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上庸距离襄阳实在太近了,只有五百里,还有河流可以为粮道。
平日也就算了,如今汉中被益州攻打,正是机会,刘表如何忍得住啊。
即使不直接出兵...试探一下也是好的吧?
毕竟守在上庸的也不是张鲁的嫡系兵马,而是申耽、申仪兄弟。
这对兄弟...那是出了名的自私自利啊。
“季奇,此次你去上庸,如能说来申氏兄弟最好,即使不能,也无大碍。”
刘表派去的说客就是昔日说陈生、张虎投降的庞季。
做为庞氏在刘表身边的代表,他也是荆州有名的名士,在申氏兄弟那也有一些薄面。
“明公放心,不过...明公,此时吾等各州正是联盟和河北对抗之时,这样会不会?”
“哎,河北是敌,那张鲁又难道是友吗?
刘益州乃我汉室宗亲,张鲁攻伐于他,我岂能坐视不理?”
之前让人说动甘宁等人造反的是谁啊?
庞季自然只能在心中吐槽,嘴中应诺,然后带人离去。
等到出襄阳时,路过鹿门山,庞季上山拜访了一番庞德公等人,说明了此次的去意。
“哎,如今正是南北决战之时,各诸侯却不能万众一心,岂不是让人担忧?”司马徽叹道。
“是啊,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打败马子玉啊...”
司马徽等人刚刚送庞季离去,就看到路上来了两人一驴,其中一人躺在毛驴上,手里拿着一个酒壶,盖着斗笠,前面则是一个牵着毛驴的童子。
“醉鬼老爹,到了!快起来!”
“到了?嗯?呦,来的这么齐整?恐怕不是来欢迎我这个老匹夫的吧?”
“黄公,你又在说笑了,我们刚刚送走季奇,你没看到?”
黄承彦笑着摇头道“季奇?恐怕刘使君又惦记上庸了吧?那老夫看到还不如没看到,省得心烦啊。”
“哎,如今时刻,各地诸侯还是其心各异,我只怕吾等的苦心付之东流啊...”司马徽叹气道。
“水镜啊,你难道还没看开吗?”黄承彦从毛驴上下来,酒壶往后背一抛说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吾等士族已经占了这天下四百年了,就如同昔日六国权贵占了天下八百载一般,是时候让给后来人了。
好了,我去听新闻了,也不知道今日有什么趣事啊~”
司马徽、庞德公看着笑嘻嘻走入书院的黄承彦,对视一叹。
看开?人生最难的就是看开啊....
——
“现在正是关键之时,如果不能万众一心,如何能翻过此山?等所有军士都吃完,各部军官才能吃饭喝水,等所有军官都吃完,我高顺最后一个再吃!”
深山之中,高顺拒绝了边上军士递来的吃食,大声喊道,然后拖着伤腿,开始巡视部下,查问是否有人在走山路时受伤,如有人受伤,必定亲自查看,帮忙上药,细细叮嘱,如待子弟。
高顺练兵学的是吴子。
昔日吴起为魏将,有军士生了毒疮,肿包中有脓水,吴起跪地吸吮,让将士倾心,而那军士的母亲却哭泣,说昔日自己的有病时吴起也是这样对待的,结果丈夫为了报恩战死了,想来不久后儿子也会为了吴起不顾性命,奋战到死。
高顺能练出独步天下的陷阵营,靠的也是军士用命,而军士愿意用命,自然也是因为他以心换心换来的。
比如高顺做为主将,加上腿有疾,他骑马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整个路上,他却没有上马一下,无论多难走的山路,他都咬牙用脚跟上大部队,甚至走的比普通军士还快,这样
河北汉军内部本就讲究军官一体,因此高顺的作为很快得到了这三营将士的认可,而高顺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军士看自己的眼神,也明白了军心可用,等出了大山,一定能一战而胜!
“军长!电报!”
“拿来!”
高顺将电报看了一遍,喜道“好,潼关那夏侯渊撞了一个头破血流,但他不但没有撤军,反而加紧了攻打,军团长那边希望我们能尽快穿插到洛阳。
告诉全军将士,此战我军必胜,大家加快行军,一定要在天黑前翻过此山!”
后世有诗云: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关中自从大乱之后,人口锐减,本就人迹罕至的冢领山如今更是成了荒野丛林。
这里与其说是山路难走,还不如说是山路难寻。
高顺也没时间去找什么山路,只能让军士用刀斧砍出一条路来,一路上虎啸狼嚎,飞鸟掠空,又走了一个时辰,突然看到一处山村。
“这里我之前西逃的时候路过过,快请里正来说话!”
军士去了一会,请来一老者,那老者颤颤巍巍的来到高顺面前,还没说话就想跪下。
高顺急忙让左右搀扶其坐下,然后说道“里正,还记得我吗?几个月前,是你救济了我们几个吃食。”
那里正仔细看了看高顺,讶道“你是当日的,啊呀,不知是将军,我们失礼了!失礼了!!”
“里正快快请起,要不是你,当日我们还走不出这大山,如今我是朝廷的将军,率军去洛阳平叛,不知里正是否愿意请村中子弟为我们带路?
放心,我们不会让村中子弟上战场遇到危险的,而且我们愿意付钱粮。
不过即使里正不愿意,在下也会送钱粮给村里以谢昔日恩德!”
“平叛?”
“里正恐怕还不知道吧,中原诸侯都造反了,如果让他们成功,天下恐怕又要陷入诸侯争霸了,到时你们这些百姓又要遭受刀兵之灾了...”
“那董卓不是死了吗?怎么还打仗?”那里正摇了摇头,表示不能理解,然后说道“既然将军有令,我就让我的儿子跟将军走一趟。
将军想从这里去洛阳,恐怕是想到洛水吧?
将军可先往东北走二十里,就可以看到一个山谷,那山谷叫做水桶谷,说是有神人放了个水桶在那,因此才有了泉眼暗生,过了水通谷,就是洛源村了,和我们一样,他们那,是洛水的源头!到了那,就到了洛水了!”
“太好了,多谢里正了!”
找到了引路人,高顺这路也就好走多了,那里正的儿子平日里也经常来往洛源村,据他说,他们这两个村子都是昔日光武帝时派军驻守两水源头后遗留下来的,因此既然朝廷有令,他们自当听从。
高顺又走了一日,过了水桶谷和洛源村,终于走出了山地,来到了卢氏城。
卢氏城的县令一开始听说山中冲出来兵马,还以为是山贼,准备关闭城门坐等山贼抢掠城外,等山贼退走的时候他再出兵,一来没有风险,二来还能报个军功。
但当看到来的兵马无边无际,而且衣甲齐全,旗帜上大书大汉第七军团的字号,顿时知道是关中河北军翻过大山杀出来了,急忙大开城门,扛着早就准备好的旗帜,站在城头一边摇动一边大喊“大将军万岁!朝廷万岁!”
之后身后的县丞、衙役知道,他们的县令,准备的可不止这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