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摇头,“王涵不一商业掮客吗?他和世纪精绝有合作很正常啊,这种人有奶便是娘,谁给钱多跟谁走,他恨不得和方方面面都扯关系呢!再说了,算和世纪精绝有生意往来,那也不能证明是跟你、跟好风景物流园过不去对吧?而且,你不是说世纪精绝方面和CGT公司是一条战线的吗?孟老大是CGT的人,世纪精绝让王涵出面暗整孟婕,这说不通啊,哪儿有自己人跟自己人过不去的?”
我看向孟婕,她同样轻轻点头表示认可方磊的观点。
“看来你们都想不通了,是吧?”
我又去摸方磊的口袋,这货却吓得什么似的,连忙伸手挡住,骂我道,“草,你特么还想找死啊?刚才哥们差点没被护士妹子骂成蛆,烟特么都撅折了,没了。”
孟婕不耐烦,“江潮,你还行不行啊,说正事呢,你干嘛又要抽烟?”
讪讪收回手,我无奈,“习惯了,这不一想事嘴里没烟别扭…行了,这么说吧,我觉得情况不像你们说的那么简单!”
“说你的理由!”
“没理由,直觉!”
“草!”方磊恼了,指着我,“江潮,你说的是人话吗?啥叫直觉?直觉几块钱一斤,你跟我说直觉,那好,我也说直觉告诉我屁事没有,都特么你自己杞人忧天。”
孟婕却拦住方磊,问我,“江潮,算是直觉,总也有些起因吧?不可能凭空来的对不对?那你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觉?”
“很近单,”我解释,“从证据理论的观点来讲,所有未经证实,没有客观证据的结论,都只能被称为推测!而推测又分成两类,一类叫逻辑化心理推演,是从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推测当事人在进行各个‘已经完成’和‘尚未实现’的行为时,其心理动机是怎样的。”
两人顿时懵逼了,盯着我,像看一个怪物。
好半天,方磊才说,“我说小潮,你这一套都特么跟哪儿学来的?整的自己跟专家似的,忽悠人了吧?”
“方哥,我…”
我的情绪突然有些低落,叹口气道,“你忘了简约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我特么能跟谁学?你说我能跟谁学!”
方磊没词儿了,转过头低声对孟婕解释,“人家简约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咱俩还是啥也别说了,听江潮说吧。”
孟婕嘟囔一句,说她根本没说话,都是方磊自己胡搅蛮缠。
我苦笑,又道,“但是这种逻辑心理推演,仍然需要较完整、详细了解整个事态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进行事后推演时有用!但现在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所以用这种方法明显不合适。”
“江潮,你说第二种。”
见孟婕我俩都心急,我没敢墨迹,直接道,“还有是预期假设法。我解释一下,如,你偶然听到一个人说了某句话,其包含西瓜两个字,那么,当他走向一个水果批发市场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方磊想都没想,当即回我,“他肯定去买西瓜啊!不然,你说他干嘛要提西瓜两个字?”
“你确定他会去买西瓜?仅仅因为你偶然听到对方说过西瓜这个词?”
“这…”方磊愣住,半天才说,“好像…那啥,好像也不怎么肯定的。”
“对,不能肯定!”
我点头,说,“他和别人说西瓜,可能是建议另一个人买,也可能是劝对方不要买,因为现在西瓜正贵。或者,他答应人家去帮着问问批发西瓜的行情怎么样…事实,可能性非常多,当然,也包括这个人真的是去水果批发市场买西瓜。”
“对啊…玛德,那你这不是白说了嘛!”
方磊有些垂头丧气,“小潮,说了半天跟没说一样,你到底啥意思啊?”
我笑笑,“方哥,所以我才说直觉呢,直觉很重要的!”
见两人竖起耳朵听,我又解释,“如你,第一反应为什么是那个人会去批发市场买西瓜?难道单纯是猜测吗?其实不然!方哥,因为你刚好听到那人说了西瓜两个字,然后又看到他去了水果批发市场,这样具备了前因和后果!那么,如果对方不是故意设套骗你,他去买西瓜的可能性倒是占了百分之六十以,甚至百分之七八十!”
“为什么?”
孟婕不解,质疑道,“江潮,你刚才不是说了,那个人有可能是去打听西瓜行情,或者正在告诉自己的朋友别买西瓜,那,为什么你现在又说最大的可能还是要去批发市场买西瓜呢?”
她的话有点像绕口令,让我觉得好笑,不过却还是听懂了。
便向孟婕解释,“孟婕,方哥,这需要对人们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研究了。”
说着,我突然伸手向床头小桌抹了一把,那个位置正放着一堆零钱。
有硬币也有纸币,最大面额是十元。
我攥起拳头,问,“两位,你们猜我手里有什么?”
方磊看了一下那堆零钱,说,“一个到三个一元硬币!”
孟婕则前后左右打量我的拳头,说,“其实我也倾向于同意方磊的观点,不过为了和他的选择有所区别,我说个别的吧---一张一块或者十块的纸币。”
我笑笑,随即摊开手,手掌心里空空如也,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有,别说钱了。
见二人面露不解,然后又有些愤愤不平,我忙说,“方哥,孟老大,你们别怪我误导啊,你俩好好想想刚才我的话,我是怎么问的?我是不是说,让你们猜我手里有什么?”
“对啊,可是…”
“没有可是!”我打断方磊,“方哥,请注意,我从来没说让你们猜我手里有多少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是你们自己没有想明白,弄混淆了,不能怪到我头的!”
方磊张了张嘴,运了半天气,最后没辙,指着我笑骂,“草,小潮,你丫真特么能耍嘴皮子,行,你能说,你牛逼!”
我哈哈笑着,“方哥,其实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和买水果的那个不一样,因为我是成心想要做局骗你们的。好,咱们换个场景:如果当时我手里正拿着钱,然后你和孟老大进来,我让你们猜手里有什么,大概率你们还是会说钱,这次肯定对了,差别只是数字猜准猜不准而已。”
见两人凝神细听,我接着刚才的话题,“所以方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起西瓜这个词,而且是无意听见的,这证明人家没有想着做局骗你,而他随后又去了水果批发市场,那么大概率是去买西瓜的!为什么这样说?你想,如果要劝朋友别买西瓜,那这个人为了一种不会买的水果,干嘛还要亲自跑一趟批发市场?丫脑子有病啊是吧!或者另一种情况:他只是去打听西瓜的价钱,还不准备马买。那也不对的,他完全可以打电话咨询、询价啊,同样没必要专门跑一趟市场。所以,只有切实存在购买西瓜的意愿,而且很可能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较大,他才有必要专程跑一趟和商贩讨价还价,争取最大限度优惠!同时,也需要和对方商量好如何送货,什么时候送,送到哪里…等等细节!毕竟西瓜不是衣服,在途时间稍微长点会篓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