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尚书,纳言如故。属山东诸州民饥,上令威赈恤之。后二载,迁吏部尚书。岁余,

兼领国子祭酒。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九年,拜尚书右仆射。其年,以母忧去职,柴

毁骨立。上敕威曰:“公德行高人,情寄殊重,大孝之道,盖同俯就。必须抑割,

为国惜身。朕之于公,为君为父,宜依朕旨,以礼自存。”未几,起令视事,固

辞,优诏不许。明年,上幸并州,命与高颎同总留事。俄追诣行在所,使决民讼。

威子夔,少有盛名于天下,引致宾客,四海士大夫多归之。后议乐事,夔与

国子博士何妥各有所持。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威,

同夔者十八九。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也!”遂奏

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共为朋

党,省中呼王弘为世子,李同和为叔,言二人如威之子弟也。复言威以曲道任其

从父弟彻、肃等罔冒为官。又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威属卢恺,以

为其府参军。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

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

爵,以开府就第。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未几,上曰:“苏威德行者,但

为人所误耳。”命之通籍。岁余,复爵邳公,拜纳言。从祠太山,坐不敬免。俄

而复位。上谓群臣曰:“世人言苏威诈清,家累金玉,此妄言也。然其性狠戾,

不切世要,求名太甚,从己则悦,违之必怒,此其大病耳。”寻令持节巡抚江南,

得以便宜从事。过会稽,逾五岭而还。时突厥都蓝可汗屡为边患,复使威至可汗

所,与结和亲。可汗即遣使献方物。以勤劳,进位大将军。仁寿初,复拜尚书右

仆射。上幸仁寿宫,以威总留后事。及上还,御史奏威职事多不理,请推之。上

怒,诘责威。威拜谢,上亦止。后上幸仁寿宫,不豫,皇太子自京师来侍疾,诏

威留守京师。

炀帝嗣位,加上大将军。及长城之役,威谏止之。高颎、贺若弼等之诛也,

威坐与相连,免官。岁余,拜鲁郡太守。俄召还,参预朝政。未几,拜太常卿。

其年从征吐谷浑,进位左光禄大夫。帝以威先朝旧臣,渐加委任。后岁余,复为

纳言。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

参掌朝政,时人称为“五贵”。及辽东之役,以本官领左武卫大将军,进位光禄

大夫,赐爵宁陵侯。其年,进封房公。威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上不许,复以本

官参掌选事。明年,从征辽东,领右御卫大将军。

杨玄感之反也,帝引威帐中,惧见于色,谓威曰:“此小儿聪明,得不为患

乎?”威曰:“夫识是非,审成败者,乃所谓聪明。玄感粗疏,非聪明者,必无

所虑。但恐浸成乱阶耳。”威见劳役不息,百姓思乱,微以此讽帝,帝竟不寤。

从还至涿郡,诏威安抚关中。以威孙尚辇直长儇为副。其子鸿胪少卿夔,先为关

中简黜大使,一家三人,俱奉使关右,三辅荣之。岁余,帝下手诏曰:“玉以洁

润,丹紫莫能渝其质;松表岁寒,霜雪莫能凋其采。可谓温仁劲直,性之然乎!

房公威器怀温裕,识量弘雅,早居端揆,备悉国章,先皇旧臣,朝之宿齿。栋梁

社稷,弼谐朕躬,守文奉法,卑身率礼。昔汉之三杰,辅惠帝者萧何;周之十乱,

佐成王者邵奭。国之宝器,其在得贤,参燮台阶,具瞻斯允。虽复事藉论道,终

期献替,铨衡时务,朝寄为重,可开府仪同三司,余并如故。”威当时见尊重,

朝臣莫与为比。

后从幸雁门,为突厥所围,朝廷危惮。帝欲轻骑溃围而出,威谏曰:“城守

则我有余力,轻骑则彼之所长。陛下万乘之主,何宜轻脱!”帝乃止。突厥俄亦

解围而去。车驾至太原,威言于帝曰:“今者盗贼不止,士马疲敝。愿陛下还京

师,深根固本,为社稷之计。”帝初然之,竟用宇文述等议,遂往东都。时天下

大乱,威知帝不可改,意甚患之。属帝问侍臣盗贼事,宇文述曰:“盗贼信少,

不足为虞。”威不能诡对,以身隐于殿柱。帝呼威而问之。威对曰:“臣非职司,

不知多少,但患其渐近。”帝曰:“何谓也?”威曰:“他日贼据长白山,今者

近在荥阳、汜水。”帝不悦而罢。寻属五月五日,百僚上馈,多以珍玩。威献

《尚书》一部,微以讽帝,帝弥不平。后复问伐辽东事,威对愿赦群盗,遣讨高

丽,帝益怒。御史大夫裴蕴希旨,令白衣张行本奏威昔在高阳典选,滥授人官,

畏怯突厥,请还京师。帝令案其事。及狱成,下诏曰:“威立性朋党,好为异端,

怀挟诡道,徼幸名利,诋诃律令,谤讪台省。昔岁薄伐,奉述先志,凡预切问,

各尽胸臆,而威不以开怀,遂无对命。启沃之道,其若是乎!资敬之义,何其甚

薄!”于是除名为民。后月余,有人奏威与突厥阴图不轨者,大理簿责威。威自

陈奉事二朝三十余载,精诚微浅不能上感,咎衅屡彰,罪当万死。帝悯而释之。

其年从幸江都宫,帝将复用威。裴蕴、虞世基奏言昏耄赢疾。帝乃止。

宇文化及之弑逆也,以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化及败,归于李密。

未几密败,归东都,越王侗以为上柱国、邳公。王充僣号,署太师。威自以隋室

旧臣,遭逢丧乱,所经之处,皆与时消息,以求容免。及大唐秦王平王充,坐于

东都阊阖门内,威请谒见,称老病不能拜起。王遣人数之曰:“公隋朝宰辅,政

乱不能匡救,遂令品物涂炭,君弑国亡。见李密、王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

无劳相见也。”寻归长安,至朝堂请见,又不许。卒于家。时年八十二。

威治身清俭,以廉慎见称。每至公议,恶人异己,虽或小事,必固争之。时

人以为无大臣之体。所修格令章程,并行于当世,然颇伤苛碎,论者以为非简允

之法。及大业末年,尤多征役,至于论功行赏,威每承望风旨,辄寝其事。时群

盗蜂起,郡县有表奏诣阙者,又诃诘使人,令减贼数。故出师攻讨,多不克捷。

由是为物议所讥。子夔。

夔字伯尼,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兼解骑射。年十三,从父至尚书

省,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雄骏马而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

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群言,尤以钟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

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后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议乐,因而得罪,议寝不行。著《乐志》十五篇,

以见其志。数载,迁太子舍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

晋王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

“唯此一人,称吾所举。”于是拜晋王友。炀帝嗣位,迁太子洗马,转司朝谒者。

以父免职,夔亦去官。后历尚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夔领宿卫,以功

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帝尝从容谓宇文述、虞世基

等曰:“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可

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咸以夔对。帝然之,即日拜鸿胪少卿。其年,高昌王曲

伯雅来朝,朝廷妻以公主。夔有雅望,令主婚焉。其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盗贼蜂

起,所在屯结,夔奉诏巡抚关中。突厥之围雁门也,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

箱兽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之,以功进位通议大夫。坐父事,除名为民。复丁

母忧,不胜哀而卒,时年四十九。

史臣曰:齐公霸图伊始,早预经纶,鱼水冥符,风云玄感。正身直道,弼谐

与运,心同契合,言听计从。东夏克平,南国底定,参谋帷幄,决胜千里。高祖

既复禹迹,思布尧心,舟楫是寄,盐梅斯在。兆庶赖以康宁,百僚资而辑睦,年

将二纪,人无间言。属高祖将废储宫,由忠信而得罪;逮炀帝方逞浮侈,以忤时

而受戮。若使遂无猜衅,克终厥美,虽未可参纵稷、契,足以方驾萧、曹。继之

实难,惜矣!邳公周道云季,方事幽贞;隋室龙兴,首应旌命。绸缪任遇,穷极

荣宠;久处机衡,多所损益;罄竭心力,知无不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

同恶异,有乖直道,不存易简,未为通德。历事二帝,三十余年,虽废黜当时,

终称遗老。君邪而不能正言,国亡而情均众庶。予违汝弼,徒闻其语;疾风劲草,

未见其人。礼命阙于兴王,抑亦此之由也。夔志识沉敏,方雅可称,若天假之年,

足以不亏堂构矣。

吕思勉评:弃子民以快夷狄之欲,不亦重愧为民父母之义乎?周武帝号雄主,而其所为如此,周之畏突厥,可谓甚矣。屈辱于外,而伪饰于内,所谓临民者,不亦重可笑哉!

yuweiyuwei评曰:我红朝亦畏洋夷如虎乎,贱内崇外,巧饰浮华,谓民之国,岂非谬哉?

吕思勉读史札记 四八四 周人畏突厥之甚

《隋书卷四十一 列传第六 苏威》

苏威子夔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4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uweiyuwe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第4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