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5
在金国晚期的众多将领中间,抹燃尽忠也是位喜欢折腾,不肯省油的灯,当然很难和“磬竹将军”和平共处。
抹燃尽忠甚至还搜集了纥石烈执中的大量恶劣罪证,准备来个告黑状,把纥石烈执中彻底整垮,自己独掌西京府的大权。
可惜,纥石烈执中早就已经做好防范措施,抹燃尽忠的举报信刚到居庸关、北口一带便被纥石烈执中的心腹们截获,抹燃尽忠似乎难逃被纥石烈执中摧残、蹂躏的命运。
蒙古军队的到来及时解救了抹燃尽忠,纥石烈执中忙着开溜跑路,自然疏忽了对抹燃尽忠的报复打击。
抹燃尽忠同志由此开始走好运,很快接替纥石烈执中成为西京府的留守。
但此时此刻的西京留守犹如一颗滚烫的山芋,谁沾谁倒霉,作为金国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西京大同府毫无疑问将是蒙古军队重点照顾的对象。
虽然抹燃尽忠目前还没有感染恐蒙症或萎蒙症,但总得寻求对付蒙古军队的办法,否则直能变成蒙死症(被蒙古人搞死之症)
抹燃尽忠同志对自己的实力有多少分量还是很清楚的,虽然不可能像“磬竹将军”那样无耻地开溜跑路,但抹燃尽忠还是及时向中都府发出了求救信号。
金国正面临蒙古军队的全面入侵,虽然前期诞生了大量身患恐蒙症或萎蒙症的金国将领,但同样具备抵抗蒙体病毒侵袭能力的金国将领们(简称抗蒙将军)也开始频繁地登上金国的历史军事舞台。
抹燃尽忠应该算是一位(到目前为止),而随后出场的老将奥屯襄同志则是货真价实的抗蒙将军。
奥屯襄,原名添寿,上京路人,大定十年世袭猛安之职,泰和年间,以战功升寿州防御使,迁河南路副统军兼同知归德府事、昌武军节度使。
国家有难,全民有责,年过六旬的老将奥屯襄主动请缨率兵救援西京府。
虽然奥屯襄同志勇气可佳,但和蒙古军队作战,光凭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奥屯襄同志和铁木真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军事档次水平之上。
铁木真同志精确地获知了奥屯襄救援西京府的军事情报,狡猾的铁木真又要开始玩计谋、玩战术了。
白登县墨谷口是奥屯襄救援西京府的必经之路,铁木真率兵在墨谷口设伏,敬请奥屯襄自动入瓮!
和蒙古军队的高效情报工作相比,金国的情报工作相当之落后,奥屯襄的援兵毫无戒备地一头冲进了墨谷口。
金国军队的噩梦开始了,铁木真率领蒙古军队封锁墨谷口,然后对黑谷口之中的金国军队展开了围歼。
奥屯襄的这支援军几乎全军覆灭,奥屯襄仅以身免,逃回中都府。
当奥屯襄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到西京府后,抹燃尽忠的心情变得拔凉拔凉,援军已经无法指望,西京府的命运已经全部掌握在自己中。
是模仿“磬竹将军”那样保存实力为主的撤退(简称逃跑),还是固守西京府(多半会为国捐躯)。
抹燃尽忠很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固定西京府!
对于自己的蒙古军队能够攻克西京府这一点,铁木真同志似乎没有任何的疑问,关键问题在于蒙古军队将付出多大的代价,以多久的时间占领西京府。
顷刻之间,数十万蒙古大军第二次兵临大同府城下,铁木真认为抹燃尽忠必将为他的愚蠢选择付出愚蠢的代价。
攻城大战瞬间展开,蒙古军队向大同府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但这一次,铁木真略感失望,因为大同府的金国将士们并没有集体感染恐蒙症或萎蒙症,大家似乎集体打了抗蒙预防针。
抹燃尽忠沉着冷静在指挥金国的守城将士们毫无表情地向城下的蒙古军队发动箭雨攻击,蒙古军队遭遇攻城失利。
铁木真很生气,那是否就意味着抹燃尽忠同志会很倒霉。
志在必得的铁木真同志亲自上阵,指挥蒙古军队再次攻城,只要蒙古军队连续不断地对大同府发起可怕的攻击,金国守军感染恐蒙病毒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铁木真在纵向驰骋、往来指挥的过程中,不巧被城上某位小兵的弓箭射中,中箭落马。
皇帝受伤事关重大,蒙古军队被迫停止了对大同府的进攻。
当然,最后的诊断结果显然铁木真生命无恙,但蒙古军队的士气普遍受挫,大家对攻克大同府已不抱希望,最后全体撤军,退回阴山。
金国的西京大同府保卫战宣告胜利,抹燃尽忠进官三阶,赐金百两、银千两、重彩百段、绢二百匹,迁尚书右丞,行省西京。
崇庆元年,蒙古军队对金国的第二轮冲击波似乎比第一次来得更温柔些,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居然胜负未分。
虽然已进入深秋,但痛苦、郁闷、悲愤之中的完颜永济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丝温暖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