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计划有十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成功几率是百分之九十,那么这个计划真正的成功率就是百分之三十四点八。
而如果一个计划只有两个步骤,即使每个步骤的成功几率是百分之七十,最终成功几率也有百分之四十九。
因此,真正的计谋,就应该是简单且不复杂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执行性。
而且荀攸的计划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即使失败了,杨彪等人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他们什么都没做,董旻等人怎么样也找不到他们头上。
保全实力对于实力弱小一方往往比冒险取胜还要重要。
刘协不满意的说道“太尉只知等邪?”
杨彪愣了一下,立刻辩解道“陛下,此乃坐山观虎斗之计,非干等啊!”
刘协撇了撇嘴,既然知道了计划他便让杨彪退下,然后对小孟说道“孟常侍,你觉得太尉的计策如何?”
小孟面容淡定,心里却是一会一个想法。
“陛下,太尉手无兵马,除了干等,又能如何呢?要想化被动为主动,还是需要兵马接应啊。”
“兵马接应?”
“董牛等人怎会坐看陛下东归?如无兵马接应,东走三百里,不过骑兵一日行程!”
刘协连连点头“是的,是的,寡人手中兵马只有执金吾,难以抵挡贼兵,大将军可能接应?”
“大将军的兵马屯于并州,可顺洛水而下到潼关,只要陛下能到潼关,便可接应。”
“潼关...”
潼关距离长安有三百里,按照大队人马一日三十里的脚程计算,得走十日。
“孟常侍你之前不是说,贼军骑兵一日便会追到吗?”
“陛下!大队人马自然是走不脱,但陛下带着太后、皇后、三公,一行不过百人,一日也可到潼关。
只要陛下安全了,到时大将军就不再投鼠忌器,自可剿灭贼军!”
小队先行?
刘协顿时有些害怕的说道“恐有不测...”
小孟笑道“可让精锐骑兵追随,天下何人敢伤天子邪?”
刘协一想也是,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自此,本就混乱的长安棋盘上,又多了一名棋手。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大将军府驻京办
“小孟你这一次功劳大了!”公孙方看着小孟写下来的情报,激动的手都在抖。
要是这一次没有探到消息,导致刘协被杨彪等人救走,他们驻京办从上到下都得受罚。
赵火则背着身一直在看墙上的关系图。
“杨彪的计谋的确很好,成功的几率很高,我想长安突变就在这几天了。”
“火哥,那你说我们是不是要立刻发电给大将军?”
赵火摸了摸下巴,点头道“要立刻发电,让大将军派精锐骑兵和船只到高奴,一旦事变,便可顺河而下。
另外,潼关乃天险,如果强攻,事倍功半,段煨本就是段使君的族人,和贾先生又是同乡,平日里他也是勤修农业事业,不掳掠百姓,和董军其他将领不同,应该派人去说之!”
高奴其实就是后世的延安,是河北兵马距离长安最近的聚集地。
“那我去吧。”公孙方立刻拍着胸脯说道,他也想立些功劳。
赵火摇头道“主任你有太多眼睛盯着,不能去...我去潼关,小孟,长安城的兄弟全部由你指挥,我一个人走。”
“火哥,你一个人?还是带些人吧。”
赵火笑了一下,说道“段煨是被董卓看重的将才,昔日段太尉的同族兄弟,麾下兵马上万,如果能说降他,我一个人足矣,如果不能,再多人也没用。”
当下三人议定,联名向广宗发了电报,接着也不等回电,赵火收拾了一下就在夜色中坠墙而出,往长安去了。
赵火几人在做准备,荀攸也从杨彪口中得知了小孟的存在。
“孟常侍,新出现的?”荀攸抚须思略了一会,呵了一声笑道“我们的陛下身边多是董贼耳目,这董常侍既然能被陛下信任,那么陛下一定是能确定他不是董贼的人。
那他一定是另外一方的人,我想,他要么是曹操的人,要么就是马强的人!”
“曹操?马强?”
“其实也有可能是刘表,但刘表这样的宗室应该是最不希望陛下东归重掌权力的,因此机会不大。
曹孟德本就有大志,这从他当时跟着马子玉一同进贡就看的出来,他不想输给马子玉,如果朝廷能到兖州,对他来说,就太有利了。
至于河北...天下十三州,马子玉独占其四,如再得天子,天下何人可制?”
“公达,你这话的意思是那马强有不臣之心?”杨彪问道。
“我只知道皇帝绝不能在一人手中!”荀攸说道“如果真的是马子玉的人,应该立刻去请刘荆州,曹兖州共救陛下!”
“怎么?计成了?”杨彪听话听音,急忙问道。
荀攸微微点头说道“明日,右将军府设宴,请樊稠前去赴宴,这宴无好宴啊...恐怕李傕要下手了,只要他能吃下樊稠的兵马,他就是长安第一人!这个诱惑,太大了...”
“那好,我立刻派人去兖州和荆州!”杨彪当机立断,招来心腹族人,分头去请兖州和荆州兵马上洛。
——右将军府
樊稠下马,整了整衣服,对边上的王方说道“现在就稚然还没有把兵马交出来,这一次我亲自来要,看他怎么说!”
王方本是驻守弘农的段煨副将,后经韩遂马腾之战后就被任为右扶风守将,这一次又被叫来当樊稠的副将,是一个老黄牛般的人物。
倒不是说他有多老实,纯粹是手中兵马不多,除了听从调遣,别无他法啊。
王方看着右将军府紧闭的大门,对樊稠说道“将军,听闻右将军之侄李利和将军不和,将军何必冒险?”
“哎,你多虑了,我乃李利叔父,替他李稚然教训一下,李稚然即使心中不满,也不会在军国大事上开玩笑,别忘记了,我们几个人中,就属他思谋最深!不会不知轻重的。”
王方见状,不敢再劝,只是陪着樊稠入内。
一入内,樊稠就看到一身便服的李傕带着子侄迎来。
“樊将军,刚刚还在说你呢,之前我侄儿多有冒犯,这次设宴,一来是为了出兵之事,二来也是为了让我这孽侄和你认错。
李利,还不上前认错!”
低着头的李利来到樊稠面前,拱手说道“樊叔父,之前是小侄不懂事,还请叔父见谅。”
樊稠得意的看了一眼王方。
老子说了吧!
“哎呀,这都是小事,不过出兵之事?”
“六千兵马我都已经准备妥当,胡封,你过来!”
一个大汉走上前,樊稠一看,此人是李傕的部下猛将胡封,也是李傕的亲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