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周瑜入内,正好打破了尴尬的局面,陆康介绍道“此乃洛阳令周异长子周瑜周公瑾,其才举世难见,乃我庐江麒麟儿啊!”

陆康的吹捧,让屋内两个少年不由看向了周瑜。

“这就是江东英才吗?”诸葛亮看着俊美的简直像女人一样的周瑜,不自觉的把自己和他比较了起来。

哼!以后一定是我高!我说的是才华!

感觉自己长相输了的诸葛亮嘴角扯了扯,觉得男人不应该那么浮夸,还是得看内涵。

“这就是周公瑾,爷爷经常让我学习的对象?”小陆逊看着坐下开始说话的陆逊,心中渐生仰慕之情。

他的年龄比周瑜小了太多,几乎是下一辈的人了。

这是周瑜、诸葛亮、陆逊这三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在历史上,这三个人将影响整个三国乱世的中下半场,而现在,他们都还是白衣少年。

“原来如此。”周瑜了解了之前袁术派遣使者来的缘由后,对陆康说道“小子以为,袁术此人睚眦必报,陆公此次拒绝给粮,他必然视公为仇敌。

徐州刘备有卢公为辅,关张二将勇猛过人,曹豹的丹阳兵乃天下精锐,袁术想速胜之,难也!

袁术北上不成,必将南下,听闻近日刘正礼被封扬州刺史正在赶往我扬州,陆公何不迎之,以扬州各郡之合力,并不弱于他袁术。”

周瑜丝毫不顾及诸葛玄在场,直接开始出策对付袁术,这让诸葛玄更觉得尴尬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低声对诸葛玄说了几句话,诸葛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荆州刘景升亦为汉室宗亲,我想朝廷让刘正礼为扬州刺史,就是希望荆州和扬州能联手平定四方叛乱,如果再加上益州的刘使君,长江以南,便都为汉地了。

季宁公可待刘公来后,让其书信刘荆州,我豫州和荆州相连,我又曾经为刘荆州的故吏,必能联系二州,让朝廷意图在我江南实现。”

陆康等人一听,顿时拍腿叫绝,原来朝廷是这个意图啊。

看来朝廷虽然有奸贼当道,但依旧有贤者在关心天下大局啊。

如果真的成功了,刘氏天下就望了!

所有人都在夸赞诸葛玄,唯独周瑜和陆逊看向了依旧坐在后面的诸葛亮。

“这家伙...很厉害啊!”

“诸葛亮?你的恩师是何人?”

晚上,周瑜、诸葛亮、陆逊以及一群年轻一辈的士子聚在了一起,开始互相结交,谈论时事风月。

这是他们踏入官场的第一步,也将为他们日后能走到哪里打下基础。

这样的官n代交际沙龙,即使在数千年后,也没什么变化。

诸葛亮站在周瑜面前,暗暗比了一下身高。

嗯!自己以后一定比他高!

“在下只学了家学,并无外师。”

“原来如此,不过我们士子还是应该游学各方,学习各家所长,豫章缺少书卷,希望你不要懈怠才是。”

已经成年的周瑜面对十二三岁的诸葛亮,颇有一种长辈教晚辈的感觉。

“公瑾兄所言甚是,不过我们扬州一直没有好的书院,倒是听说荆州的庞德公正在劝谏刘使君设立学校、学官,荆州四通八达,到时候必然会群英汇集,也许会再现当年太学的盛况啊。”边上有人插话道。

“嗯,建立学校才能聚集人才,只是如今天下大乱,有能力建立学校的诸侯并不多,北方也只有马征北在修建学校,我看日后统一北方的必然是他!”周瑜点头赞同,同时发表了自己对马强的看好。

诸葛亮见周瑜谈起马强,心中好奇,他也曾经多次向诸葛玄询问北方的事情,但诸葛玄一点也不喜欢马强的政治主张,做为数百年世家的家主,可不希望诸葛氏败落在自己的手上。

“公瑾兄,在下很想知道马征北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不知可能赐教?”

“对啊,公瑾兄独揽和北方的商贸往来,要说对北方的了解,非公莫属了。”

这话倒是有些阴阳怪气,周瑜和孙策签署了和征北军的商贸独家协议的事情瞒不住人,周瑜和孙策也没法真的独吞,最后贩卖还是要靠各个世家的销售网络的,因此大部分世家都赚到了点钱,虽然眼馋,但面对孙家军的少主和庐江周氏以及一个丹阳太守,最多说说柠檬话,倒也没人敢真的造次。

马强此时对江南影响力并不大,也没江南人觉得他是威胁,毕竟你还要先平定中原才能到扬州呢,在扬州士族的口中只是一个谈资。

“马征北的确到处兴建学校,不过我也没有去过河北,只是从他们的报纸上和来做生意的商贾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

马征北根据朝廷诏书,督青幽并冀四州军政,但其实也只有青州根基较稳,其他三州中并州还在袁绍手中,两方敌对,因此要说学校,也只能说青州了。

青州如今学校分为三级,第一级叫做小学,按乡镇人口多寡分布,或一所,或两三所,教导的是孩童,负责启蒙教学。

第二级乃中学,根据郡县人口多寡分布,需要通过小学毕业测试后才能报考,当然,即使不读小学,读的是家学的学子,也可以自行报考通过小学同学力测试后报考中学,中学的学业较为复杂,普通子弟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学业了。

第三级乃学院,据说只有平原城内有,需要中学学力报考,之前马征北在青州时,还时常会去上课,如同昔日太学一般。

在这三级学堂中,小学几乎不需要任何钱财便可入校读书,但中学和学院是要教一些学费的,但据说并不多,即使是贫困之家,也可以通过在学校中打工赚取学费。”

周瑜在了解征北军的过程中,也对马强这样三级学校的设计很是仰慕,在宋代大规模普及教育之前,这样密集建立的学校和普及教育的行为是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

因为这代表无数的钱粮投入,在这个年代,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倒是很低,但书本和教师的成本高的简直没边了。

也就马强搞出了宋明水平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后,才能降低书本经费,而教书么....只能说当年马强在红星营中坚持搞夜校以及洛阳太学大礼包来的妙了。

“那教什么呢?”

说到这个,周瑜就有些无奈的摇头了。

“这个马征北,似乎更加沉迷他的百工奇巧之术,不说小学,就说中学,共有科目九门,分为数术、儒学、物理、地理、历史、律法、科学、武术、美乐。

儒学居然只是九门中的一门,呵呵,不少名士因此可写了不少骂他的文章呢!”

周瑜虽然刚刚成年,但一直以来家族的教导都告诉他儒学才是正道,正是因为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天下人心一统,这才能有大汉四百年天下。

“什么?数术、历史、律法、武术、美乐也就罢了,那什么物理、地理、科学都是什么?”边上有人奇道。

大汉科学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6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望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汉科学家第6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