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马强也是大将军,权势比梁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人这样说郑玄和卢植,也就不奇怪了。
蔡琰理解的点点头,又见蔡邕脸上还有一些担忧之色,问道“既如此,父亲还在担心什么呢?”
“我在担心大将军的心太大了...中原诸侯还没有归附朝廷,大将军确已经在看海外,我担心大将军疏于防范这些诸侯,最后让这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天下再次动荡不安。”
想着,蔡邕坐不住的说道“我还是写一篇奏章,让大将军小心提防中原诸侯,不可好大喜功。”
“父亲何必多事?”蔡琰眼中透露出担心之色道“父亲多次去牢中探监,必然已经让大将军不喜了,现在还如此,岂不是自取祸事?”
蔡邕哎了一声说道“先帝之时,我上书密言七事,就以‘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进谏先帝。
如今我也因为害怕而不上言,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那可不是为父啊!”
蔡琰理解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父亲,你说得对,我为你研墨。”
蔡邕笔下游龙,很快写成一篇文章,派人给马强送去。
这边的马强已经和卢植初步商议完毕了改制之后的朝廷各部主官人选,少数几个商议不下的也不影响大局,准备明日就上朝宣布。
“今日可有什么要紧的公文?...你们两个在做什么呢?”
马强进入秘书室,看到卢毓、温恢二人正在临摹什么东西,不由上前问道。
“啊,拜见明公!我们是在看蔡尚书的奏章,见字心喜,就临摹了起来。”
“哦?蔡邕的?我看看。”
马强拿过奏章一看,只觉得自己眼前一亮,这奏章上的飞白字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别具一格,看着让人感觉着迷,果然是名家大作。
“我大汉人杰地灵啊,八分毛弘、草书张芝,飞白蔡邕,隶书师宜官,都可谓书法大家,足以流芳后世啊...”马强想想,不由赞叹的说道。
这个时代的书法家真的很多,还有如今在长安的钟繇,因为马强提前让楷书出现,使得钟繇的名声暂时没有后世那么大,但这位历史上的楷书鼻祖日后必然还是会在书法界占据一席之地,毕竟艺术这事情,天赋比努力重要的多....
至于马强,他钢笔字写的还可以,毛笔字写了这么多年还是和狗刨差不多,也就是能看,谈不上什么艺术性。
马强再仔细看奏章内容,笑道“蔡尚书这是担心我好大喜功,学那隋...”
马强好不容易把后面两个字给吞了回去。
后世那位顶级败家仔大概率是没机会那样败家了...
“嗯,笔给我。”马强拿过一支笔,刚刚想写字,又摇摇头道“我写上去就可惜了这字了...卢毓,你抄一份,然后我再批复,原件装裱好后给我送来。”
这玩意再等百年就是国宝了,虽说财富对于马强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多一件品也是好的啊。
卢毓吐舌应了一声,马强这样一搞,日后蔡邕的字得在市场上涨到天价不可。
等卢毓抄了一份送给马强后,马强这才在上面写道“飞白妙绝伦,动合有神功,字好,人好,说的也好,戌时来见我。”
蔡邕拿着送回来的奏章,眉头紧锁,一脸迷惑。
蔡琰走来问道“父亲,怎么了?”
“我送给大将军的奏章已经回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可是大将军发怒了?”蔡琰担心的问道。
“哦,那倒没有,反而夸奖了我,只是这奏章...不是我写的啊,也不是,奏章是我写的,可这字不是我的写啊?”
蔡琰听得是稀里糊涂,只觉得自己父亲最近太累了,决定去熬一个清心醒脑的汤给蔡邕补补。
蔡邕按照马强的批示,吃完晚饭后前往求见。
“卑职拜见大将军!”
“坐,今日之后,蔡尚书应该不会再这样忙了吧?”
蔡邕知道马强是在说他为张杨等人奔波的事情,脸上有些尴尬。
马强笑着说道“让你来不是为了旁的,是想和你聊聊治国之道。”
听到这个,蔡邕的神色也严肃了起来。
“昔日你上书给先帝,说了七件事,我后来翻阅从洛阳救出的各种文书时见过原件,我还记得里面的几句话。
你说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你希望先帝多用一些有才之士,不要用那些只知道琴棋书画的人,可你自己就是以琴书闻名于世的,先帝也是因此用你,你如此上书,难道就不怕先帝听从后,首先就把你罢免了吗?”
蔡邕回道“先帝当时问的是政要,自然要如此回答。
而且就如大将军所言,卑职昔日五侯就是听说我琴鼓得好,这才举荐我为官,我虽不从,但也是因此得名,从而被桥公征召,一路升迁到议郎,屡次进言犯上,都被先帝宽恕,先帝对我的恩典,一直铭记于心。
但正因如此,如果卑职担心损伤自己的利益而不敢直言进谏,那又如何对得起先帝的厚恩呢?”
马强点了点头,他一直只知道蔡邕有个好女儿,自己字写得好,其他的本事却不清楚,但看过今日的奏章后,他发现蔡邕其实颇有远见,便令人调出昔日蔡邕写个桓灵二帝的奏章,这才有了今日的会谈。
“好,蔡尚书说的很好,我还有一些治国的问题想问你,我们慢慢说。”
马强和蔡邕这一说就是两个多时辰,直到深夜吕青橙派人来问,马强才发现已经很晚了。
“今夜就到这吧,反正离得近,我也坐的久了,干脆我送你回去,我也顺便走走。”
蔡邕对马强的礼遇又吃惊又感动,一边谢过,一边跟着马强往别院走。
“蔡公今年可到花甲?”马强看着蔡邕满头灰白的头发问道。
蔡邕点头道“卑职是阳嘉二年生人,花甲已过两载。”
六十二了?还真不年轻了。
不过历史上蔡邕是被杀,也不知道真正的寿命能有多久。
但想来再撑几年是没问题的。
想罢,马强说道“蔡公可听说了改制变法的事情?”
“有所耳闻。”
“改制之后,少府就是纯粹的内官了,尚书令也将取消,天下政务将由国政院内阁处理。
我和卢公正在商议内阁人选,你可愿意为天下百姓再辛苦几年?”
内阁?
蔡邕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但从天下政务就知道这个机构责权之大。
“大将军...卑职..卑职当年可是...”
马强笑着挥了挥手,他知道蔡邕想说什么,不过是想说他蔡邕是董卓任命的尚书,被视为董氏余孽。
可真正的董氏余孽我都收到床上了,还在乎你这个假的?
蔡邕的别院外,蔡琰一边不时抹着眼泪,一边担心的走来走去。
到现在还没回来,父亲该不会出事了吧?
蔡琰忍不住就想起那日蔡邕被王允下令入狱的情景,她在世上除了嫁到兖州的姐姐外就蔡邕一个亲人了,她真的不敢想象没有蔡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