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
更换了门庭的李全终于跃升为山东地区的头号军阀,背后有强大的蒙古人撑腰,无论南宋还是金国,李全均不放在眼中,俨然一幅山东半岛土霸王的姿态!
但得意之后的李全却开始倒霉了,他在楚州的忠义军内部不失时宜地发生了内哄和骚乱。
刘庆福同志是李全在楚州的得力干将,但李全的投降蒙古却引起了刘庆福的不满和担忧,刘庆福和李全之兄长李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猜忌和矛盾!
刘庆福打算活捉李福,把李福作为见面礼送给南宋,以此来向南宋政府赎罪,但不好意思,刘庆福的诡异举动同样引起了李福的注意,李全忠义军的两大高级将领开始了内斗和倾轧!
长期谈出大家视线的封建九公之高阳公张甫,突然又一次跳上舞台,而且神秘在出现在李全的忠义军之中,开始进行了他短暂的表演!
张甫在帮助移剌众家奴收复河间府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木华黎的特殊照顾,最终张甫不知所终,似乎永远的消失了。
但很奇怪的是,数年之后,大家所公认不知所终的张甫居然神秘地出现在了李全的忠义军之中,并担任忠义军的高级将领。
原因当然很简单,高阳公张甫在蒙古军队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同样丢失了自己的地盘,但张甫在失去领地之后的选择很令人费解,不去回归汴京府,而是投奔山东的李全!
加入了忠义军后的张甫不甘心就此在忠义军中默默无闻地终老一生,因此活跃地抢夺镜头,进行短暂的表演。
张甫同志在忠义军中和刘庆福关系相当不错,所以在刘庆福和李福的内哄斗争中,张甫无条件地站在了刘庆福这边。
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六月,李福同志突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按照惯例,忠义军的大小将领们都要去探望李福,作为忠义军的重量级将领,刘庆福理所当然应该去探望李福。
但鉴于刘庆福和李福之间的尖锐矛盾,刘庆福并不愿意去探望李福!
张甫同志却对刘庆福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探望李福是必须要去的,否则会引起李福的怀疑,反而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既然好友张甫都建议前去探病,刘庆福就不再坚持,和张甫一起前往李福的军营!
当刘庆福见到李福时,突然发现所谓的病人李福躺在床上居然连衣服都未脱时,刘庆福就预感到情况不妙。
于是,刘庆福走到李福床前,准备取李福挂在床前的佩刀!
但不好意思,李福对此早有准备,已经装病了半个月时间,就是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李福从床上一跃而起,拔刀砍伤刘庆福,大家一拥而上,把刘庆福和张甫斩杀!
然而,李福同志并没有拿着刘庆福的人头去向李全和蒙古人邀功请赏,而是继续忽悠和戏耍南宋政府。
李福请来了南宋新的楚州知府姚翀同志,然而借口刘庆福、张甫谋反作乱,自己负责清理门户,当然宴请姚翀最重的目的是乘机要挟姚翀,获取南宋政府的军粮补给。
南宋政府的军事情报系统也绝不比金国好到哪儿去,李全投降蒙古的消息居然在两个月后还没被南宋获取。
姚翀还傻不垃圾地准备去赴李福的宴会,结果遭到了李福的追杀,缒城而逃。
江淮一带的局势终于乱成了一锅糊涂粥,忠义军内部、忠义军和南宋政府军之间冲突不断、乱战一器。
南宋政府对此一筹莫展,江淮地区犹如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谁也不愿意去担任江淮地区的行政长官,养虎为患的史弥远已经被李全同志搞得焦头烂额,甚至打算放弃江淮,固守长江防线。
不过,随后局势的发展开始变得对南宋有利!
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八月,忠义军的部将国安用、阎通、张林、刑德、王义深等人由于得不到南宋政府的军粮补给,开始爆发出对李全的不满愤恨之情。
这五位哥们一合计密谋,决定发动兵变,杀死李福和李妙真,共同再次归顺南宋。
于是,忠义军的五位将领率兵围攻杨妙真府邸,混战之中,李福被杀,李全的次子、次妻被杀,唯有巾帼女英雄杨妙真成功逃脱。
李全的势力在淮南一带遭受了沉重打击,南宋政府再次习惯性地出面摘取胜利果实,国安用、阎通、张林、刑德、王义深等五人负责统领李全的余部,大家严防淮河,阻断李全的南下之路。
但南宋政府仍然希望任命一位有声望的忠义军将领来统制这帮哥们,大家议论的结果是推举时青为江淮忠义军的新领导人。
时青同志的做事风格颇像他叔父时全,喜欢两头骑墙,为了不得罪李全,他一方面暗中派人通知李全江淮兵变的消息,另一方面则对南宋政府的任命百般拖延和推诿
李全终于获知了江淮兵变的消息,悲痛万分之际,李全向蒙古方请命,要求蒙古方面允许他带兵南下向南宋报仇血恨。
但蒙古方面显然不并信任刚刚投降的李全,没办法,李全同志的狡兔三窟、反叛无常大家都有所耳闻,蒙古方面自然不肯轻易相信李全。
此时的李全终于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代枭雄的魄力,在自断一指后,李全向蒙古发誓,忠于蒙古、绝不反叛。
蒙古方面最后相信了李全,随后任命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专制山东,岁献金币,李全正式开始了他在山东割据称王、独立行事的军阀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