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其实是锦衣卫探得的,最高法院毕竟手握最高执法权,这个院长的意识形态到底如何会对很多事产生影响,马强不得不让锦衣卫对荀悦进一步核查,结果发现荀悦之前在报纸上和段英有过隔空“对骂”,当然,二人都用的是笔名,面子上倒是还过得去。
而对骂争论的事情,则是段颎。
段颎被杀是光和二年,距离如今马上就要到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段英因为段颎之死,带着妹妹苟活于卢龙塞,甚至连段颎的坟墓都来不及修缮。
而现在,因为马强的出现和崛起,段英官居大汉高官,青州刺史,可谓是扬眉吐气,自然也想帮其父段颎平反,如果能拔高一点历史地位那就更好了。
于是段英便化名刊文在报纸上,他倒也含蓄,没有直接说段颎,而是将凉州三明一起吹了一遍,并且认为凉州如今能平定,羌人能归附,都是昔日凉州三明打下的基础。
而荀悦看到这文章,立刻和吃了火药一样,将西凉三明的功绩抨击了一番,认为正是因为三人的边功,让朝廷误判形势,更加积重难返,气的段英都想冲到蓟县打人了,这边将打胜仗还错了?
荀悦听马强质问,并不惊慌,拜道“大将军说的可是下官在报纸上刊登的文章?”
“西凉三明皆有功于社稷,为何仲豫如此苛刻呢?”
谷荀悦叹了口气说道“下官并非不知三明有功,只是恰恰此功遮盖了大汉的内疾,使桓灵二帝皆以为大汉天下尚可维持,最终引发黄巾之乱!”
“何解?”
“下官以为,黄巾之乱的根由就和大将军之前说过的一样,是土地兼并导致的百姓无田地可耕,流离失所,最后只能铤而走险!
但土地兼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数十年,上百年的结果,如真的要说,应是桓帝之时开始愈演愈烈的。”
马强点了点头,梁冀当政的时候,他还会为了朝廷利益强压着士族豪强度田纳税,到了桓帝时期,那些当权的宦官自己捞钱都来不及,哪里会管这些。
“桓灵之时,党锢四起,宦官当政,士欲有为而不能。朝廷法纪,不可正;郡县贪虐,不可问。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
当时羌人兴于西,鲜卑兴于北,然和大汉相比,人少国弱,不过是癣疥之疾!
如届时朝廷兵败,则上下必然惊醒,内观政事,外察兵马,如此,土地兼并之举必然收敛!
然三明自命为虎臣,北虏、西羌斩首百万,穷山搜谷,军功之显,盛于一时,使得朝廷上下皆以为大汉国势安稳,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
故而下官以为,三明虽有功于一时,但却有过于天下!”
马强听了荀悦的解释,也不由不点头赞同起来。
因为马强想到了后世的红色毛熊。
当红色毛熊在七十年代四处扩张,出兵阿富汗的时候,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数百万军队可以挡住任何来犯的强敌,却挡不住内部的腐烂垮台。
其实不仅仅是毛熊,那只鹰酱不也是如此么,在马强小的时候,那只鹰酱拳打阿富汗,脚踢伊拉克,强大到让人不敢直视,而在马强离开的时候,没人怀疑鹰酱正在走一条下坡路。
边功有时的确会遮掩内部的问题,荀悦如果是这样思考的,那么马强也说不出什么错来。
“仲豫明着在说昔日三明,实际上是在说本将军啊。
本将设西州,辽州,朝野内外不少人都说本将军是在穷兵黩武,仲豫也是这样想的吗?”
却不想荀悦摇头道“大将军虽然兵征四方,但在对内清田分地,科举取士,一除前朝之弊,内政已修,自然当讨伐四夷,故悦以为,大将军的边功应当称赞!”
这文化人拍马屁,的确是舒服。
马强对荀悦放下了心,让其和辛毗对接,等高览到达后就一同南下益州。
——成都
“大将军素爱忠臣良将,严将军乃益州宿将,不但武艺高强,还精通谋略,如能让其为朝廷所用,岂不快哉?”
在成都坐镇的赵云得知严颜还在垫江和张卫交战后,便找来吴懿等人,希望几人可以想出招降严颜的办法。
吴懿正愁刚刚归附,手无寸功,便主动请道“将军如有爱才之心,在下愿意去垫江一试!”
“吴将军如能去,自然最好!”
赵云当即派吴懿前往垫江劝说严颜归顺,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庞德已经杀到了汉中军的前哨——大青寨。
大青寨是一处山寨,山寨建筑并不雄伟,却非常坚固,寨墙上的弓箭手数量并不算少,似乎已经进入了戒严状态。
寨内,不时可以听到人的呐喊声和兵器碰撞声,那是军士训练的声音。
“装备精良,戒备森严,地形图画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
在一处草丛中,两个戴着草帽伪装的军士一个拿着单筒望远镜说着话,一个趴着身子,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好了!走!”
大青寨内,守将张青还不知道外面已经来了河北军的探子,他背着手,看着手持军械挥洒汗水的军士们,不断点着头。
他虽然姓张,但和张鲁并没关系,他本是一山野樵夫,加入五斗米教后凭借老实和敢打敢拼很快冒头被张卫看重,提拔为部将,如今带着三千军士驻扎在大青寨,充当整个汉中的前哨。
张青深知这个位置有多重要,更知道这个位置有多危险,不管敌军从哪边来,他都是首当其冲,因此他到大青寨这么久,是一天都不敢懈怠,日日巡查防务,训练军士。
“将军,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用饭了!”
“嗯,再练半炷香,就让兄弟们吃饭!
对了,在外的哨子可有什么异常回报?”
“没有,今日和往常一样很安静。”
“那就好!益州和河北打起来了,希望不要殃及我们汉中啊...”
距离大青寨不过十里处的一处山窝里,庞德一边啃着冷饼,一边看着地图。
“军长!探马们回来了,另外还抓了几个舌头,这大青寨的守将叫张青,虽然是黔首出身,却很机警,派了不少岗哨在四周,差点就要走漏消息了。”
一人走过来说道,庞德抬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参谋长尹剑。
尹剑是武威姑臧人,昔日张奂部将尹端之子。
尹端当年在会稽担任郡守期间爆发了许韶起义,被刺史以“讨贼不利”之罪弹劾,要不是朱儁带人到洛阳走动贿赂,差点就要定为死罪,后尹端被输作左校,尹剑也连带着失去了“官二代”的身份回到了家乡,后北宫伯玉、韩遂造反,他带着家人躲到了乡下,一躲就是十几年,直到马强恢复凉州,他听闻朝廷归来这才出山按其父遗命从军。
“审问过了吗?大青寨情况如何?”庞德问道。
“审问过了,这是我们的探马结合舌头吐出来的消息画出的大青寨地形图还有兵力部署图。”尹剑回道
“好,召集各营开会!”
庞德稍微看了几眼后,就有了打算,当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