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韦斯克夫把市场社会主义与流行于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市场社会主义优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地方在于:第一,市场社会主义主张把资本主义的财产所有权转归社会或集体所有,而民主社会主义只是主张约束资本家的财产所有权。这样,从理论上说,市场社会主义较为彻底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平等目标。第二,市场社会主义采取的是“未雨绸缪”的战略,通过所有制的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而民主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亡羊补牢”战略,通过税收和补贴手段纠正初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这种方法易受政治性挑战的损害。第三,市场社会主义在市场运行之前干预市场体系,而民主社会主义却在事后干预市场体系。这使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性挑战面前更容易被削弱和瓦解。另外,拥有财产的资本家在民主社会主义下的保留,确定了有一个不对称力量的阶级存在,也许会出现一种有不对称力量的管理阶级,但它的了力量将是更少的不对称,因为企业的控制权和个人财富将是更少的集中。]第四,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政策大大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而仅仅对私有制的限制又很难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市场社会主义将寻求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从而又提高效率,又实现社会公平。

韦斯克夫试图建立以民主企业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他的模式是工人管理类型企业的典型代表。韦斯科夫的模式理论建议自治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共同基金的股票,但共同基金不能凭他的股份拥有表决权。这确保的“民主”的实现,对于提高市场社会的微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他的模式对于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

六、施韦卡特“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

施韦卡特(David Schweickart)在“市场社会主义”流派中以提出“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而著称。苏东剧变后,面对西方知识界纷纭而起的“社会主义死了”、“共产主义亡了”的“讣告”,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新的材料于1993年出版了《反对资本主义》一书,对自己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观点提出了新的补充和论证。针对当今西方盛行的除了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观点,施韦卡特作了有力的批判,并从经济、政治和伦理等角度比较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模式,充分显示其“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较好替代物。

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施韦卡特强调,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有三个特征,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和雇佣劳动。与人类早期的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在技术和组织的持续创新上还是有活力的。但是应该看到,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它的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尤为突出的是,资本主义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就业问题十分严峻;社会经济缺乏稳定性;富足之中存在赤贫;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理性。所有这些都注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要出现危机,同时,也为更好的制度取代它提供了可能。

那么,将来能够替代资本主义的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施韦卡特认为,这就是“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施韦卡特看来,“经济民主”之所以能够替代资本主义制度,就在于它不仅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而且还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行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工人的民主管理。在“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家的基本的财产被视为集体的财产,由利用它们的劳动者来掌握。与此相应,每一个企业都实行民主管理,工人合法地拥有一人一票的选举企业经理的权利。企业的最终权力属于企业的全体工人。在小型企业,工人可以直接选举和监督企业的经理。在大、中型企业,工人可以选出代表组成工人委员会,再由工人委员会选举和监督企业的经理。

第二、实行投资的社会控制。在“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中,投资资金的来源不是私人的储蓄,而是企业的税收。每一企业都必须根据它所掌握的资本财产纳税。这种税可被认为是付给社会的用于增加社会集体财产的租金。通过向企业收税而不是通过“诱使”个人储蓄来产生投资资金,不仅消除了资本主义不平等的主要根源,即向作为私人的个人支付利息,而且也摆脱了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生气”的依赖。与此相关的是,企业的利润不得用于重新投资,全部利润都要返还给工人。在“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中,投资资金只能流向以每个人为基础的共同体(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一旦投资资金到了共同体,它们就要“贷”给共同体的企业,或“贷”给想要开办新企业的集体。这种“贷款”是通过社会控制的公共银行网进行的,并要根据两个原则来进行:规划的效益和职业的提供。

第三,只存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不存在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在“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不能用其利润进行新的投资,这样一来,虽然仍存在“资本资产”,即由企业工人控制的生产的物质资料,但它们不是那种具有自我增殖趋势的抽象的价值。此外,企业的社会投资来自税收,而这一税收是民主制定的,不是由市场强制的,也就是说,有关再投资的总体比率是在自觉控制之下的,是服从民主讨论的。这样也就不存在资本市场。在这一模式中也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因为工人获得的不是契约工资,而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这样,经理就不能强制工人接受低工资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工人也不能坚持高工资以至消除利润,因为利润是构成他们工资的东西。

施韦卡特这种“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也追求利润,但与资本主义不同,它没有把市场绝对化,而是把市场看作是达到社会主义目的的有用工具。他认为,这是一种高效率的社会主义模式,但又不像资本主义那样片面追求增长;它比资本主义更民主更平等。然而,“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也是很明显的。在所有制方面,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利润全部分配给工人且不得用于投资,那么企业的投资如何和投资的社会控制结合起来?这同罗默和巴德汉的“新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一样仍然无法应对新信息经济学的责难。如果不存在劳动力和资本市场,那么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如何建立?这些问题,施韦卡特都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

七、迪德里奇“新的历史蓝图”

迪德里齐(Heinz Dieterich)认为,当前人类生活在一个十分脆弱的社会体制中,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内部,经济、意识形态和政治等普遍地处于动荡之中,尽管人们正“痛苦地寻找未来的出路”,但资本主义是必然要灭亡的。这是因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跨国资本主义的市场和资产阶级的形式民主都已经步入衰退阶段,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个体制都即将走到尽头。而全球社会的统治阶层——资产阶级却没有能力面对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问题,他们不能为人们提供任何有希望的出路。资产阶级为未来提供的道路无非是这三条:“亚洲虎”式的专制发展;新自由主义式的世界食息阶级(金融资本)专政;“第三条道路”,即产业资本的社会民主党式的独裁。在迪德里齐等人看来,这三条都是行不通的道路。除此之外,资产阶级就再也提不出有意义的方案了。

迪德里齐认为,到目前为止的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有缺陷的,都遭到了实质性的失败,因为它们都没有创造出真正民主和社会正义所必需的条件。因此,新的蓝图既不同于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从前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一种具有真正参与民主和非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纲领”。

在谈到这种“新的历史蓝图”的精神实质时,迪德里齐认为,卢森堡于1918年底在“斯巴达克联盟”纲领草案中提出的倡议仍然有意义,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不再是被统治的群体,而是享有整个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并自觉、自由、自决地主导它的群体。迪德里齐的“新的历史蓝图”实质上包含了四个方面: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军事领域。他认为,这一历史蓝图是改善人类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的“惟一希望”。

迪德里齐认为,从有阶级开始,人们就渴望生活在一个正义和民主的社会中。几千年来,人类在为此努力奋斗着,但是这一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类在实现真正民主的过程中,碰上了三个结构性的障碍因素:剥削、统治和冷漠。他把剥削、统治和冷漠三个结构性因素进行了排列组合,共有八种组合的社会存在状态。资本主义虽然创造了法制国家所需要的关键的要素,即宪法、分权和形式权力,它本身也反对专制主义,具有一定的民主形式,但资本主义的民主只能称为“形式民主”。形式民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它对未来社会显然是不够的。不仅如此,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剥削、统治和冷漠的现象,它是应当被取代的。

至于从前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大大减少了人对人的剥削现象,但是并没有减少统治和顺从,是一个无剥削但有统治、有冷漠的社会,其民主吸引力也是不够的。在资本主义和从前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外,还有五种组合的社会状态,它们都是不现实、因而也是不存在的。例如,有剥削、有统治却无冷漠的社会;没有剥削、没有统治却有冷漠的社会;有剥削却没有统治、没有冷漠的社会;有剥削、有冷漠却没有统治的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冷漠却有统治的社会等。迪德里齐提出,真正理想的未来社会,应该是无剥削、无统治、无冷漠的社会。他认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既没有资本主义也没有市场,既没有作为镇压工具的国家也没有冷漠的社会”,“一个全民共享文化的社会”,这个社会正是新的历史蓝图所追求的目标。

迪德里齐还提出了达到未来社会的途径。他认为,新蓝图的实现必须扎根于群众。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之下,可以形成“一个以非集中形式运作的通讯和支持性的电子互联网络”。互联网是经济上可以承受的世界性通讯的“惟一手段”。但是他认为,创立世界民主化运动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性的和机构性的,而是理论—纲领性的。为此他倡议,在今后的两三年内,通过全球性的集体行动制定一个新蓝图的纲领性文件——《世界民主社会宣言》,来勾画出可能和必需的演变道路,从而跨出迈向友爱社会的一步。

此外,迪德里齐描绘了达到未来社会要经过的阶段的内容和任务。第一阶段,即当前的过渡阶段。其目标是:保障和深化人类文明从资本主义时期到人类民主历史时期发生质的飞跃而实现真正的民主。。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促使主、客观结构发生逐步的和深思熟虑的演变,使剥削、压迫和冷漠行为的结构和模式消失殆尽。”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全球社会中旧的东西与新的社会成分并存的时期,是全球不同国家、社会逐步协调起来的时期,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第三阶段,即历史进程的最后阶段,是一个没有市场、没有国家,各种不同的文化相互和谐共存的时期。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uweiyuwe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