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招我进来的那位副总经理被老总炒鱿鱼,春节后没多久,总监悄无声息的跳槽到另一家(跟那位总监一直有联系,弱弱滴说我现在专业能力上已经超过了他,管理协调能力不如他。去年说起现在离婚率好高,他突然告诉我他也离婚了,好惊诧,在我眼中他是个爱儿子爱家庭特有责任心的好男人,还好并不是因为婚外情,不然太损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了),我失去了保护必须立刻独立,而其他同部门同行自成小团体,虽然我当时已经能独立做不少事情,但他们的眼中我仍然是个新人,只有他们不愿意做的才交给我,日本和美国的客户我完全接触不到,看到老外坐在她们身边探讨工作我羡慕极了,感觉那才是该有的范儿,可我接触到的多是对公司来说是鸡肋的浙商,尤其是台州商人
期间我尽可能的多做东西,无论别人要求什么,我都假装淡定又自信的说没问题,回头再心惊胆颤很吃力的一边学一边做,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基本明白了这个行业,期间跟着销售见浙江客户,通常很不起眼甚至很土的一个企业实际上年盈利上亿,而老板和老板娘却开着普通的破车,穿着普通的衣服,跟司机和一些工人一起吃着普通的饭菜,他们的儿子开车带着我们谈合同谈工作也海侃,同是80后有许多共同话题,接触过几个“富二代”,完全不是现在媒体上描述的样子,反而比我们普通的年轻人压力更大更辛苦,浙商谦虚、务实、勤奋、低调的作风很让我敬佩。
总监走后我度过了不太快乐的半年,招我进来的副总是老总和同事们都讨厌的人,凡事偏心我的总监又是炒了老总的人,而且我的工资从转正后一分未涨,感觉自己在公司完全是边缘的、多余的,对自己的境况不满意,但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却有了一定自信
在与客户接触中感觉到我在做的这些(为方便,设其代号为A类专业知识)会随着科技发展媒介增多而慢慢衰落,但另一行业(代号为B类专业知识)会逐步崛起,客户通常两方面都需要,但两方面都会的人却很少,于是我强烈的想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另一技术,手里有了一万多元后我果断辞职(辞职导火索是爷爷得了恶疾,我想陪伴他度过最后的时光),人事假意挽留了两句,估计是如释重负的放我走人,我会老家省医院半个月后又返回上海
Ⅲ
这期间暑假时小妹高考结束后来到上海,小妹性格脆弱敏感,身体十分瘦弱,整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她自尊心很强面皮特薄,受不得一点挫折和批评,有时候别人只是温和的指出她的不足她就能哭上一天,为了多锻炼她,为了让她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时能顺利适应,我特意让她做一些与人打交道的兼职,先是让她应聘到上岛咖啡,由于咖啡厅不招收暑假工,于是隐瞒了准大学生的事实,简历上家庭关系特意写上农民,凭借着外形和嗓音她聘上了站在咖啡厅门后拉门喊欢迎光临的职位,培训了N多礼仪后正式上班,培训的几天小妹很开心,她背菜谱很快字又写得好经常被表扬,学餐具摆放和许多西餐知识让她倍感新奇,回家还把刀叉碟子按次序摆放练习,告诉我倒水也有很礼貌的标准姿势,上班第一天我特意去那家咖啡厅点了餐,看小妹穿着黑色小西装精神又大方,少了许多学生气和书呆子气。
但真正工作四天后她哭着回家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班,因为领班对她说“你如果再学不会对顾客微笑就不用来上班了!”小妹哭着问我“我为什么要对着他们笑啊,凭什么让我对他们笑啊?”大哭不止,我哭笑不得,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因为不笑而泡汤,其实小妹挺爱笑的。
在家休息了几天后她又想找份兼职,把小妹的电话和个人基本信息发布到网上,目标是商场内的促销员,看赶集网和58同城的兼职信息,普通促销日薪50,而个子高挑形象良好的日薪为150~200,因此写上了身高体重及形象清新之类的话,结果没找到兼职先招来了色狼,有些变态男人言语调戏甚至开价,小妹再一次受到惊吓,我异常气愤的把变态者的电话一一回拨痛骂一通出气,小妹可怜兮兮的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愿出去找工作
与我同龄的姑家表姐与她的温州老公当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饰品批发生意,说起许多浙商的创业故事,其中有周晓光摆地摊起家创办了新光饰品,再加上工作中对浙商的接触与了解,让我对买卖有了新的看法,家里人的观念一直是“士农工商”,做小买卖是很没出息的事,而我想到了最小的小买卖——摆地摊
说干就干,先让表姐发来了五百元的饰品,沉甸甸的一大包,后来根据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估计,那压根不是五百元,出厂价最起码七八百元,若在城隍庙零星批发至少千元。为摆摊特意买了一辆漂亮的红色自行车,可第一次用就在转眼间被偷掉,小妹和我都无助又伤心,不过也感觉那么漂亮崭新的自行车实在不适合摆摊用,于是又买了辆便宜的二手自行车,为了购置木箱费尽了口舌,为了买铺在后面的黑色平绒布特意跑到轻纺市场,又买了许多珍珠状小钉子、与珠宝店柜台里原理相同的小探照灯、漂亮的小袋子……在复旦大学旁的一条街旁摆起了地摊,当时诺诺的对妈妈说起时特别不好意思,妈妈无语,跟小姨说起此事,小姨反而大赞我有胆量,敢想敢干,妈妈也转变心态,说支持我们。
第一天到那里缩在人后不敢摆出去,两位师兄特意赶来打气,我们就聊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正式开张,最开始心里的尴尬与不适一周后慢慢克服,学会了斤斤计较讨价还价,学会了与旁边小摊贩交流,我和小妹在一堆中年人的摊点里格外显眼,于是各种各样的人总爱围着聊,有同龄人,有复旦大学的新生,有待业的落魄上海男人,有中年妇女问小妹的学习成绩后一再感慨自己儿子多么不懂事……后来发现那样有人气无财气,小妹摘下了瓶底厚的框架换上了隐形,我们尽量衣着暗淡不穿裙子不穿短裤,隔一天我会早起一个小时先去城隍庙小批进货,装在包里带进公司,下班后喊上小妹推着自行车去固定位置摆地摊,期间的用心和辛苦自不必说,一个月后暑假结束,我们刨去本钱(两辆车也算在本钱内)赚了一千多元,还剩下了许多货底,最后都送给了朋友同学,又拿回家被我二婶三婶她们一扫而光-_-|||摆地摊的这段经历让小妹脸皮不那么薄,也让我把眼光和身段放到任何人都可以对我表露优越感的最最低点,果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世界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