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觉得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在逻辑上看是鸡与蛋的关系。到底谁为谁的前提,我觉得教材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鸡与蛋谁先谁后,从逻辑上看,是蛋在鸡前。因为,从单纯的逻辑分析来看,鸡出现之前的物种肯定不是鸡,假设叫鸡’,那么,第一只鸡的出现必然是从蛋孵化而出,只有鸡’发生基因突变,生出第一个鸡蛋才有可能出现第一只鸡。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我觉得在历史逻辑上应该是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而不是一般教科书上说的那种观点。原因是这样:从历史来看,必然是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整体性提高,才能使得剩余劳动出现,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在历史上,首先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而使得剩余劳动出现,于是再出现相对剩余价值,这在逻辑上似乎讲不通。奴隶主对奴隶不太可能涸泽而渔吧,总得保证基本的奴隶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劳动。因为,我们可以假设某个时间点t0还没有出现剩余劳动,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已经最大化自己的劳动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不可能出现在超出人们生理极限的情况下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因此,从逻辑上看,必然是某个时间段,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突然提高,导致了剩余劳动的出现。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也是这个样子,必然是人类社会在工艺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才有可能出现剩余劳动,才会出现阶级社会。这也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的背后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反映的是生产力,而绝对剩余价值的背后是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强弱关系,反映的则是生产关系。因此,从历史逻辑来看,相对剩余价值应该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与出发点,而不是反之。我觉得,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与出发点这种说法,只是为了便于分析。从封建社会末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我觉得也是一样的道理,应该是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必然是一次技术飞跃或组织手段的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有资本主义的出现,从逻辑上看,不可能是技术与组织手段停滞不前的封建社会突然迈进了资本主义,那么必然是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但两者却又不可分割。

原书P134 在资本循环定量考察的泛函分析中,用库存粗略表示商品资本,产量表现生产资本,销售额表示货币资本。我觉得,这个可能有笔误,应该用产值表示生产资本,否则量纲就不对了。

P146 例4上面一段话,v表示不变资本,这个是笔误,应该是可变资本。

P147 盈亏平衡点的公式S0=F/(1-D/S),其中F为固定成本,D为流动资本,S为销售额,S0为保本点。后面还有数字代入的计算。我觉得张教授不应该犯这么明显的错误,这个在管理经济学、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基本的公式都搞错了。书中给出的这个公式显然是错误的,居然把S代入求出一个在式子中与S不同的量S0,错得太凶了。

P154 虚拟的投入产出法求价值,倒数第4行“实际上,……,就是W2,即……”,笔误,应该是W1。

P159 宏观经济学的需求管理方法,总供给大于或小于总需求的政府需求管理方法写反了,这个应该是笔误,否则错得太低级。

P161 张教授说,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包含时间变量,并且,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不是当年关系,而是前后年关系。因此张教授加入时间t变量,v1(t)+m1(t)=c1(t+1),并且得出结论公式Ic+m=IIv不是扩大再生产的限制条件,并且在后面的分析中用了动态分析方法。我不知道张教授写这段话时候是怎么想的,马克思再生产公式与凯恩斯的投资=储蓄的分析有些类似,是一个点的静态均衡分析,并不张教授所理解是一个时间段内的分析,即把一个时间段当成一个黑箱,只看输入输出,并不是一个时间段的分析方法。如果一定要用动态的思路去分析的话,在一个时间点,第一部门生产出生产资料并被两个部门完全消化,消费部门生产出生活资料并被雇佣劳动者与资本家完全消费。并且张教授给出的动态分析也不是纯粹的动态分析,而是有隐含假设的,这种假设相当于设定时间点的延滞,比如t时间点生产出的消费资料延滞到t+1时间点消费,不变资本的补偿。我觉得,这种假设如果按照张教授的分析方法以年为单位的话就太搞了,居然在P164用投入产出法得出公式3-4-9——△c1(t)+ △c2(t)+ △v1(t)+ △v2(t)=α1m1(t)+ α2m2(t),αi张教授假设的一个积累率。张教授把P163公式3-4-7两个式子相加并且认为得出的这个公式就是凯恩斯的投资=储蓄。这个理解完全错误。推导已开始就假设了△ci(t)、△vi(t) 和αimi(t)表示的是第一年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用于积累或资本形成的剩余价值,因此,可以直接给出3-4-9。因此,这是一个循环论证,按照线性方程组的定理,m个变量,n个方程,自由度为m-n,按照线性代数中的说法,这个方程组有多种等价的表达形式,其解空间不变。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动态分析倒是可以用微分方程组来进行分析相对来说比张教授的方法与假设要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4&id=342327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

孟捷

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是要回答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诘难。虽然这个诘难早在约

30 年前就提出来了, 但马克思主义者迄今为止所做的反批判, 仍然是片面的, 这些反批判丢失了劳动价值论在分析功能上的一个重要维度: 没有把劳动价值论把握为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的理论工具。针对斯蒂德曼的批评, 本文提出: 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 并不像他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单向的、决定论的性质;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被用来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条件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的联系。针对霍奇逊的观点, 本文提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多样性、“自然选择”等演化经济学所探讨的主题并不是无关的。马克思想要做的, 是通过劳动价值论说明技术与经济的协同演化。

本文由下述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斯蒂德曼在斯拉法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诘难; 第二部分回顾了马克思的两种市场价值理论, 介绍了鲁宾对市场价值理论的阐释, 并对鲁宾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批判; 第三部分从价值确定的动态性着眼阐释了市场价值理论以及市场价值与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之间的关系。在结论里提出, 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 并不像斯蒂德曼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单向的、决定论的性质, 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只能在理论上通过价值概念来把握。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被用来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条件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的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20 世纪的百年, 劳动价值论经历了两次关于“转形问题”的争论。一位以德语写作的经济

学家冯•鲍特基维茨发起了第一场争论, 在他看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 卷提出来的、由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形”是不彻底的, 在马克思那里, 只有“产出”的价值被转形为生产价格,“投入”仍然是以价值来衡量的。不过, 冯•鲍特基维茨为克服马克思的缺陷而提出来的解决方案, 仍然是以价值体系为基础的, 换句话说, 劳动价值论对他来说还是默认的前提。

20 世纪70 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在斯拉法理论的基础上, 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更具颠覆性的批判。他以《资本论》第1 卷为依据, 在那里, 马克思对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了这样的定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 按照斯蒂德曼对这段话的解释,作为转形出发点的价值体系是由各部门中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所决定的, 只要给定一套关于这种技术条件的物量数据和实际工资率, 就能计算出相应的价值量; 另一方面, 在斯拉法的理论中, 给定一套生产的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率, 还可以直接得出一个生产价格体系。因此, 斯蒂德曼提出, 像马克思那样由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和实际工资出发得出一套价值体系,再由该价值体系经过“转形”得出一套生产价格体系的做法, 完全是不必要的迂回, 用斯蒂德曼的话说,“‘转形问题’是一个虚幻的、无中生有的问题”。“既然马克思的各种劳动量完全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实际工资和生产条件的衍生物, 而这些物质的量本身足以决定利润率和生产价格, 我们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 对于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决定来说, 劳动时间量是没有意义的。”

斯蒂德曼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一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马克思主

义者一方面批判斯蒂德曼, 另一方面却接受了他的理论前提, 即他对生产的技术条件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的解释, 这样一来, 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在对斯蒂德曼的批判中, 就局限于指责对手没有恰当地理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特殊性。在我们看来, 这类批判并没有真正驳倒斯蒂德曼。如果我们认可他对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单向的、决定论式的解释, 斯蒂德曼的全部推论就绝非错误, 至多是在分析上失之片面。

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批评, 促使我们反思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并在全面考察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以一种不同于斯蒂德曼的方式解释这种关系。在此, 有必要把本文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在我们看来, 在一个部门起调节作用的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是不能脱离价值概念被预先给定的, 相反, 价值概念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在于, 它是用来把握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的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谢克曾提出了与此类似的观点。针对斯蒂德曼提出的生产的物量数据(physical production data) 同时决定价值和生产价格的观点, 谢克反问道:

“什么决定生产的物量条件呢? 在马克思那里, 答案是清楚的: 这便是劳动过程。正是人类

的生产活动, 劳动的实际支出, 把‘投入’变成了‘产出’, 并且仅当劳动顺利地完成, 我们才能有‘生产的物量数据’。此外, 如果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 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会物化在使用价值的形式上。无论投入和产出都是体现为使用价值形式的物化价值, 我们可以说, 在实际过程中, 是价值决定了生产的物量数据。”

遗憾的是, 在谢克那里, 这些重要的观点事实上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论证, 他没有意识到,

要论证这一点, 还必须重建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 这正是我们在本文中为自己提出的任务。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

二、对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的不同解释

(一) 马克思的两种市场价值理论

在《资本论》里, 特别是在第3 卷第10 章, 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至少两种市场价值的理论。

第一种理论可以称作“由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决定的市场价值理论”, 譬如, 在第3 卷第10 章马克思说,“市场价值, 一方面, 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 另一方面, 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 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这个规定与第1 卷开篇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是相一致的。按照这个观点, 商品的供求条件的变化对市场价值的确定没有重大的影响, 只是造成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这个中心而波动。

第二种理论可以称作“由供求条件决定的市场价值理论”。按照这个理论, 商品的供给和需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uweiyuwe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马克思确实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随记)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