就地火化尸身。
白木村算是山中小村落,周边自然有不少的树枝落叶能供以燃烧。
即便周遭收集的树枝不足,村里早就空无一人的房屋也能拆出不少的木头来。
竹中虎太郎当然不会去惋惜属于村民的房子,想到村里多是些木质房屋以后,他也立即下达了拆除木料的命令。
鬼子们忙碌一阵,很快就收集了足够的燃料。
再将村上植野等阵亡鬼子的尸身一一焚烧,最后按照各自名牌将骨灰分别收敛妥当。
不过,竹中虎太郎本是只作为援军急急赶来,因此也只能用军装撕成的布条先将骨灰暂且装起,等回了阳城县后再找来骨灰坛封存妥当运回国内。
在竹中虎太郎眼里看来,村上植野等阵亡的鬼子可都是为了天皇陛下捐躯,是当之无愧的烈士英魂。
他们的骨灰应该被送回日本国内,受到国民的供奉香火,而不是留在异国他乡的支那土地上,让英雄们难以魂归家乡。
看着麾下的士兵忙活完这一切,一直静立一边,久久没有说话的竹中虎太郎总算是长出口气。
将胸口积郁多时的烦闷一口吐出,又摇摇头,暂且将心中的仇恨愤懑放在一旁。
只凭竹中虎太郎手头的兵力,再要他们往李家坡杀去显然并不现实。
虽然,此时的竹中虎太郎也已经知道,八路早就放弃了就在不远处的李家坡阵地。
——那处已被土八路们重点经营过多年,叫无数帝国军人于此折戟饮恨的小山坡。
堀田宗一郎在给山県良平传递军情时,除去说出李家坡已然再无一人驻守的事实以外,也说起过自己的猜测。
堀田宗一郎猜着,在小安村已然落入山県良平大军掌控的当下,青阳山八路再死死守住李家坡不放早就没了意义。
八路想要保住青阳山这块地盘,就不得不撤兵回去,依托青阳山腹地的复杂地形,再设下一道全新的防线来。
山県良平也认可了堀田宗一郎的这个猜测。
自小安村突破以后,山県良平所面对的敌手便只是黄雨顺的二营战士。
他有足够的自信,如果八路只靠现下的这点兵力防守,而没有其余的战力补充进来的话,要将青阳山全数拿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八路会将青阳山放弃吗?
有了这般考量,因此山県良平几乎可以确定,自李家坡消失的青阳山八路主力,必然已经撤到了更深的山区腹地,正猫在某处山谷中等着自己。
当得到由竹中虎太郎传来的消息后,山県良平也依托自己的这些猜测,对竹中虎太郎下达了新的军令。
回到小兴庄,避免小兴庄铁路补给线被八路破坏。
就算鬼子此回扫荡真正要依托的后勤线并非是小兴庄这一条,但因为小兴庄炮楼临近青阳山,临近李家坡的缘故,这里也是鬼子布置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即便是鬼子已失了村上植野部偏师,无法再由李家坡对青阳山根据地发起围逼的当下。
原本的三路大军变成两路,一样可以将青阳山合围起来。
尤其是在八路已将李家坡放弃的情形下,已经攻入山中的山県良平部,完全可以步步为营逐渐紧逼下去。
他们占据着足够的优势,像李家坡方向偏师所能提供的帮助,早就变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但与此同时,小兴庄的重要性却又被凸显了出来。
作为鬼子的补给线之一,又扼守了鬼子的一条重要退路。
尽管明知道不会有多大危险,但为了避免青阳山外围的零星支那反抗势力铤而走险,山県良平仍是下了严令,要竹中虎太郎部火速退回小兴庄。
当这个命令传出的时候,已过了早上十点。
山県良平部又被神出鬼没的二营战士拦在了一处无名山谷前,离开小兴庄大半天的竹中虎太郎部,也开始踏上了返回据点的路程。
带着数百个包了骨灰在内的小包袱。
这一回在归程路上,尤其当经行天风洞一带的时候,竹中虎太郎可是打起了足够的小心,先派出侦察兵确定前方的道路安全以后,这才领兵由天风洞经过。
竹中虎太郎并不怕事后被人传出什么叫支那人吓破了胆的风言风语,在知悉了白木村一战的前因后果,又亲身在天风洞吃过大亏的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小心,无大错。
带着一路的小心,竹中虎太郎部终于在中午十二点后见到了小兴庄的熟悉地貌。
瞧着不远处已经出现在视线中的小兴庄村落,以及在村子旁边竖起的那炮楼碉堡,竹中虎太郎轻舒口气,在环视左右一圈后,于面上显出了一分浅浅的笑意。
指着村子里升起的一道明显炊烟,竹中虎太郎冲着身边的鬼子兵们笑道,“也不知道松原君有没有替我们准备午饭,如果没有,我待会儿非得踹烂他的屁股!”
听见竹中虎太郎口中说起的玩笑话语,一众鬼子兵们先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午饭,又在脑海中浮现出留守的矮个子松原被竹中虎太郎踹屁股的滑稽模样,全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鬼子们的笑声很嘹亮,传遍四野,当然也传进了村子当中。
小兴庄。
鬼子不会想到,看似平静的小兴庄,内里其实一点儿都不平静。
便是他们目光所及的那两道炊烟,也是村中暗伏之人悄悄燃起,用以掩饰村子里外透出的异样。
村里埋伏之人,正是由安国所亲自率领的部分独立团战士!
在白木村一战过后,安国就有趁势拿下小兴庄,以扭转根据地在此次反扫荡战役中的战略劣势的想法。
还没等安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忽又得到了阳城情报站送来的消息,知晓了石台观此处才是鬼子此回大扫荡里真正的后勤站所在。
于是,安国便又有了新的主意。
就此折返回山,与山県良平麾下的阳城鬼子主力在青阳山腹地拉锯鏖战,在攻防间同鬼子拼消耗,安国并不确定,青阳山是否真能在同鬼子的互相消耗中取得上风。
如果选择这种战法,或许最大的后果,是独立团不得不继续撤往山区腹地。
如今已经将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放在了黄兰坝,如果再退,安国实在不知道独立团还能再退到哪里去。
难道,要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根据地就此放弃,让包括邢政委在内一众烈士用鲜血生命挣来的大好抗日形势全数付诸东流?
安国不愿。
但只以眼下局面来看,他却也不知道自己和青阳山究竟能撑持多久。
安国只得兵行险着,期望以非凡手段,在如此僵局下打开胜机,寻到一两分反扫荡作战得以胜利的希望。
根据地有宋子轩,有黄雨顺在。
安国选择了完全信任他们两人的能力,并不就此折返回山,而是率部杀出,将兵锋指向鬼子此回扫荡作战的两处关键所在。
一名小兴庄,一为石台观。
由安国亲自领了两个连的兵力,走小路往小兴庄杀去。
而林天禄则带着剩余兵力,先往石台观一带进行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