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0-1

晚上到源城,二叔二婶亲自去了火车站接我

六婶和她的儿子另开了辆车同去接我

二叔、五叔和六叔在同一个高档小区

一行六人先去了二叔家,晚饭后住在了六叔家,一宿三战意犹未尽~(@^_^@)~

10-2

一早起来与二叔他们会合早饭后开车回老家,一路高速,八点出发,十一点多到

前来围观我和老公的人特多特多

二叔怕我们拘谨,带大家一起去了在农村务农的三叔家

聊了许多老公小时候的事情

才知道老公小时候特别好看,白白胖胖结实的像个“石头蛋子”(二叔原话)

之后二叔带领大家一行十多人去了山上苹果园摘了一百多斤苹果

又去了另一座山头祖父的新坟

兴尽晚回,晚饭在三叔家,大家坐在院子里喝了羊肉汤,特好喝

很晚回到了父母家休息,二叔六叔他们留在了三叔家

晚上源城父母和他们四兄弟聚在一起说家常

再一次由三嫂提出让老公趁着二叔还未退休把工作调动到源城,老公又一次坚决拒绝,妈还是哭

后来老公和源城妈妈母子两人单独聊到了后半夜

10-3

仪式正式开始,从早上五点多知道很晚很晚,家里人来人往

仪式相对隆重,我和老公参加了祭祖,跪在草席上磕头磕到腰疼膝盖疼

家里请了不错的草台班子,有歌有舞有主持人

仪式的重头戏是老公的一席话,老公表达了对父母的谅解和对整个家庭几十年不离不弃的感激

话未说毕,围观的年长之人齐齐的抹眼泪

下午去了老公的出生地,那个北方的土炕,几十年前老公就出生在这里

他们说老公是出去旅游了二十几年,现在终于回来了

10-4

二叔做主一行二十几人去了附近一个人文景点

去了之后才发现二叔的用意,整个景点突出一个“根”字,二叔说我们此行是“寻根之旅”

六叔又特意送给老公一个带有“根”含义的纪念品,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晚上源城妈妈给我拿出了两个她亲手纺纱织布染色做成的棉布床单和两双千层底的布鞋和好多双绣花鞋垫

头一次得到这样的手工品,特别喜欢,尤其是鞋垫,真是艺术品

10-5

大嫂二嫂得知我特喜欢这里的绣花鞋垫,她们两人各送了一双给我

二嫂的绣工更加了得,一对凤凰行云流水

上午由大哥带着我们去了三家亲戚那里还礼

下午去了二哥家帮忙,一天很累很累,唯一的一夜一次

10-6

一早起来与大哥三哥共三家八个人告别父母先去了市里的大哥家,又去了源城的三哥家

中午二叔做东,几个叔叔以及其子女共约二十人去了酒店聚餐

晚饭二叔二婶不用保姆而亲自下厨,做出的东西好难吃!大家也只有硬着头皮吃下去

晚上在三哥家度过,老公和三哥手足情深又一次聊到了十二点多

说了许多未来计划,到底是兄弟……

只能说亲兄弟真的不一样,三个哥哥三个嫂子都很好!尤其是三哥

10-7

早饭后去二叔家告别,然后送老公去机场

回来后直接去了二叔家吃午饭

之后三哥三嫂送我去了机场……

老公昨晚告诉我,他往家打电话的时候发现有些不对劲,细问了半天才知道了昨天中午发生的事情

娘腿脚不好,一到冬天穿着太厚的时候自己都脱不下衣服来,一直是爹在照顾她

这下爹又不行了,真是犯愁

老公说娘散步回家的时候发现爹一个人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口水和腰上的鲜血流了一地

后来他们为了省钱送到了乡镇卫生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脑血管硬化

老公说是因为这段时间农忙

家里田里都是七十多岁的爹一个人忙,三亩多地又收又种

爹娘太节省,怎么说都不听

每月定时给一千元他们几乎不动

爹说他现在手上有一万多,这样算来他们每个月花了不到五百,这五百还包括红事白事的份子钱

老公听他们村里人说,娘提起我们还哭呢,说我们欠了银行几十万,他们却帮不上忙

我怎么就解释不通呢,贷款买房我们看来天经地义

他们看来我们就跟那杨白劳似的,随时都可能被银行像黄世仁一样抓起来逼债

于是他们就一分一毛的攒钱

前段时间我们要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老爹还要给我们添钱,说是手里有一万了,我们当然没要

给他们钱就是不花,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今年回家一定为他们添置新衣,为家里添置些必备的家具,年后把地兑给别人,把爹娘接到江州来

娘七十多了从未出过县,一辈子未坐过火车,之前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就在爹娘的身上发生,难过,无奈,自责,老公更是,昨晚老公说想回家,很想立即请假回家

想起之前我未见到爹娘之前听老公说他们手里没一点钱我还不信,想着五万八万总会有的

甚至想也许他们是因为老公非亲生而自己留了养老钱不愿给老公

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遭到爸妈的一通训斥

爸爸给我算了下农村种地的成本和收成

三亩多地除去成本,不旱不涝风调雨顺的时候可以收益两千多点,每月合两百

数目让我惊讶,对农村并不陌生,却从未想过这些

后来亲眼见到爹娘,之前的顾虑全部打消,家贫的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真正的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我曾去山区下乡支教,见识过从未出过山区贫困的孩子们,离开的时候那些孩子们跟在车后哭喊一片跑了几里路,现在想起仍让人心碎

也曾去敬老院做义工,为老人梳头洗脚,有个老太太十分依赖我,一段时间不去院长就打电话给我

居高临下的献爱心,一直以为这些人间苦难离我很远,最起码不会在亲人身上发生

没想到如今却是爹娘,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却不能在身边

给了他们每月一千的养老钱,想来在农村那种低消费也够花了,毕竟我们也是两手空空

谁知他们却全部攒下不花,无可奈何!

昨晚打电话给爹娘,爹接的电话,声音仍然洪亮

我让他们今天一定去县人民医院仔细检查,尤其是腰椎,他若不去我就回家,电话里爹答应得很好,但愿说道做到

昨晚在电话里老公痛斥了五十多岁的大堂哥(田笑的爸爸),嫌他没有及时告诉我们

爹娘年轻时的所有积蓄全部用在大堂哥和二堂哥身上,两人盖房子娶媳妇全是爹一手操办

尤其是大哥,基本等同于过继,本来养老送终就是指着大堂哥了

只是在爹娘四十多岁的时候大庄为他们抱来了近一岁的老公

大堂哥也曾说,老公是帮了他的忙,为他卸下了担子

现在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大堂哥也照顾了爹娘许多,堂嫂也很不错

基本是我们出钱,他们出力

只是那个二堂哥一家,实在让人无语!

前段时间听老公说,二堂哥家穷,儿子要结婚却盖不起房子

于是二堂嫂说要爹娘住回老院子,把新院子借给他们结婚用,这下老实巴交的爹终于不答应了

要知道所谓的新院子也只是三间带有走廊的正房和一间门楼一间小厨房,房子建于1994年,已经半旧

当初是准备给老公做新房的,爹娘没想到老公会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上军校

只想着老公初中毕业后说一门亲事,早早成家然后外出打工

房子建好后一直空闲着,后来老公入伍后N次劝说爹娘,说自己不会回老家娶媳妇了,新房子不用为他留着

爹娘这才搬进了闲置多年的新院子

而那个老院年代久远,全为土坯加稻草建成,院墙全部坍塌,门楼使用茅草盖的

整个院子房子都十分狭小,正房的门我进去都要弯腰,墙有了裂痕,整体都是危房

二堂嫂竟然想把两位年过古稀身体不好的老人赶出新院子,这种不是人话的话怎么说出口?

尤其是他家之前的房子都是爹一手盖起,难不成还要爹为他们负责到底,为他们两辈人建新房娶媳妇?

这位二堂嫂就是当年虐待欺负老公的其中一人

从老公手里把啃了一口的煮玉米夺去的就是她了

当时老公还是个孩子,好像才五六岁,一想起此事我就恨得牙痒痒

去他**的!夺了那根玉米也没让自己过的有钱些,至今仍穷的叮当响

那个恶毒的二堂嫂有多远滚多远,想要老爹的房子?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吧

爹答应我们也不会答应,说是借用,其实借了就别想要回来了

老公告诉爹“如果二嫂再提房子的事,就告诉她,让她直接找我”

后来二嫂也不敢提这事了

对于爹娘,我们不会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去后悔,更不会借口自己没钱

源城和老家的父母在心里我是平等对待,只是在赡养方面我们只对老家爹娘负责

源城爸妈不需要我们赡养,他们苦苦寻找老公更无半点私心,他们只想知道老公过的好不好

他们生了老公并不是仅仅生了就罢,他们也有苦衷,之后我会写到

这些是我国庆几天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得出的结论

我和老公的共识:

对于三双父母感情平等对待,三双父母对我们两位也是毫无私心全是真心疼爱

经济上只有爹娘需要我们

我的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即使老了,相对丰厚的退休金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也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源城的父母有三位孝顺而且有能力的哥哥照顾,我们完全不必担忧

年龄上我的父母最年轻刚五十出头

源城父母六十出头身体硬朗

只有爹娘是七十有余身体最为不好经济最为窘迫,他们才是最最需要我们的人

寂寞军婚如此妖娆》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生活如此妖娆200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军婚如此妖娆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