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撒离喝和李世辅两位猛人在陕西一带大打出手,闹得鸡飞狗跳之际,南宋川陕一带的局势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吴玠在击退了金国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进攻后,被荣升为川陕宣抚使兼奉宁保定军节度使,总揽了川陕地区的军政大权。
但多年的沙场厮杀已经使吴玠身心疲惫,再加上又要负责整个四川地区百姓们的吃喝拉撒,所以在这西线无战事的几年时间内,吴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终于在金国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宋金第一次和谈成功之际,一代名将吴玠同志在自己得以成名的仙人关病亡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吴玠的去世对于赵构来说不啻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于整个南宋国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损失,整个四川的生死存亡全都系在吴玠同志一个人身上,如果金国再对陕南、四川有所军事企图的话,那么南宋国的西线战场将会变得岌岌可危。
而吴玠死后,四川军界的领军人物出现了诸强纷争的复杂局面,吴玠的弟弟吴璘、吴玠的部将郭浩、杨政各自控制着一支军队,三强互不相让,缺乏统一的指挥,陕西的枢密院事楼炤先生又在陕南一带对这三位仁兄大呼小叫,胡乱指挥。
整个川陕边境的局势用四个字形容便是“混沌不堪。”
这对赵构来说决定不是什么好消息,惊慌错乱之下,赵构对四川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动,马上命令多事先生楼炤返回临安,原成都知府胡世将接任川陕宣抚使,负责接管川陕的军政大权。
胡世将虽然是个文官,但对军事局势有着非常明锐的洞察力,在南宋接收陕西后不久,他的判断是金国极有可能撕毁和约,重新出兵陕西。
不过胡世将毕竟是个文官出身,要他去搞搞政治还可以,但要说到领兵打仗还得靠吴玠手底下的那帮兄弟。
因此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他便命令这蜀中三大将立即出兵驻扎于陕西各军事要点,具体的分布是郭浩驻守鄜延、杨政驻守熙河、而吴璘则夹在两人中间驻守秦凤一带。
而正如胡世将所预料的那样,蜀中三大将的军事部署刚刚完成,金国的西路大军便风驰电掣般地杀到陕西。
撒离喝和完颜彀英率领的金国西路大军一路下同州、渡黄江、克长安,趋凤翔,很快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凤州。
凤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著名的大散关、和尚原及仙人关都在凤州一带,撒离喝的这一手相当厉害,就像一把利剑直插蜀中三大将的心脏地带,切断了鄜延郭浩和巩州杨政的后路,如果凤州府失守,郭浩和杨政将无法退回四川,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
秦凤地区的统帅的吴璘将成为撒离喝的直接对手,撒离喝同吴家军的较量再次上演。
不过吴璘很好地继承了他大哥的军事统帅才能,他将成为撒离喝的第三个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川陕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胡世将同志接到金国右副元帅撒离喝率领大军入侵凤翔的消息后,立即在河池(今陕西徽县)召集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首先发言的是参谋官孙渥同志,这位仁兄的所谓妙计是既然撒离喝来势汹汹,那么我们就避其锋芒,全面放弃河池,退守仙人关。
孙渥的这个妙计是个实足的昏招,放弃凤州,等于把郭浩和杨政的后路让给了撒离喝,整个陕西的形势将发生骤然变化。
事关川陕地区的生死存亡,吴璘挺身而出,怒斥孙渥的贪生怕死行为,他向胡世将慷慨陈辞,要求率领一百名部下前去破敌。
吴璘一向是十分擅长于鼓舞士气的,在六年前的仙人关杀金坪,在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他也曾用自己的勇气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并确保了仙人关战役的胜利。
胡世将被这位小吴将军视死如归的勇气深深感动,他指着自己的营帐向众人发誓自己将同河池共存亡。
同时为了防止孙渥在军中影响士气,胡世将干脆将这位仁兄直接打发到泾原去任职。
连最高长官都已经发出狠话了,那就没人再敢提撤退、逃跑之类的建议了,吴璘和手下的将士们均慷慨激昂,决心以死保卫凤翔。
金国和南宋停火五年后,在陕西地区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赛。
不过这次先出手的却是一向非常擅于打防守反击的吴家军,在得知撒离喝已经攻占凤翔后,吴璘的第一招棋是派部将统制姚仲抢先占领宝鸡东郊的军事要地石壁寨。
这位姚统制是吴玠的老部下,曾经参加过仙人关大战,在仙人关大战中用酒破解过撒离喝的火攻之计,其实和撒离喝也是战场上的老朋友了。
看到吴璘敢主动出击凤翔府,撒离喝有点坐不住了,他从五月出兵陕西以来未逢对手,这次碰到老冤家吴家军他当然也憋着一肚子火,不过这次他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因为陕川一带的头号猛人吴玠同志终于提前告别了,这个家伙可是金国的大克星,有他在金国对陕西的进攻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既然大克星都已经完蛋了,那么撒离喝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于是,他命令部将完颜折合率军向石壁寨发动进攻。
完颜折合也是位参加过多次陕西战役的老熟人了,在第一次和尚原大战中,他是第一位被吴玠同志痛碥的金国将领。
不过这个第一完颜折合同志可不想当,他是非常想通过一次胜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十年过后机会终于来了,折合的任务是进攻已经被吴家军占领的石壁寨,但这次折合的自信心已经非常饱满,因为他所面临的对手是非常的无名,既非吴玠,也非吴玠,而只是一名小小的统制,而且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名字。
但事实证明没有名气并不代表没有能力,姚仲同志虽然没有知名度,但人家也是身经百战的勇将。
所以折合同志又一次碰到了硬骨头。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五月二十八日,折合率领前军先锋向石壁寨发起猛烈攻击,宋军守将姚仲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把整个金军的阵形冲散,又乘金兵慌乱之际全线出击,将金国的先锋部队彻底击溃。
先锋官折合同志的下场是受伤而逃,还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不过他那个第一的帽子恐怕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初战失利,撒离喝很生气,不过也没有办法,谁叫他手底下没有“人才”呢?
不过还没等撒离喝怒气平息,吴璘同志又要出第二步棋了,这第二步棋是下战书,以宋军前线指挥部的名义给撒离喝写了封信,信的内容无非也就是老一套内容:
一是对金国的违约入侵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和抗议,二是既然你不仁也休怪我不义,宋国将进行坚决的反侵略斗争,直至收复失地。
吴璘说到做到,在写信的同时亲率大军从石壁寨出发,目标是凤翔府的扶风县。
本来感觉已经稳操胜券的撒离喝这次又遇上了难缠的对手,折合同志是不能再次使用了,所以他这次派出的先锋官是猛将鹘眼郎君。
这位鹘眼郎君先生到底是何来历,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无从得知,鹘眼郎君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中,便是在这次宋金陕西凤翔战役中,至于郎君以前是干什么的,有过什么重要战绩都无从得知。
不过在钱彩的小说《说岳全传》里,这位仁兄倒是经常露脸,他的职务是兀术手下的四大天王,经常跟随兀术南征北战,后来在朱仙镇战役中被岳飞部将牛皋干掉。
不过《说岳全传》的可信度有多高,我相信许多爱好历史的朋友都十分清楚。
我估计所谓的鹘眼郎君也和折合一样是个二流的金国武将,只不过目前撒离喝手底下实在是人才匮乏,所以这帮金国的水货将领都得以在大战中露脸。
当然吴璘同志是不屑于亲自出马和所谓的郎君交手的,既然你撒离喝居然好意思派这种二流人物出场,那么我吴璘也派个能力值稍低的人物来和你较量。
吴璘这次选派的将领是名叫李师颜,李师颜原本是陕西耀州守将,在公元1131年金兵大举进军陕西时,李师颜自己感觉无力回天,便率部南下投靠张浚,但他的家属全部被金国扣压。
金国方面利用李师颜的家属作人质,要求李师颜归顺金国,但都被李师颜拒绝,对于这样的忠臣,当时陕川地区老大张浚当然要重用,由此李师颜便留在了四川加入了吴家军的行列。
六月五日,金国先锋鹘眼郎君率领的五千金国铁骑同李师颜率领的宋军先头部队在扶风以西的驿店镇狭路相逢,双方展开激烈的遭遇战。
鹘眼郎君自以为手底下的五千铁骑可以踏平整个宋军,于是他下令骑兵部队向宋军阵地发起冲击。
但鹘眼郎君似乎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骑兵并非金国的专利,人家南宋也有骑兵,更何况是在临近西夏的西北地区。
只不过当时南宋的骑兵数量较少,且都掌握在少数部队的手里,这少数部队也包括了吴家军。
所以李师颜这次使出了吴家军的骑兵部队,虽然在数量上无法和鹘眼郎君的豪华阵容相比,但在质量上明显优于金国的骑兵。
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所谓的金兵骑兵居然无法战胜同时代的南宋骑兵,所鹘眼郎君的下场和折合同志基本相同,大败而归,逃入扶风城内。
不过这次吴璘度不打算就此罢手,而是下令全军部队出击攻打扶风城,同时另派一路军队攻打凤翔府,牵制撒离喝的主力部队。
这下撒离喝可算领教到吴璘的厉害了,眼看着爱将鹘眼郎君身受重围,而自己又被吴璘派兵搔扰,无法派兵援救,所以当时撒离喝的心情只能用郁闷至极来形容。
所以得不到援军的扶风城很快就被吴璘攻克,包括鹘眼郎君在内的三名金国将领领被俘,整个撒离喝的指挥系统一半被吴璘连人带窝全部干掉,撒离喝同吴璘的第二次交锋再次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