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乱哄哄客方闹罢,热闹闹主方开场

宴席终于正式开始……

我们仍回客厅,不一会儿外面有人来报,说是客人太多,已经坐不下

于是临时决定分为两拨吃饭

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和村民们先吃,自己家人就先等着

院子里、村里的空地上、邻居家全部摆满了酒席,共计约一百桌

两个客厅里也分别摆了四桌,专门给源城远道而来的贵客和最亲的亲人

院子里和客厅里全部都塞满了人

我也只好退到卧室帮三嫂带孩子

看院子里许多人端着盛放油腻鱼肉的盘子吆喝着来回穿梭,一箱箱的白酒饮料上桌,很快变为如山的空瓶

老公端着酒杯一桌一桌的敬酒

我也提醒他提前先吃点东西垫肚子,省得空腹喝酒容易醉倒

女客们一边喂着孩子一边自己吃着

许多人更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有些一个家庭就坐了一桌

这里更“可怕的”的风俗是本村的村民吃完了还要打包一些,这就要求酒菜一定要十分丰盛到剩下才可

不只是打包酒菜,每位妇女离开时还要带回大桶装未开封的果汁可乐

大嫂三嫂和我负责发放,每户一大瓶,仓库里多箱果粒橙和可乐很快没了踪影

下午两点第一拨客人方才离席,我听从家人指挥与老公分立与门口与一批又一批客人一一告别

饿着肚子与打着酒嗝腆着肚子的客人村民互相说着恭维的话语

酒饱饭足后的人们恭维话说的越来越有技术含量

对于我除了一致的夸奖漂亮,白,个子高,眼睛大(拿牛眼作比喻还只有那一个老太太)……之外,诸如知书达理,礼貌贤惠,孝顺懂事等等一切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都被他们翻来覆去说了个遍

而我控制着头晕保持微笑

一边感叹饱汉不知饿女饥,一面自我安慰饿扁了才好,腰更细

走马灯一样的送走了大多数的客人和所有村民,我们终于可以坐下吃饭

也许是饿坏了的缘故,感觉中酒席十分丰盛可口,鸡鸭鱼肉海鲜河鲜各式汤羹样样齐全

宴席终于散尽,厨师和小工们忙着整理桌凳碗碟

看到两位妇女抬着满满一筐筷子,桌凳摞起来堆了好高

而二叔二婶和爸妈则带着我们要去看老公的“出生之地”

这是一处挑高四米有余的灰色民房

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藏獒,第一次看到了土炕

炕头还挂着毛主席的肖像画,很文*革的风格

妈说老公就诞生于那张土炕上

傍晚温柔的阳光从窗户外探头探脑的溜进来

空气中的尘埃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光束,尘埃?尘埃落定?

老公胸前的姓名牌被一窗明媚罩上了金色的光芒,姓名牌上的姓氏提醒着他还有另一双无私爱他的父母

老公望着眼前的土炕面无表情,听妈讲着那过去的故事

二叔他们说老公是出去旅游了二十几年,现在终于回来了,我和老公都没有接话,很不认同这个说法

之后二叔提议老公多看看故土,一行人又围着村子边走边聊走了一遭

爸妈和二叔二婶也疲乏至极

晚饭简单的吃了一些,二叔仍回了三叔家住下

爸妈、三位哥哥嫂子全家人晚饭后仍聚在一起喝茶聊天

不得不感慨血浓于水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

老公和妈和三位哥哥才几天时间的相处已十分默契毫无见外

老公就像从未离开过这里

比如老公口渴时会很自然毫不客气的要妈给他倒水,连放茶叶的多少也要严格要求,这是他作为儿子的特权,我则没有

看一个大家庭围坐在一起,我也感觉到打心底的温暖

之前我作为父母亲生的孩子实在无法体会老公心里无人可诉说的孤独和漂泊

两年多的时间一路走来,我渐渐明白老公心中的想法

他其实一直很想知道自己真实的出身,无论贫富,无论贵贱,只求一个“根”

童年被人嘲笑却无法辩解反抗的阴影在他心中其实从未消失过

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把这些都当做了奋斗的动力

没奢想父母还能一直记挂着他

只求不再被人恶意揣测为弃儿、爸妈离异的孩子、甚至是可耻的私生子……

如今,心愿已偿,原来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地方,还有那么多人二十几年来一直念着他想着他

这些,对于他,已足够

二〇一〇年十月四日 星期一

早上天蒙蒙亮,一顿必不可少的荤色“早餐”过后我们也连忙梳洗起床

由于与三哥三嫂住在隔壁,而侄子最爱哭闹

我和老公只好小心翼翼,战法非懒人即传统,唯恐忘情出声,再不敢求其他

因天寒,也为多一层隔音,战时必蒙红被

真真如贴内一位筒子所言——夜夜翻红浪,只可惜没有一夜十次郎,而是六夜十二郎

后来与老公谈及次数,老公一直感叹不如去年

去年订婚之时在上海曾连续在一起10夜,共22次,为N×2+2次,而如今却只剩下N×2

我忙安慰老公,毕竟情况不同

去年在上海老公只是见朋会友无所事事,而今年却万分劳累,N×2我已吃撑

老公却不信女人还有吃撑的时候,直说我是无底洞,很是委屈难辨

早饭后二叔做主一行二十几人去了附近一个人文景点

园方免费放行又为我们配备了一名导游

而老公仍坚持原则,拿着自己的军官证到园方办公室领来了一个免费入园的贴纸

我问他,既然都是特权,何必多此一举?若真想充高尚,何不自掏腰包?

老公却说“一样是特权,我还是想用自己的,这种景点军人就应该免费,何必自掏腰包?”

看他那硬着脖子铁骨铮铮的架势我也只好妥协

进园子后才发现二叔的真正用意,整个景点突出一个“根”字,二叔说我们此行是“寻根之旅”

六叔又特意送给老公一个带有根含义的纪念品,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整个游园也就是跟在导游后面走马观花,听着些牵强附会的讲解,而后再被带到购物的店里

平时旅游最厌这种人造的景观,尤其讨厌导游乏味的解说和不自由的时间

更何况是与二十多个亲戚长辈们一起

一天的时间去了好几个景点,均是免费放行园方配备导游一名

而老公仍一根筋的拿着自己的军官证换牌进入,二叔不言语也不阻止

晚上回到家中二叔让我们看祖父葬礼录像

这几天我已感觉到二叔一直潜移默化的想向我们强调大家族意识,我们唯有遵命

看录像,歌舞、锣鼓、唢呐、杂技、曲艺、特色贡品……被深深震撼

葬礼的气派靡费更多于今天祭祖的十倍……

晚上妈把我带到她的卧室,拿出了两个她亲手纺纱织布染色做成的棉布床单和两双千层底的布鞋

妈告诉我十年前她做了八个纯棉床单,每个儿媳两个

本来以为会很快找到老四,没想到用了十年

整张床单是由四副一尺三的手织布拼合而成

眼前两幅十年前的床单,一个是条纹,一个是格子图案,第一感觉竟然很英伦风

看样子土和洋还真是轮回的,大俗即大雅,大土即大洋

而那两双手纳的千层底布鞋也是四年前做成

妈说她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已无力纳这种鞋底,这个是她做的最后一双,以后若想穿布鞋也只有买鞋底来做了

妈又拿出了好多双绣花鞋垫

这些鞋垫皆是找到老公后做成

上面描龙绣凤,给老公的鞋垫上有的各绣着一条龙,有的是花纹图案,还有的绣有出入平安,另有一双绣着红双喜

给我的鞋垫绣着流畅的花朵和红双喜

头一次得到这样的手工品,特别喜欢,尤其是鞋垫,真是艺术品

问妈这种鞋垫做起来肯定很麻烦吧

妈说不麻烦,只要两三天就可做成一双

我这被大都市的铜臭味严重污染过的脑袋立即打起了小算盘

一双两三天,绣花毕竟是个技术活,每个工作日算一百元,天哪!一双鞋垫竟然价值300元!

最后我拿着六双鞋垫喜滋滋的回到自己卧室把玩了好久——失落的艺术?

寂寞军婚如此妖娆》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生活如此妖娆200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军婚如此妖娆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