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祢衡刚刚被马强一顿挖苦,心中正怒,现在给了机会,立刻说道“我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

我去!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气,尧、舜?孔、颜?

你咋不立地成圣呢?

这人也太狂了吧!

“哦?天文地理,无一不通,正好正好,近日气候诡异,从中原到关中再到河北,都是大旱不雨,就连陛下都对此事忧心忡忡,时常问我派到长安的官吏河北的情况,你且说说这旱情何时可以结束,说对了,我表你为九卿之位!

说错了...我替天子治你欺君之罪!!”

马强猛地一拍桌子,顿时所有人被吓了一跳。

“说!何时!!”

祢衡吞了口口水,他到底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被马强这一吓,不由后退了一步。

大哥,我说这话就是口嗨,我要是知道哪天下雨,我还在这?

马强可不管,他挥袖说道“天文地理,无一不通?我看你是狗屁不通!即使是甘始甘道长也不敢说这样的话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你给我背一遍太平清经看看,大话连篇,孔文举,这就是你给我推荐的贤才?

朝堂之上要全是这样的大话之人,是准备靠吹牛治国吗?”

孔融也懵圈了,大哥,你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祢衡吸了口气,仰天大笑道“世人都说大将军贤明,却没想到是一浑浊不堪之人!”

转移话题?

马强心中冷笑,不动声色的问道“看来正平必有高见,快快说来!”

祢衡看着马强说道“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吾乃才智之士,汝不问我定国安邦之策,却问匠人之术,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

马强眨了眨眼,这话耳熟啊,好像在戏文里听过。

“不识贤愚?我身后这些人,无一不是原本默默无名之辈,郭奉孝昔日不过一白衣浪子,管幼安不过一闭门书生,至于林老等人,更是乡野粗人,如今这些人却将河北治理的蒸蒸日上,我如何不识贤愚?”

开玩笑,识人之术是穿越者必备bug,我还不识贤愚?

“在我看来,你就是个愚夫!说我不问你定国安邦之策,我刚刚所问,哪个不是定国安邦之策?”马强缓缓的起身说道“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向往着朝堂,觉得自己身怀大才而无人赏识,可你们的才到底是什么才。

朝廷,上到天子,下到小吏,平日里到底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吗?百姓到底需要什么,你们又知道吗?

我告诉你们,天下的百姓需要做实事的官,需要人教他们如何种出更多的粮食,需要人教他们的孩子读书懂礼知法,需要有人监督官吏贪墨,需要有人组织他们兴修水利道路,需要有军士护卫他们的安全,需要有人带领他们的孩子在战场上战胜敌人,需要有人帮他们治病,需要有人帮他们判案做主。

总而言之,唯独不需要的,就是只知道空谈,却不知道做事的人!

稷下学社的前身是稷下学宫,当年百家在此争鸣,求得是何事?求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何平天子,用嘴平吗?如果用说就能平天下,纵横家才应该是天下第一家!

文举,我来此之前,特地让王豹帮我准备了一件礼物,你们这房间也大,如今也正是时候,我看就放在你们屋前吧,王豹!”

王豹应了一声,快步走出,没一会儿,十多个壮汉一同扛着一个被布蒙住的东西进来。

马强走到石碑面前,哗啦一下,掀开蒙住石碑的布,刻了八个大字的石碑露了出来。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马强大声的念道这八个字说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昔日赵括纸上谈兵,毁了赵国基业,如此憾事,引人深思,只有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做事才能够兴盛国家。

尔等都是求学的学子,儒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乃春秋战国之时实用之术,可见孔夫子和我是一个看法。

如今数百年过去了,但其内核没变,治学当务实!空谈要不得!

孔文举,你以为如何啊?”

孔融看着石碑,眼神迷离,居然没有回答马强的话,直到马强再次问道,才反应过来,他的脸一下红一下黑,然后猛地吐出一口黑血,居然晕了过去。

我去,自己居然说的孔融吐血了?

这算达成了什么成就?

众人看到孔融昏厥过去,也吓得急忙来救,而站在一边的祢衡,已经无人管他了。

从今日后,他再也不是被孔融夸赞为才子,即将成为名士的士族新星,而只会是一个被世人嘲笑的大话王。

当孔融晃晃悠悠醒来时,已经到了深夜。

他看着一直守在自己床前的马强,急忙要起身,马强连忙压住他笑道“文举躺好,我问过随行的医生了,你最近一两年,是不是一直在服用五石散?我可是三令五申,凡我大将军府麾下所有军民官吏,无病不得服用此药,为何违禁啊?”

孔融吞了口口水,马强的禁令他当然知道,只是他一向不以为意罢了,他开口说道“明公,五石散乃上品妙药,服之可强身健体,神通明达,乃吾等文人之妙物,却不知明公为何如此厌恶此物?”

马强摇摇头说道“让董医生和大家说说吧,董医生!”

一个青年走了过来,孔融见这人年幼,不由有些怀疑。

马强笑着说道“别看他年幼,他叫董奉,是扬州会稽人,从小学医,后来听说我们的李医师的医术高明,自己跑到青州拜在李医师门下,如今已经学了七八年了,算是李医师最好的几个弟子之一了!”

有马强作保,其他人也不敢因为董奉年幼而对他轻视了。

马强看着董奉,心中微微叹息,谁能想到面前这个就是未来和华佗、张仲景一同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的杏林圣手呢。

历史上的董奉因为主要活动在东吴,对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少年到处学医,后来得道,史书上只有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记载了他救士燮的事迹,记载他最多的,反而是葛洪的《神仙传》,里面说他在孙权之时有少年县令在他的家乡当县长,就发现董奉四十多岁的样子,过了五十年这少年已经变老,再次来到此地,发现董奉还是这幅模样,这才发现他已经得道。

但在这个世界,董奉并没有在扬州学医,而是自己跑到青州来了,拜到李珰门下,这样算起来,华佗莫名其妙就成为了董奉的师爷了,倒是赚了大便宜。

大汉科学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7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望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汉科学家第7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