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主要对某些方法论问题加以阐述这些问题产生于人们为创立凯恩斯所倡导的准确无误的实证科学所作的努力其中特别涉及的是如何确定某一被提出的假说或理论是否应被暂时地接受为关于什么是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凯恩斯所悲叹的这种混淆仍然如此之普遍并极大地妨害了人们对经济学可以是而且部分地确实是一门实证科学的认可所以我们最好在本文的开头先论述一下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混淆是不可避免的在几乎每一个人看来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其自身是极为攸关的而且是困于他们自己的经历与能力的范围之内这一现象便是不断的广泛的分歧的根源并成了频繁立法的契机那些自许为专家的人们意见迥异而且我们很难保证他们都是毫无偏见的无论如何在那些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即使这些专家们几乎一口同声而且毫无偏见我们也很难完全不加考虑地接受他们的观点实证经济学的结论似乎是而且确实是与重要的规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与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取得某一既定目标等问题密切相关的门外汉与专家一样都在无一避免地试图改造实证结论以适应为他们所极力坚持的规范性的先入之见并当这些实证结论的规范性含义或所谓的这些实证结论的规范性含义不合他们的口味时就否定这些实证结论
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正如凯恩斯所
11
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而不是什么应该是一类的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套一般化体系这个一般化体系可以被用来对环境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以正确的预测这一体系的运行状况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比的精确度覆盖率及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简而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当然经济学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调查研究者本身就是被调查研究的事物的一部分与自然科学相比调查研究者与被调查研究的事物之间更具有本质上的联系上述事实在使社会科学家得到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家无法得到的数据的同时也使社会科学家在实现客观性的目标上遇到了特有的困难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这两类科学之间的根本差异之所在
另一方面规范经济学及经济学的技术也不可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政策结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基于对采取某一种而不是另外一种行动将产生的影响所作的预测而预测则必须明确或不明确地基于实证经济学当然在政策结论与实证经济结论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有的话那么则不必另外再创立一门规范经济学了两个不同的个体可能在对某一个别立法的结果问题上意见一致但其中的一个可能认为这些结果有利于平衡进而拥护这项立法而另外一个却可能认为这些结果是不合意的,进而反对这项立法
然而我对这样一种看法提出疑义这种看法认为在目前的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在毫无偏见的公民之间所存在的有关经济政策的分歧主要地来源于人们对所采取的行动将带来的经济影响的不同预测而这些分歧从原则上说是可以通过实证经济学的发展而予以消除的持这种看法的人不认为人们关于经济政策的分歧是来源于人们在基本的行为准则方面的根本性分歧来源于人们在最终可能出现的矛盾双方问题上的分歧一个明显的而且并非不重要的事例就是最低工资限制问题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对这一立法的褒贬纷争但人们在为所有的人争取到一个生存工资这一政策目标上却形成了根本一致的意见而且生存工资这一含义模糊的概念在这一类问题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人们的意见分歧主要产生于人们在预测方面的隐含的或明确的分歧这一预测涉及的是最低工资限制这一特殊手段在实现目标中的功效问题该项立法的支持者们认为即预测法定的最低工资通过提高那些工资收入在最低工资线之下的劳动者的收入及提高那些工资收入在最低工资线之上的劳动者的收入进而消除了贫困而且与此同时并不存在完全失业人数增加及就业条件因该立法的实行而恶化一类的消极作用而该项立法的反对者们认为即预测法定的最低工资通过失业人数的增加及就业条件的恶化而加重了贫困现象而且这一消极作用不仅抵消了该项立法给在业者工资收入所带来的有益影响市且还可能使之状况更加恶化人们在该项立法的经济影响问题上的看法一致并不能使人们在该项立法的合意性问题上看法一致这是因为仍然存在着人们在该项立法的政治或社会影响等问题上的分歧但是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经过漫长的道路而趋于一致的
人们在工会的适当作用及地位的问题上的各种不同意见及人们对直接的价格与工资控制的合意性及关税的合意性等问题的各种不同看法都是以实证分析中的一些密切关税的分歧为依据的人们对所谓的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的不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在工业部门中政府的全面控制的合意性及必要性甚至在社会主义而不是私人企业的合意性及必要性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而且关于这一方面问题的事例举不胜举当然我的这一主张即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在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具有如上所述的性质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证阐述它的正确与否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检验
如果这一主张是合理的那么它意味着人们在正确的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一致意见较少地取决于规范经济学的进步而更多地是取决于这样一种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它所得出
12
的结论不仅而且值得受到广泛的赞同它还意味着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加以严格的区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样一种贡献即这一区分促进了人们在政策问题上的意见一致
2实证经济学
实证科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发展这样一种理论或假说使之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而不是老生常谈的预测总体说来这样一种理论是一个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部分地说它是一种语言旨在促进系统的有组织的推论方法部分地说它是一系列假说的综合体旨在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为一种语言理论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它是一系列同义反复的词语的综合体它的作用在于为经验材料的组织及对经验材料的理解提供文牍服务而且用以检验这一服务质量的标准也是那些适合于文牍体系的标准对这些事物的种类所下的定义清楚而准确吗对这些事物种类的划分穷尽了吗我们知道每一单个项目都应归于哪一类吗或者在这其中是否存在着相当的似是而非现象呢人们对大标题及次标题体系的划分是否已达到这样的完备程度从而使我们能够迅速地找到我们所要的条目呢还是由于混乱不清而使得我们不得不一处一处地加以涉猎呢我们将要研究的条目是否都已编排到一起了呢条目的编排系统是否已避免了交叉重复呢
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部分地取决于逻辑上的考虑部分地取决于事实上的考虑标准的逻辑准则本身可以说明某一特殊语言是否是完全的及连续的即这一语言中的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事实上的证据本身可以说明逻辑编排系统的种类能否在实际中找到有意义的对应物即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某一特殊种类时这些条目划分是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供给与需求这一简单的事例既说明了这一点也说明了前面所谈到的一系列逻辑分析问题作为经济理论这种语言的构成要素供给与需求是两大主要类别影响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因素及影响生产的因素都被划到这两大类别中来这种二分法的实用性取决于它在经验资料方面的高度概括性即如果我们把任一问题中影响需求的力量与影响供给的力量分别开列出来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得到这样两类资料它们之间很少有哪些项目是共同的现在这样一种概括对于象消费品终极市场一样的市场来说是合理的在这一类市场中可以被看作是需求产品的经济单位与可以被看作是供给产品的经济单位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严格的区分很少存在这样的混乱现象从某一方面看来某一特殊因素应被划归影响供给的项目之类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又应被划归影响需求的项目之类而且也很少有必要考虑两个类别之间的交叉效应即交叉重复在这类问题中在标题供给与需求下对有关因素进行编排所需要采取的步骤既简单又明了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还防止了在其它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差错但是这种概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合理的例如在一个主要是投机性的市场中对于价格的每日波动来说这一概括就是不合理的例如一则关于增加超额利润税的谣传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应当看作是主要对今天的公司股票供给发生影响的因素呢还是应当看作是主要对今天的公司股票需求发生影响的因素呢在类似的情况下几乎对于每一因素来说将其划归供给标题之下的理由大约与将其划归需求标题之下的理由一样多这些概念仍然可以使用而且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仍然是正确的但与在第一个例子中的情况相比它们的用处则明显地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它们没有有意义的实证对应物
作为一种实证假说体系理论应该通过其对它意在加以解释的那一类现象的预测能力来检验唯有实际证据才能表明该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者更为准确地说
13
唯有实际证据才能表明该理论是被作为合理因素而暂时地得到接受呢还是遭到了拒绝正如我下面将更为详细地阐述的那样对某一假说的合理性的唯一有关的检验是将其预测与实际情况所作的比较郊果该假说的预测频繁地或比来自于另一假说的预测更为经常地与实践相抵触那么该假说则遭到了否定如果该假说的预测没有与实践相抵触那么它则为人们所认可如果该假说业已多次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抵触现象那么它则具有极大的可信赖程度实际证据永远也不可能证实某一假说的正确性它只能通过无法将该假说驳倒来显示该假说的正确性当我们说到某一假说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确认时并不十分准确我们通常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