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还是第一次收到信,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哎,一看你就不认识字,去城里找个先生帮你念念吧!花不了多少钱!还没这邮费贵呢!”

那不还是得花钱嘛!

等等?邮费?

“这位官爷,这邮费是什么?多少钱?”

“别叫我什么官爷,我就一邮差,这邮费你儿子寄信的时候就付了,五钱呢!”

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就已经有了有组织的邮驿,更别说现在了。

不过因为古代的邮驿主要负责的是官方文件和货物的传输,因此驿站是隶属于官衙的一部分。

五钱?

杨富一听就有些肉疼,这败家子,这么多钱带回来多好,用来寄信做什么!

但一想到都已经花了五钱了,杨富也不再心疼那一钱两钱的,否则这五钱不就白花了,杨富算的来这个账!

杨富叫来梅子,一起赶往城里,找到了一个专门帮人写东西的先生,花了一钱,请他读信。

“呦,这还有一张纸呢...啊呀,这是钱票啊!”读信的先生一看那纸,顿时惊叹了起来。

“钱票?”

“看到那了么?那个叫钱庄,也叫银行,拿这个票去那里就可以换钱出来,你这票可有百钱呢!”

杨富一把抓住钱票,将其塞到衣服里,仿佛迟疑一刻就会被人抢走一般。

那先生不屑的轻哼了一下,他才不会这么没有德行,连寄来的钱都贪。

不过也就是因为才百钱,他才没有起歹念,如果是五万钱,他是否还能交给杨富就说不清了。

他要是富裕,也不会支摊子帮人念信写信了。

“父...这不占我便宜么...”那先生歪了一下嘴巴,然后继续念道“父亲??这是啥?”

说着,这先生把信放在桌上,杨富和梅子一起看去,见那信上一会是歪歪扭扭的字,一会是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反正看上去就不像他们平日里看到过的公文。

“这是...拼音?”

这先生也算是有些见识的了,认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这是他当时在书店看到过的拼音。

问题是,他不认识拼音啊,毕竟拼音是帮人学习认字的,他根本不需要学。

“先生?”

杨富看向那先生,那先生咬牙说道“你稍作一会,我去买本书....”

天地良心,要是知道读这封信需要先去买本《启蒙拼音》,打死他都不接这个活了。

亏了!亏了!

一通折腾,总算是可以继续念信了。

“父亲,梅子,我在矿上一切都好,这里吃得好,穿得好,睡的好,你们不用担心。

我在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原来的袁特派员现在是我们的指导员,他教了我认字和数术,我在上次的考试中,认字学的不好,但数术考了第三,得了百钱的奖学金,特此寄回,请父亲给梅子买点布料做衣服吧。

我到矿上,才知道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这里有可以自动流出清水的水龙头,有可以发出光的电灯。

我明天开始就要下矿了,等我下次发了钱或者再得奖学金,会再寄回来,上次我马虎了,如果我得了第一,有三百钱呢。

梅子,你一定要等我回来,我最多半年,就可以回来了!”

朴实无华的信,让杨富眼中泪水直打转。

他的儿子会写信了!

他的儿子不仅仅会写信,还因为数术好得了奖学金!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杨富甚至都不太确定,自己祖上有没有会写字的。

反正他不会,他父亲也不会,至于他爷爷,抱歉,就没见过。

而边上的梅子也是眼中光芒四射。

没想到杨虎居然会写字了,这可以算是贵人了吧!

只可惜,自己只是他一年的妻子...

谁都想过的好一些,梅子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不过当梅子想到还在家中的两个孩子,又打住了这个想法。

如果她不回去,那两个孩子恐怕就要受苦了。

得了百钱的杨富也财大气粗起来,当场就让这先生帮忙写了一封回信,然后又花了五钱寄了回信。

信中,杨富先是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然后告诫杨虎不要写太多信——贵啊!

剩下的钱,杨富准备去租牲口来耕地,如果还有剩余,就按照杨虎的要求给梅子买衣服。

等杨富回到村子里,立刻开始逢人就说自己儿子现在在矿上出息了,不但会认字写字,而且还得了袁特派员的夸奖,还得了赏钱。

说着,还将杨虎的信拿出来给其他村民看,这些村民都是和杨富差不多的野民,得知杨富的儿子居然认字了,都不免赞叹和羡慕起来。

听着周围人羡慕的声音,此时此刻,杨富分外的嘚瑟!

“duang~duang~~”

这时,一阵锣声响起,杨富寻声看去,见村长站在远处喊道“开会了!开会了!都到晒场来开会了!!”

清溪沟村是新建的村子,和其他自然村的村长不同,这个村长是从上面派下来的,据说原来是冀州当兵的,在战场上受了伤没法再当兵,这才分到这里当村长。

“走走走,去晒场开会了!”

“又出什么事了?不会是什么徭役吧?”

“去了才知道,快走吧!”

没一会儿,村民就聚集到了村里的晒场,这样的晒场在这个时代的村子里都会有,是专门用来给村民晾晒粮食用的。

“人都差不多了吧,没到的等会大家互相转告一下!”村长伸出了一只失去了两根指头的手,拨开自己的本子说道“刚刚去乡上开了会,我来转告大家几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开垦,征北大将军,也就是大家的明公,已经知道了大家缺少农械和牲畜,开垦工作不顺利,因此特地从匈奴调集了一些牲畜,又从冀州调集了一些农具,现在已经在来武州的路上了,三日内就会到。

大家到时候可以签署租赁协议,先租借这些农具和牲口,等秋收后,再用粮食还租赁的费用,大家可都明白了?”

这不是瞌睡就来枕头了吗?

杨富顿时大喜,只要有牲口帮忙,自己一定能在春耕过去前开垦好田地,这样秋天到来后,就有收成了。

只要有收成,就有希望!

“第二件事是关于我们娃娃的,大将军下令,县里要建立学校,大家的娃娃想读书的就可以送去,只要考核通过,不但会包吃包住的教读书,学得好还会有钱拿呢!”

马强自然是想彻底普及教育的,但万事都要讲科学逻辑不是,马强给寇宪的命令是一年内每个县都建立一所小学,每个郡建立一所中学,师资由并州解决一半,将军府资助一半。

大汉科学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6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望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汉科学家第6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