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灭门之仇,可谓不共戴天!
往日不知道这罗马人的踪迹也就罢了,现在既然发现了,如不竭尽全力的去报仇,那么卢植和刘虞反而要瞧不上马强了。
毕竟这是汉代,是讲究血亲复仇的汉代。
汉代儒学大兴,无论是上层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开始接受儒学的思想,而儒学恰恰是血亲复仇的,并且认为这是孝道的体现。
《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
这话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如果父母无辜受害,子女为父母复仇,这应该是允许的,父母因犯法被杀,子女复仇,这是互相仇杀的做法,并不会根除彼此的仇恨,不应该允许。
根据这种思想,汉代不但纵容血亲复仇,甚至还有专门的法律保护血亲复仇。
汉宣帝时期,就颁布了《轻侮法》,杀死侮辱父母的人允许免罪,后来虽然因为这法太容易制造冤假错案而被取消,但民风不改。
远的什么赵氏孤儿暂且不说不说,就说近的,汉灵帝时期就有酒泉郡的一个姓赵的被李寿杀死了,因为此人的三个儿子都已去世,李寿自觉高枕无忧,谁料赵家女赵娥担负起了复仇的责任,她夜间磨刀,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四周百姓都笑她,觉得她根本没能力报仇,赵娥因此悲愤异常,每天都坐在车上,用厚厚的车帘挡住自己,暗中等待刺杀李寿的机会。
这样一等就是十年,赵娥终于找到机会将李寿刺死,随后赵娥砍下李寿的头颅到官府自首,禄福县县长尹嘉不忍判赵娥有罪,挂印而去,守尉也不忍让赵娥坐牢,晚上打开牢门劝她逃走,赵娥却认为自己杀人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不愿离去。
最后朝廷大赦,将赵娥放出,当时的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人、共同上表朝廷,禀奏赵娥的烈义行为,刻石立碑显其赵家门户,更有如梁宽等名士为其著书作传。
私下杀人可以让朝廷为其立碑,这是后世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大汉的三观。
其实赵娥也就吃亏在自己是个女的,像阳球,他当孝廉的原因就是为父母报仇,手刃了仇人。
也就是说,在汉代,你要是为父母报仇,别说没罪,说不定还能当孝廉!
毕竟,为父母报仇,这就是大孝啊!
因此,在马强表示和罗马有灭门之仇后,卢植和刘虞都开始认真思考远征罗马的可能性了。
毕竟,马强可是大汉的大将军!
要是大将军的师门被灭门,大汉还不能报仇,大汉的威仪何在?
这还是那个你杀我使者,我屠你全国的那个讲究礼尚往来的大汉吗?
“大将军,既然罗马和大将军之间有这样的恩怨,那么日后我大汉和罗马必有一战!
西域的确当取!”
卢植首先表明了态度。
“但罗马和大汉之间毕竟还有贵霜和安息两国,大将军也不用急于一时。
依卢看,可以急缓两策并用!
之前听罗马的介绍,似乎当地多喜欢刺杀敌酋!
大将军大可效仿之,由人携带重金前往罗马,寻猛士效沙丘之谋,如此不动兵马,便可报仇。
如刺杀不成,大将军也可先花十年平定天下,再花十年凿空贵霜、安息两国,同时积累粮草物资,最后再派大军远征不迟!”
刘虞点头道“卢公说的有理!
昔日范雎被人陷害,魏齐疑他谋反,后范雎到秦国被重用,花了十年时间杀了魏齐,世人都赞其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将军当效仿之!”
马强听着二人在这出谋划策,不由吞了口口水。
远征罗马?
大哥...你知道罗马有多远吗?
万里之遥啊!
还是公里!
我都没敢这样想!
我只是想在罗马那边发展起来之前尽量占据西域,辐射中亚,为以后的东西对决奠定基础。
“卢公、刘公,罗马和我大汉相隔万里,我也知道急不得。
但罗马既然得了我师门传承,国力必然大增,为我大汉万年计,不得不防,西域必须拿下!
当然,我也不会不顾国力的强攻西域,我领兵多年,这点道理还是知道的。
请二位来,只是希望二位能理解我为何要攻西域。
等军事上时机成熟后,一旦我要发起恢复西域之战,还请二位鼎力相助!”
卢植二人都明白马强说的不仅仅是他们二人,还在说他们二人背后的关东士族以及汉室宗亲。
这两股力量虽然被马强打压的很厉害,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依旧有很强的力量,如果这两股力量搞风搞雨,拉马强后腿的话,麻烦事恐怕不少。
“大将军坦诚相告,又答应我等不会不顾国力强攻,植自当配合大将军,为大将军复仇,为大汉剪除未来威胁!”
刘虞也点头表态会在未来支持马强。
马强笑着谢过,搞定这二人,朝堂上的很多声音也就会被压制住了。
罗马还很远,现在还是得看眼下。
马强看向地图上的凉州。
韩遂应该已经帮自己把凉州的那些豪强军阀甚至包括那些羌人部落都聚集起来了吧。
既然来都来了,马强和卢植、刘虞自然也不会只谈罗马这一件事。
中原已经开始摆脱了混乱,进入了建设期。
无论是修缮道路还是兴修学校,这些工程的背后是一袋袋的钱粮以及无数物资的消耗。
卢植的国政院要想办法将这些钱粮和物资运到中原,刘虞的监察委员会则要在每一步进行监督,防止朝廷发下去的是粳米,百姓拿到的是谷皮的事情发生。
不说之前,光今年,被刘虞朱笔拿下的官吏就超过两百人,被司法判决掉脑袋的也有二十多人。
也是因为马强放权给刘虞查人、抓人,而且刘虞抓到的官吏不管出身是何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刘虞才会一直这样支持马强,甚至主动劝卢植配合马强工作。
后面各地如何复兴,监察委员会的巡视如何进行,一些发现贪腐行为的大员该如何处置,这些都是他们要慢慢讨论的。
另外一边,诸葛亮等人也准备离开平原,前往广宗,看一看现在河北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样的。
这些年轻人,选择了这个时代最为时髦先进的交通方式——火车!
——平原火车站
“这车站好大啊....火车真的也是铁做的吗?
没有牛马之类的牲畜呢!这么大的火车,还带着这么多人,真的能靠蒸汽的力量拉动?
瞌睡虫,你看,那是铁轨!哇...真的是铁做的!都有铁锈!
这样一条铁路,得多少铁啊?
河北铁料这么充裕吗?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冶炼办法?”
黄月英又开始了机关枪式的问题提问,要是马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怀疑之所以诸葛亮能做出诸葛连弩,大概就是被黄月英这机关枪提问给启发的吧。
“铁路铁路,果然是铁路...
别人都说河北的铁料产量十倍于昔日大汉,今日看这铁路,恐怕传言不虚啊...”石韬看着不远处延绵到天地尽头的铁路,不停的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