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的大汉是没有力量吞并倭国的,毕竟倭国和大汉隔着大海,总人口估摸着也有百万,在大汉自己人口都还不足的如今,根本不可能发起大移民稀释倭国的人口组成。
因此,缓缓图之,是此时最好的办法。
“精彩!好男儿当如此也!”
因为是传着看,甘宁此时正看到蒋钦炮击邪马台王宫那几页。
“怎么?兴霸对大海有兴趣吗?”
甘宁抬头看到是马强在问自己,急忙点头说道“在下虽然生在蜀地,但最喜江河,本以为能纵横大江的就是豪杰了,今日才知真豪杰当纵横大海,征服异域!”
马强拍着桌子赞道“兴霸有此感触,可愿投我大将军府中?
我大将军府正在组建一支远洋舰队,我知你有将才,如你愿意,可先为战舰舰长,学习我军战法,待考核为优,我再对你委以重任!
你的那些兄弟,也依旧为你部下,如何?”
甘宁之前在刘表处备受冷落,此时见马强对他如此重视,不由心中暗生士为知己者死之心,抱拳说道“宁粗野之人,从小顽劣,蒙大将军不弃,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甘宁不说马强都差点忘记了。
眼前这位甘兴霸可是汉末有名的桀骜不驯。
在历史上,甘宁在东吴为将的时候就多次怒而杀人,还差点气的吕蒙要带兵打他。
“兴霸,你可要想好喽!如要为汉将,就必须严守军规!可不能反悔!否则军法无情!
如果你觉得你守不住军规,现在就和我说,我也可以让你为地方官。”马强提前敲打道。
甘宁当即拍着胸脯道“大将军放心,我甘兴霸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好,我等会就给你签发任命文书,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大汉远征舰队第二分舰队船长,军衔暂为军侯,待你学习考核结束,再行升迁!”
甘宁得了马强的许诺,倒也不嫌弃现在这个军侯职位低,而是兴高采烈的准备去青岛上任。
马强又对徐庶说道“元直先生,不知你是否愿意助我?”
徐庶此时还没从蒋钦发来的电报中的消息中缓过神来。
他没想到马强居然不声不响已经把手伸到了万里之外的倭国之中。
这代表马强的水军实力远远超过中原各地诸侯的想象。
恐怕只要马强愿意,河北兵马随时能跨海到徐州、扬州的每一处港口进行登陆吧。
“元直先生,明公唤你呢!”紫虚轻轻推了一下徐庶,提醒道。
“嗯?”徐庶如梦初醒,看向马强,一脸的刚刚发生了什么的疑惑。
“不知元直先生是否愿意助我?让天下百姓少受点兵灾之痛?”
徐庶这下听清了,他叹道“大将军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又何必强求在下一无能之人呢?”
“元直要是无能之人,这天下也没多少有才之士了!”马强给典韦使了个眼色,典韦转身离去,马强继续说道“我知元直忠义,不愿背师弃友,只是为了苍生百姓,还请元直三思。”
马强做为天下第一诸侯,如此好言,要说徐庶没有感动,那是假的。
只是想到司马徽等人,徐庶还是说不出一个好字。
“孽子!”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了徐庶的耳中,徐庶猛地回头看去,看到的却是那原应在老家的母亲。
“娘?你怎么?”
“是大将军派人请我来的!”
徐母此时还不到五十,但腰已经弯了,头发也花白一片,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大将军?”徐庶看向马强,马强嘿嘿一笑,点头承认。
只要稍微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谁不知道徐庶的软肋就是他的母亲。
徐庶为了母亲离开刘备,投降曹操可不是老罗瞎编的,而是历史上真实事件。
而且徐庶在加入曹操阵营后,也确实再无什么活跃表现。
“勿要责怪大将军,若非大将军,老身岂不要被你这愚儿所累!”徐母一上来就旗鼓鲜明的表示自己支持马强。
马强也识趣的上前搀扶身体其实很矫健的徐母,让徐母坐在上位,自己站在一旁,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老身北上以来,一路看到的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河北之地,已成乐土!
吾儿既有才能,当为天下计也!
曹孟德何等人?为一己私利,屠戮徐州百姓不知万几!此乃奸贼也!汝既学业有成,当知天下大义,岂能从如此贼人?”
马强在边上听着也是暗暗庆幸。
还好徐庶第一个去的是兖州,要是徐庶第一个去的是徐州,就刘备那个名声和皇室宗亲的光环,在徐母面前,自己还真的不一定比得过...
“母亲,可你之前不来信说,大将军他...”徐庶有些顾忌的欲言又止。
“对,老身之前是和你写信说大将军欺君罔上,不为人臣!”
马强在边上听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这个该死的封建年代....
“可老身到了蓟县,见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让老身相信,大将军是忠于大汉的!”
徐母说的那个人就是刘辩。
能冒险救出被废的天子,而且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利用刘辩废立君王,这让徐母深信马强是个忠心于大汉的大忠臣!
至于那些传闻,也被徐母自行脑补为是谣言或者是马强为中兴大汉而不得已而为之。
马强知道后表示徐母看人真准!
有了徐母这最后一根稻草,徐庶也给了自己一个理由,终于对马强下拜,表示愿意投降马强。
马强当即让马腾、甘宁等人离开,和郭嘉、徐庶密议起来。
次日,徐庶在几个骑兵的护卫下,再次南下。
另外一边,襄平城内,公孙康看着手里的战报,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从三韩来的河北军已经攻占了朝鲜,乐浪郡完了...”公孙康将战报捏成一团,恶狠狠的丢到了地上,然后看向公孙纪问道“怎么办?到现在高句丽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回来,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死守...我们能守多久?”
“明公还请宽心,朝鲜距离襄平还有近千里,即使河北军一日推进五十里,到襄平也要二十日!也许这二十日中就有转机了呢?”
所谓的朝鲜就是后世的平壤城,从那到襄平多为山地,道路难行,公孙纪说二十日,倒也没错。
“二十日...那快马到高句丽要几日?”
“这...约莫要四日。”
“那就再派人去高句丽求援,只要能保住平州,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诺!”
——高句丽国内城
国内城的位置就是后世的集安,位于鸭绿江旁,此时为高句丽的王城所在。
高句丽此时分为五部,分别为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其中涓奴部原是高句丽的王族部落,但后来逐渐衰弱,被桂娄部夺取了五部中内部的称号,改为了西部称号。
虽说如此,但涓奴部的旗帜颜色依旧是高句丽中最为高贵的颜色——白色。
相对的,绝奴部是五部之北部,旗帜颜色为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