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工作任务由总监安排,但最简单的我都做不好,或者边学边做做的很慢,总监就会为我代劳,好多天之后总监淡定的告诉我他是某地人,哇,惊喜万分,原来是同省临市,我高三时候就去了他们市学画,而且我叔叔曾在那儿上大学,因此我对他们市比对本市还要熟悉,我想他对我那么好也有异乡遇同乡的原因吧,之后的工作中,总监因为替我遮挡一手包揽而受累不少,若非他我早就被炒鱿鱼,在工作中我可谓是竖起了耳朵,睁大了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偶尔市场部有些小活越过总监直接找到我,不管会不会我都回硬着头皮接下,然后网上搜索解决方法,下班后主动在公司加班用蚕吃桑叶的速度一点点啃下来,总监也教了不少很捷径很有用的技能,到年底的时候分配到部门的所有工作在理论意义上我都可以做了,当然,能否通过客户那一关又是另一回事了。
发了第二个月工资后我实在受不了石库门的房子,带着对同学做的美味鱼汤的眷恋搬了新家,租住在新公司附近坐公交五六站的距离,不过我经常步行,因为黄浦江的夜景很美,但很堵
那位同学不久也与她新男友订婚,订婚后不小心中奖,就合租在了一起,匆忙大着肚子办了婚礼,现在她老公已经年入三十多万,而她三年前在上海却被一个月薪两千的职位炒掉,在本专业的职业生涯基本作废
当时我在的那家公司是现在的世博园区,老总有两家公司两家工厂,我在的公司他不放太多精力,这也是我侥幸得以留下来的原因,副总是上海一家国企的管理人员,退休后被我们公司返聘,不知为何同事们都不喜欢他,我被招进来后跟他交流并不多,年前,招我进来的那位副总经理被老总炒鱿鱼,春节后没多久,总监悄无声息的跳槽到另一家(我跟那位总监一直有联系,弱弱滴说我现在在专业能力上已经超过了他,管理协调能力不如他。去年说起现在离婚率好高,他突然告诉我他也离婚了,好惊诧,我严重他是个爱儿子爱家的好男人,遗憾,不是因为婚外情),我失去了保护必须立即独自站立,而其他同部门同行自成小团体,虽然我当时已经能独立做不少事情,但他们的眼中我仍然是个新人,只有他们不愿意做的才交给我,日本和美国的客户我完全接触不到,看到老外坐在她们身边探讨工作我羡慕极了,感觉那才是该有的范儿,可我接触到的多是对公司来说是鸡肋的浙商,尤其是台州商人,期间我尽可能的多做东西,无论别人要求什么,我都假装淡定又自信的说没问题,回头再心惊胆颤的很吃力的一边学一边做,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基本明白了这个行业,期间跟着销售见浙江客户,通常很不起眼甚至很土的一个企业实际上年盈利上亿,而老板和老板娘却开着普通的破车,穿着普通的衣服,跟司机和一些工人一起吃着普通的饭菜,他们的儿子开车带着我们谈合同谈工作也海侃,同是80后有许多共同话题,接触过几个“富二代”,完全不是现在媒体上描述的样子,反而比我们普通的年轻人压力更大更辛苦,浙商谦虚、务实、勤奋、低调的作风很让我敬佩。
总监走后我度过了不太快乐的半年,招我进来的副总是老总和同事们都讨厌的人,凡事偏心我的总监又是炒了老总的人,而且我的工资从转正后一分未涨,感觉自己在公司完全是边缘的、多余的,对自己的境况不满意,但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却有了一定自信
在与客户接触中感觉到我在做的这些会随着科技发展而慢慢衰落,但另一行业会逐步崛起,而客户通常两方面都需要,但两方面都会的人却很少,于是我强烈的想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另一技术,手里有了一万多元后我果断辞职,人事假意挽留了两句,估计是如释重负的放我走人
这期间暑假时小妹高考结束后来到上海,小妹性格脆弱敏感,再加上十分瘦弱,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她自尊心很强,受不得一点挫折和批评,为了多锻炼她,我特意让她来这儿做一些与人打交道的兼职,先是让她应聘到上岛咖啡,由于咖啡厅不招收暑假工,于是隐瞒了准大学生的事实,简历上家庭关系特意写上农民,凭借着外形和嗓音她聘上了站在咖啡厅门后拉门喊欢迎光临的职位,培训了N多礼仪后正式上班,培训的几天小妹很开心,她背菜谱很快字又写得好经常被表扬,学餐具摆放和许多西餐知识让她倍感新奇,上班第一天我还特意去那家咖啡厅点了餐,看小妹穿着黑色小西装精神又大方,少了许多学生气和书呆子气。但真正工作四天后她哭着回家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班,因为领班对她说“你如果再不对顾客微笑就不用来上班了!”小妹哭着问我“我为什么要对着他们笑啊,凭什么让我对他们笑啊?”大哭不止,我哭笑不得,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因为不会笑而泡汤,其实小妹挺爱笑的。在家休息了几天后她又想找份兼职,把小妹的电话和个人基本信息发布到网上,目标是商场内的促销员,因此写上了身高体重及形象青春朝气之类的话,结果没找到兼职先招来了色狼,有些变态男人言语调戏,小妹再一次受到惊吓,我气愤的把变态者的电话一一回拨痛骂一通出气,小妹可怜兮兮的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愿出去找工作。
与我同龄的姑家表姐与她的温州老公当时在义乌做生意,说起许多浙商的创业故事,其中有周晓光摆地摊起家创办了新光饰品,再加上工作中对浙商的接触与了解,让我对买卖有了新的看法,家里人的观念一直是“士农工商”,做小买卖是很没出息的事,而我想到了最小的小买卖——摆地摊,说干就干,先让表姐发来了五百元的饰品,沉甸甸的一大包,我后来根据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估计,那压根不是五百元,出厂价最起码七八百元。我又为此买了一辆漂亮的红色自行车,可第一次用就在转眼间被偷掉,小妹和我都无助又伤心,于是又买了辆便宜的二手自行车,为了购置木箱费尽了口舌,为了买铺在后面的黑色平绒布特意跑到轻纺市场,又买了许多珍珠状小钉子、与珠宝店柜台里原理相同的小探照灯、漂亮的小袋子……在复旦大学旁的一条街旁摆起了地摊,当时诺诺的对妈妈说起时特别不好意思,妈妈无语,跟小姨说起此事,小姨反而大赞我有胆量,敢想敢干,妈妈也转变心态,说支持我们。最开始心里的尴尬与不适一周后慢慢克服,学会了斤斤计较讨价还价,学会了与旁边小摊贩交流,我和小妹在一堆中年人的摊点里格外显眼,于是各种各样的人总爱围着聊,有同龄人,有复旦大学的新生,有待业的落魄上海男人,有中年妇女问小妹的学习成绩感慨着自己儿子多么不懂事……隔一天我会早起一个小时先去城隍庙小批进货,装在包里带进公司,下班后喊上小妹推着自行车去固定位置摆地摊,期间的心思自不必说,一个月后暑假结束,我们刨去本钱赚了一千多元,还剩下了许多货底,最后都送给了朋友同学,又拿回家被我二婶三婶她们一扫而光-_-|||摆地摊的这段经历让小妹脸皮不那么薄,也让我把眼光和身段放到任何人都可以对我表露优越感的最最低点,果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世界
辞去第一份工作后网上投简历,要求薪水比第一份工作翻了一番,面试了四五家,面上的第一个职位工作内容与第一份工作职责相同,看着翻一番的薪水,我强迫自己放弃了,面上的第二家公司是我所有面试过的公司里规模最小的,但它的服务内容恰恰是我想要学习的方向,小公司招人不易,我也有了谈判的条件,而且我刚刚从大公司出来,虽然只是小虾米,但面试小公司时仍信心满满甚至些许的居高临下,最后老板答应了给我学习某方面的机会并且许诺看我能力定岗,第一次跳槽我用了四天的时间(之后的每次求职都没超过一周),工资实现了翻番,租住的房子也终于换成了带有独卫的主卧,再也不用大早上与陌生人合用洗手间了,看着自己卧室里的卫生间,简直是越看越喜欢,坐在马桶上回想起最初两个月跑几百米上公厕的情景幸福感腾腾滴
入职后遇到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个让老板头痛的老大难,公司交出的东西客户一直不满意,眼看着交了定金的客户就要溜走,偏偏是个已经向翻译给过回扣的“大单子”(相对于小公司的大单子),老板有些将信将疑的把客户需求亲自交代给我,我平静的接下,到办公桌前立即发动每一个脑细胞,迅速突击非洲文化,仔细研读客户需求,用了两天时间完成,工作后的第三天上午下班时老板特意找到我吃饭的地方同桌坐下,点餐后他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端起饮品敬我“恭喜你!*****(我的英文名,这家公司全部互喊英文名,现在回想起来大多同事我都不记得中文名),客户太满意了,两种方案全盘接受!”我真的震惊了——还有这么荒唐的客户,两种方案都要?老板说,他们太喜欢了,实在不知道哪个更好,对你赞不绝口,准备把接下来的***都交给你来做,我看也不用试用期了,你从第一天就是我们公司的**总监!我心中热血沸腾,但表面礼貌克制的微笑,之后与销售部经理一起见了两位黑的见牙不见眼表达夸张的黑人,心中想,这简直是个里程碑啊,终于直接接触到了第一个外国客户,虽然他们是有些味道的非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