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诞生以后,在新的条件下开始了新的进化过程。自然界也由此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记,随着人类劳动生产方式在实践中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在人本身的积累、在农业生产工具上的积累、在自然界的积累、在大机器上的积累和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积累等不同特点,这些积累又促成了劳动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上的不同积累。在劳动积累的过程中,出现了人类进化和自然界人化所构成统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通常人们把人类文明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正在实现的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与此相应,人类财富的涌流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出人类劳动积累的质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的强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各种派生财富源泉通常是劳动积累的基础,又常是劳动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转化而来的,是人类过去劳动积累的成果。从生产力运动发展的角度看,每一代劳动者的劳动,都是先前各代劳动者劳动积累的继续。每一代劳动者劳动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先前各代劳动者历史地给定的派生财富源泉。这种派生财富源泉对于新一代的劳动者来说,是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直接享用的。它们使新一代劳动者从一开始,就可以接近上一代人所达到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不论被新一代劳动者继承的前一代劳动者的派生财富源泉多么丰富,如果新一代劳动者停止劳动积累,它们除了巧合都无法自动增加。
要促使各种财富源泉不断涌流,每一代劳动者都必须在上一代劳动者留下来的各种财富源泉的基础上,继续从事劳动积累,改变它们原本的运行轨道,带动经济的更大发展。这种劳动积累或者是生产了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开辟了发展的新领域、新途径;或者是创办了协作的新企业、新组织;或者是提出了科学的新原理、新方法;或者是做出了研究的新发现、新发明;或者是制定了制度的新规则、新法律;或者是创造了更有效率的新工具、新手段。在这种艰苦劳动积累中所形成的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人类驾驭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劳动积累在人类财富源泉涌流中的特殊作用表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简单地重复上一代的生活,而是在上代人留下的自然资源和各种派生财富源泉的基础上,除了享用这些财富以外,还可以用劳动积累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派生源泉,并且不断把这些派生财富源泉继续用于新的财富涌流过程,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使人本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力财富”也同时得到发展。劳动积累和其他财富源泉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没有其他财富源泉,劳动积累无法进行,没有劳动积累,其他财富源泉就不会得到改造和扩充,就没有人类财富的可持续快速涌流。劳动在对其他财富源泉的激活驾驭中,在人本身和在物上的不断积累,是人类财富源泉涌流的基本途径,人类的全部劳动产品财富,都是由此产生和由此涌流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3月。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5]世界银行环境局迪克逊等:《财富测度的扩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中译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
[6] 徐映梅:《国民核算新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
[7]朱坦主编:《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On Wealth Headsprings and Their Flowing
Pei Xiaog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
Abstract: Wealth is the substance carrier and pursued object of human surviving, multiplying, and developing. On the one hand, it tokens the counterchange relationship of substance, energy and information between labor and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tokens the exchange relationship of substance, economy, polity and spirit etc. among labouuers. Just in this kind ofrelationships, the two wealth original headsprings ——nature and labor, continuously produce wealth derivative headsprings, such as manpower, capital, institu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ing social wealth keep flowing. Among those headsprings, nature and labor respectively are the wealth original objective bearing force andwealth original subjective dynamic force. Without labor, the wealth original subjective dynamic force, the wealth original objective bearing force nature and various wealth derivative headsprings, except coincidence, can not flow and rise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human wish. Therefore, wealth headsprings’ flowing must rely on labor accumulation.
Key words:wealth original headsprings, wealth derivative headsprings, labor accumulation, wealth headsprings’ flowing
对恩格斯晚年社会发展思想的再思考
冒天启
“恩格斯晚年”是一个时间概念,我将它界定为1883年马克思逝世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的这12年时间内。这段时间,恩格斯除了整理马克思《资本论》的手稿外,还参加了各国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活动,撰写了不少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文章,也包括重要的通讯书稿等,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有关社会发展的宝贵思想和理论。
2001年底,在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与工商联组织的有关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读书会上,我提出:要能正确理解“消灭私有制”的含义,除了要弄清有关德文、俄文的翻译外,还应该重读恩格斯晚年写的《卡.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当时,于光远先生补充了一件很重要的历史事实,他说:有关部门在编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只选入了马克思《18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的文章,但拒绝选入恩格斯50年后对这篇文章所写的《导言》。长期以来,在一种很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同志能实事求是的公开宣传恩格斯的这篇文章。
这几年,围绕恩格斯的这篇文章,研究恩格斯晚年有关社会发展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引起了我国思想界的高度重视。我把恩格斯晚年有关社会发展的思想直截了当的概括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恩格斯晚年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是他和马克思共同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宝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我联系中国、俄罗斯转型的实践和理论的大题目,反复进行了学习、学习、再学习,从中受益匪浅。
(一)恩格斯晚年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平过渡、民主政治、市场经济。
恩格斯晚年的大量时间用来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学说史等重要经济学著作,恩格斯自己也积极参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活动,撰写富有战斗性大量的哲学、政治著作,比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5月26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等,另外,恩格斯联系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也撰写了大量的短文,比如:《卡.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等,还有许多通信,确立了他晚年有关民主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思想,我认为至少有下面4点值得我们再思考。
(1)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反思过去曾经提出的暴力革命理论,提出旧社会和平长入新社会的思想,普选制是一种全新的武器。但这个思想,长期被我国思想界所封杀。
早期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共产主义,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就是1847年12月—1848年1月所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是一个根本原则,宣言的结尾铿锵有力的宣告说:“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在以暴力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满腔热情地支持了1848年法国工人阶级的起义。在这期间,马克思还编辑《新莱茵报》,继续宣传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报纸办到1849年5月19日被勒令停刊后,马克思又于1850年出版了四期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就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其中有一段文革中都很熟悉的论断就是在这篇著作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 正是这一论断,成为毛泽东创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