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对我们来说,争论的是一百年、二百年前发生在遥远异国的往事,而针锋相对的双方都能就自己的观点提出证据,谁更有理?我们难以判断。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在当下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随处可见许多劳动者在有害、危险的环境中劳作;大城市周围贫民区的出现,早已不是新闻;有多少打工者被老板拖欠血汗钱长达数年;矿难!矿难!又是矿难!还是矿难!黑心老板有时竟然对遇难矿工毁尸灭迹。这些事见多了,往往使人联想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联想到围绕着当时工人阶级状况而发生的争论。除非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资本家们大多是罗伯特·欧文那样的大善人,我们是否更应该相信例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展示的景象呢?至少在我们视力所及的将来,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没有指望的,就此而言,我们赞同米瑟斯的分析。但是,是否应该对资本的消极影响进行限制,是否要实行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被米瑟斯视为破坏主义的种种保护劳动者的措施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与米瑟斯们势不两立。

(附言:本文为冯·米瑟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分析》一书中文版而作;该中文版由王建民、冯克利、崔树义合作译出,将于2007年内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3月初稿于美国图伦大学

2007年9月改毕于山东大学

--------------------------------------------------------------------------------

[①] Boris Brutzkus, Economic Planning in Soviet Russia, George Routledge & Sons,1935.

[②]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3-132页。

[③] 见《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51页。

[④] 见Eamonn Butler, Ludwig von Mises: Fountainhead of the modern microeconomics revolution,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Hants , England, 1988,pp3-6.

[⑤] Laurence S. Moss,(ed) The Economics of Ludwig von Mises, Subsidiary of Universal Press Syndicate, 1976, pp9-12.

[⑥] Alan Ebenstein, Hayek’s Journey: the mind of Friedrich Haye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p.43.

[⑦] Eamonn Butler, Ludwig von Mises: Fountainhead of the modern microeconomics revolution,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Hants, England, 1988. pp 1-2.

6 同上。关于经济学研究中的数理倾向,米瑟斯在《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中有专题论述(见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5页);另见V. Mises, Human Action, The Foundation for Economics Education, Inc. 1996, pp 701-702.

[⑨] 参见《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九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⑩]《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632、644页。

[13] 卡·考茨基:《莫尔及其乌托邦》,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26页。

[14] 关于莫尔在乌托邦中保留奴隶的动机,有研究者另有解释。参见《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5辑呈末文章《“乌托邦”中的“奴隶”新解》,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 参阅《傅立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9-57页。

[16] 参见卡·考茨基《莫尔及其乌托邦》,第222-227页,三联书店1963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18]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74、p50.

[19] Alan Ebenstein,Hayek’s Journey: the mind of Friedrich Hayek, Palgrave Macmillan,2003,p47.

[20]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74.

[21] 参见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p145-146.

[22]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259, 265.

[23]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3,63,188.

[24]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43.

[25] 见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15—522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 刘崇文 陈绍畴:《刘少奇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66页。

[28]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49.

[29]“全世界所有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这是它们按照几何级数高度增殖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就是马尔萨斯在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应用。”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8页。

[31] 晚年恩格斯委婉地承认了马尔萨斯的问题。1881年2月1日他在给考茨基的信中说,“人类数

量增多到必须为其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5页。

[32]《资本论》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688页。

[33] [德]卡·考茨基:《社会革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102页;《布哈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1页。

[34]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329.

[35] [美]J.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3页。

[36] 参见Laurence S. Moss(ed) The Economics of Ludwig von Mises, Subsidiary of Universal Press Syndicate, 1976, pp 75-76

[37]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 1981, p334.

[38] 王俊宜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4-75、77页。

[39] 迈克尔·尤辛:《投资商资本主义》,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40]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214.

[41] 英国学者埃·巴特勒把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的历史溯及德国经济学家格森1854的《人类交换法则的发展及人类的行为规范》一书。见Eamonn Butler, Ludwig von Mises: Fountainhead of the modern microeconomics revolution,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Hants, England, 1988, pp 37-38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0页。

[4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202页。

[4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476、487、488页。

[45] [波]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46]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04、138.

[47] [波]W.布鲁斯 K.拉斯基:《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8页。

[48]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19,121.

[49]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p153-154.

[50]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83, 164.

[51]《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九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1-62、67页。

[52] [波]奥·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184页。

[53]“在威塞尔和庞巴维克的著作中,开始出现成为奥地利经济学特征的一个传统——对马克思的批评。这种批评在威塞尔那里还相对温和,庞巴维克及后来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就强硬得多……庞巴维克是第一个攻击经典社会主义的奥地利经济学家。”Hayek’s Journey: the mind of Friedrich Hayek, by Alan Ebenstein,published by Palgrave Macmillan 2003,p47.

[54] Bö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ume I. 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South Holland, Illinois: Libertarian Press, 1959. p297,p302.

[55] Bö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ume I. 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South Holland, Illinois: Libertarian Press, 1959. pp292-294,p298.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3页

[57] Bö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ume I. 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South Holland, Illinois: Libertarian Press, 1959.pp.298-301.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0、215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6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3页。

[61]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43.

[62] Eamonn Butler, Ludwig von Mises: Fountainhead of the modern microeconomics revolution,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Hants , England, 1988, P 45.

[63] V. Mises: Socialism, Liberty Fund,1981, p115.

[64] Böhm-Bawerk, Capital and Interest. Volume I. History and Critique of Interest Theories.South

Holland, Illinois: Libertarian Press, 1959. pp.298-299.

[65] [俄]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2页。

[66] 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67]“中世纪的农民相当准确地知道,要制造他换来的物品,需要多少劳动时间。村里的铁匠和车匠就在他眼前干活;裁缝和鞋匠也是这样,在我少年时代,裁缝和鞋匠还挨家挨户地来到我们莱茵地区的农民家里,把各家自备的原料做成衣服和鞋子……在这里,不仅花在这些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对相互交换的产品量的数量规定来说是唯一合适的尺度;在这里也根本不可能有别的尺度。不然的话,难道可以设想,农民和手工业者竟如此愚蠢,以致有人会拿10小时劳动的产品和另一个人1小时劳动的产品交换吗?在农民的自然经济的整个时期内,只可能有这样一种交换,即相互交换的产品量趋向于越来越用它们所体现的劳动量来计量。”[恩格斯对《资本论》第3卷的增补,见《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16页。]

[68]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页。

[69]Brutzkus, Economic Planning in Soviet Russia, George Routledge & Sons,1935.pp23-31.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1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uweiyuwe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第1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