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目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凭借其垄断性竞争优势扩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往往把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作为制定规则的基本原则,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人市场以前的资源察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导致事实上的不自由和不公平。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在全球加速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提供了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人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经济全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由发达国家制定出来而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如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加进环境和劳工条款,借口发展中国家不顾环境污染,限制其产品进人本国,扬言发展中国家不使用“人道主义”的劳工标准就要遭到报复;在国际组织中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责任等。可以说,在公平的旗号下实行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借执行国际规则之名行维护自身利益之实,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在经济上长期控制、剥削发展中国家。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不但改变着各国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改变着各国控制自己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其迅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伴随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跨国公司主导的过程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从根本卜讲,取决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为了增强经济竞争力,各国都十分重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国家色彩的经济活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已不再纯粹是个别国家的事情了。实际情形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已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相应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立足于全球的世界性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使之服务于本国产业结构调整,这有助于增强本国经济的安全度,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如果政策运用不得当,任凭本国产业遭受跨国公司的激烈冲击,则会使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但是,如今经济全球化已冲破了国家界限,摆脱了国家疆域的束缚,原来完全为一国所独立拥有的权利却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体拥有的权利,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例来运作。这样一来,国家主权,特别是经济主权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甚至是冲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是局部受到约束,而不是完全消亡,恰恰相反,国家主权是经济独立的根本保证。削弱乃至取消国家主权,既不符合当代世界各国所共同遵循的“主权至上”的原则,又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阻碍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第三,“数字鸿沟”出现,国家间贫富差别扩大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由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行的是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法则,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着导致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并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但是,发达国家以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大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给投资者和技术拥有者带来了巨额“数字红利”,而与此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与数字技术无缘,这就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人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 。年为32 . 8 : 1 , 199 。年为51 . 3 , 1 , 1995 年又扩大到59 . 0 : 1 。世界上最富有的20 %和最穷的20 %的人的收人之比,1991 年为61 : 1 , 1995 年为81 : 1 。

目前世界上仍有30 亿人,即占人类的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第四,“新经济”与“旧经济”相脱节,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背离新经济指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等基础上的经济,旧经济指非信息的实质经济或者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产业,包括电脑、通讯、网络、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它们不但直接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通过向传统产业提供新技术而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新”经济在“旧”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中运作,它给人一种可以持续带来滚滚财源的幻觉,其表现是高科技产业的股价一再高涨,这意味着高科技产业在通过创新改造旧经济,形成一种面向全球市场的知识经济的同时,又使其自身泡沫化,走向与实质经济相脱节的道路,从而加剧了发达国家业已存在的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失衡。

第五,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表面仁看,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但实际L ,发达国家在过去200 年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现在第三世界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当前,发达国家以仅占世界25 %的人口,消费着全球能源总量的75 写,排放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 % [引。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各种手段转移污染。经济全球化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第六,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原本就具有二重性,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的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也全球化了。在一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可以靠政府干预来纠正,而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缺乏这样的调节机构和机制,这样,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就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甚至危机肺j 。实际情况正是如此。1994 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震动全世界,接着巴林银行倒闭,1997 年7 月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1998 年俄罗斯、巴西又先后陷人金融危机。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受到危机和衰退的困扰。这一切表明,一个缺乏有效防范和监控体制和机制的全球经济,必然是危机四伏的。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它与当代资本主义息息相关。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果从18 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产业革命算起,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逐步向经济全球化阶段过渡,到80 年代中期,进人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当代世界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在当前世界近30 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及近6 万亿的出口贸易中,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70 环以上;在世界6400 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 1998 年)中,它们占90 %以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力量雄厚,高科技产业水平高,它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上占据巨大的优势地位,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起着支配作用,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规则基本上是由它们制定的。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4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uweiyuwe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第4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