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从秦汉开始往下看就能明白,除了战时,国都的军队也许不是最为精锐的,但数量绝对是各个方向最多的,这一点,宋朝做的最为极端。

但军队是只吞金兽,你不能光花钱,还必须让他发挥出作用,像宋朝那样就是把军队养废了。

因此,国都的位置,就应当在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

而对于华夏来说,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中原,守卫中原是统一王朝天然的使命,而敌人进入中原的方向则是三个,一个在关中,一个在幽州,一个在并州,可以说,这就是中原的三座大门。

但并州因为地理原因,表里河山,使得这道门还有好几道瓮城,无需太担心。

因此长安和蓟县,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两个点,只要一个点被破,中原必遭大难。

马强想罢说道“如果是这样,也就只有蓟县和平原、广宗三地了,你们觉得如何?”

郭嘉立刻说道“平原不可,平原虽靠大河为天险,粮草无忧,但大河易滥,不可为帝都。”

阎忠接着说道“广宗也不可,广宗地处平原,无险可依,一旦有变,难以坚守。”

“这样说来,也就蓟县这一个地方喽?”

阎忠也说道“蓟县也不合适,蓟县地处东北,恐凉州失控,说起来我大汉之都还是应该在长安啊。”

马强摇头道“说了只是暂时的,至于地处偏远这方面倒是无需考虑太多,我们有电报,未来还会有铁路,距离千里还是万里,对于帝国的控制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如这样说,蓟县倒是个不错的地方,明公如今已经收服乌桓、匈奴,日后必定还要收服鲜卑、扶余、高句丽等国,而且明公之前在青岛似乎有东征三韩、倭国之心,这些国家虽小,人口却远胜羌人,把帝都设在这里,可以有效的震慑人心。”阎忠想了想说道“只是幽州地贫,粮食不够,如从粮食安全考虑,其实邺城更为合适,而且邺城靠着大别山,一旦有变,随时可以退到大别山中,坚守待援。”

马强点了点头,邺城的粮食安全倒是可以让自己放心,但邺城好像就没龙气啊,历史上这里先后成为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最长的曹魏四十五年国祚,最短的冉魏才两年。

虽说这种事情有点不科学,做为唯物主义者不应该相信这一套,但对于来自后世的马强来说,总觉得有些膈应。

“粮食问题可以通过海运解决,而且日后开发辽东等地,再修上铁路,粮食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马强想了想,敲定说道“就暂定蓟县为我大汉未来的都城,待长安重建之后,再迁都长安。”

马强说完,看向阎忠道“阎使君,这样算来,你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是否能在蓟县的基础上,修建出天子诸臣能暂居之所呢?”

阎忠心中算了算,然后说道“蓟县本不大,如要为未来的临时都城,工程不小,花费也不会小,一年的时间,即使有水泥,也很难建完。”

“皇宫无需太大,可以先建主殿和天子寝宫,其他的日后慢慢再说。”

“如一切从简,用水泥砖石,倒是可以。”

“那就这样定了!”马强挥手说道“建设皇宫的所需开支,可专报于大将军府。”

“诺!”

郭嘉等人退下,阎忠背着手还在思索如何建造蓟县的时候,郭嘉来到他身边说道“明公的意思,阎使君可明白了?”

阎忠皱眉,没有说话。

“如迎来朝廷,那么河北何人为主呢?如果朝廷在蓟县,大将军在广宗,河北又将以何人为主呢?”

阎忠眼睛一亮,笑道“如不是奉孝,忠倒是没想到这点。”

马强要是在这里,一定要喊冤,他可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啊。

不过郭嘉说的没错,朝廷到河北来,河北的官吏军民都将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的君主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曹操后期逐渐把政治中心转移到邺城,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在许都,他永远是臣子,而在邺城,这个魏国的国都,他就是君主。

马强可不知道郭嘉等人的猜测,他在红星营好好的休息了两日后,又去找了一下虎姐一家,这一次因为路途太远,他没带白烟来,弄得虎姐都不想搭理他。

一路无话,马强一行人过了蓟县,来到了渔阳郡。

渔阳郡的张盛和卢宁早早的就等在了城外,马强看到卢宁还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不由讶道“宁姐,这是你儿子?长这么快的吗?”

卢宁拉着那孩子上前笑道“大将军误会了,这不是我家死鬼的儿子,是妾身的侄儿卢毓。”

“毓拜见大将军!”

马强看着这个少年,立刻想起了此人是谁。

这是卢植的幼子卢毓,历史上不仅仅辅佐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更是做为司马懿的亲密伙伴,一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族灭了曹爽,一直到司马师的年代才去世。

之所以马强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此人还涉及一个成语,叫做画饼充饥,说的是曹叡让他选才别只顾名声,曹叡认为名声如画地作饼,没多大用处,还是得看真才实学。

“啊,原来是卢公之子,你的两位兄长呢?”

卢宁叹道“他二兄已经在今年年初感染风寒去世了,长兄卢节前往徐州报信,到现在也没消息,我只好带他在身边照顾。”

卢植的次子死了?

马强回忆了一下,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自己当时好像还派人去慰问过,只是事情太多,印象不太深了。

毕竟只是卢植的儿子,又不是卢植。

而且也不知道是因为卢植还是因为什么,卢家两兄弟都没有在河北入仕,只是闭门读书,马强就更没印象了。

“英才早逝啊...卢毓,近日读的什么书?”

“《尚书》”

“嗯,卢公就是治《尚书》的,可能背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好!”

马强如今也算半个儒家学子,毕竟在这个时代吗,对很多儒学经典也算通读过了,卢毓背的正是《尚书·大禹谟》的经典名句,是传说圣人的心法。

卢植的幼子....又是历史上的范阳卢氏的真正的开创者...“可读过科学之书?”

卢毓摇头说道“儒学练心,科学练术,心不正,不敢学术。”

马强微微皱眉,但也没生气,毕竟这就一孩子,有啥好置气的。

马强对卢宁说道“宁姐,我看此子聪慧,只是学儒术学的有点傻了,刚好我身边少了个书童,不如让他到我这边来,我也好帮忙指点一下。”

卢宁带卢毓来见马强就是这个意思。

大汉科学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7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望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汉科学家第7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