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张飞这样,就觉得不靠谱,便看向关羽。
关羽抚须道“兄长,这曹仁昔日和我也算有些交情,我对他兵法韬略知晓一下,不过一下将之才,小沛让我来驻守,他若不攻,我念及旧情,就让他安然回兖州,如他来攻,我必斩他头颅,献给兄长和卢公!”
得,这一个比一个傲气。
张飞抓了抓自己的大胡子,他觉得二哥和自己说的话,是一个意思啊。
这意思嘛...的确是差不多,但刘备听着就觉得关羽靠谱,张飞不靠谱。
“那就辛苦二弟了,我留孙先生助二弟你守城,三弟,你速速点兵,随我去支援卢公!”
反正都有仗打,张飞是无所谓的,应了一声就退了下去。
刘备等张飞走了,又细细叮嘱关羽几句,这才留下三千兵马给关羽守城,自己带着三千兵马取道前往琅琊。
——琅琊阳都
阳都,是位于沂水之边的一座小城,位于后世的沂南县,在这里,有一个大家族世代聚居,已经繁衍了数百年。
一座山庄之中,一个少年正在秋风之下,竹林之中看着书。
风徐徐吹过,让少年的衣袍微微飘动,如同神仙人一般。
再看少年的长相,只见是面如冠玉,俊朗不凡,虽面容尚幼,身高却已然和常人一般,似乎日后还将更加高大。
“二哥,你又在看什么书啊?”一个孩童蹦蹦跳跳的来到少年身边,弯着腰,好奇的看着少年捧着的书。
“《物理进阶》?什么叫做物理啊?”
被称呼为兄长的少年把书盖上,眼中既有迷惑,又有兴奋。
“物理,万物之理也,这是征北大将军所编著的书,字字珠玑,极为深奥。均弟如有兴趣,我屋内还有一本《物理入门》,你可以试着看看。”
“哎~大哥爱看书,二哥你也爱看书,这书就这么好看吗?”
“书中自有乾坤在,何况如今天下大乱,你我不多读书,学得谋略,日后如何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中兴汉室呢?”
“哈哈哈!说的好啊!”
一中年人走了过来,少年和孩童看到来人,都肃立施礼道“伯父!”
“我诸葛家也不知道是积攒了多少福气,得了你和子瑜这样的子弟,均儿,你也要多读书上进才是。”
“是,叔父!”
这一家,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琅琊诸葛氏。
琅琊诸葛,起于司隶校尉诸葛丰,在世家遍布的大汉中,并不能算什么顶级士族,比不上杨袁,也比不上荀、司马等大族,但却也在一流世家行列之中。
这一代诸葛家的家主是诸葛玄,他是诸葛亮三兄弟的叔父,而诸葛亮三兄弟的生父诸葛珪原为泰山郡丞,已经在数年前去世了,留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交由诸葛玄来抚养。
诸葛玄的才华不如其兄,但也不弱,此时已经出仕在荆州刘表处,后来得知兄长病逝,便告辞刘表回琅琊照顾家小。
诸葛亮三兄弟中,此时大哥诸葛瑾已经十九岁,到了游学的年纪,带了两三个护卫前往南方游历,诸葛亮此时十三岁,诸葛均最小,此时不过八岁。
“叔父,外面的情况如何了?”
诸葛玄之前出门可不是遛弯,而是去打探消息去了。
“哎,曹操和卢公正在东安一代交战,卢公虽然精通兵马,但手中除了臧霸,并无大将可用,那曹豹虽会练兵,上阵厮杀却是不行。
如今战局对卢公不利啊,卢公已经被戏忠多次利用许褚、曹纯、于禁、乐进等悍将击破防线薄弱处,想来不久,战火就要烧到这里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卢公虽然无大将可用,但用兵老道,可见曹操的用兵,戏忠的智谋,也的确不弱于卢公。
叔父,那我们是要去帮助卢公吗?”
按诸葛亮的想法,徐州是他们的家,外敌入侵,他们做为本土士族,自然要起来反抗才对。
想到这里,诸葛亮还有些小兴奋。
“不,我已经收到了袁将军的书信,邀我南下为官,我想这正好是个机会,准备带你们一同去南方避乱。”
“我们要走?”诸葛亮愣了一下,没想到叔父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嗯,袁术虽然不才,但也是一方诸侯,我们先去避难再说。
此次我只带你们走,诞儿太小,不适合颠簸,我会留在琅琊,让族人照顾。
如今天下纷争,以我来看,非数十年不得安宁,我们诸葛家也不能聚于一地,这样太危险了,你们跟我去南方,如此,日后无论如何变化,也好和在北方的诞儿互相照应。”
“叔父觉得日后会南北对峙?”诸葛亮立刻听出了这话中的玄机。
诸葛玄点了点头,抚须道“是否会南北对峙,关键在于荆州,如北人得荆州,则天下一统不可阻也,如南人得荆州,则可靠长江天险,和江北对抗数十年。”
“只有数十年?”
诸葛玄哈哈大笑道“江南人口几何?江北人口几何?除非有天纵奇才,如昔日管仲乐毅者,否则焉有人能以一地对抗天下乎?”
“管仲乐毅么...”诸葛亮慢慢的念了一下这两个名字。
他熟读史书,这里又是故齐之地,他自然知道这两个人是谁。
一个是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圣贤之相,一个是以燕国弱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差点灭齐的绝世统帅。
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这样..不,要超越这些先贤!
诸葛亮暗暗下着决心,但又同时忧愁了起来。
管仲有齐桓公,乐毅有燕昭王,自己的明主又在哪里呢?
——曹操大营
“呼,明公,我们回来了,这丹阳兵果然不简单,我和仲康冲了好几次,还是没有击破曹豹军。”乐进走进大帐,一边让军士帮忙卸甲擦汗,一边对曹操禀报战情。
曹操嗯了一声,看向边上的车胄和戏忠等人,问道“如今我大军已和卢植交战数日,不分胜负,再这样下去,士气将疲,徐州援兵也将源源不断,诸位可有妙计教我?”
戏忠眼珠动了一下,然后又低下了头。
“志才,你似乎有话想说,难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之事吗?”
戏忠叹了口气,起身说道“出兵之前,仲德曾经教我,说明公之优,在于将勇,卢公之强,在于兵精,明公攻徐,虽能胜,但却难以速胜。
要想速胜...唯有用非常手段。”
“什么非常手段?”曹操追问道。
戏忠闭目不答,似乎极为犹豫。
“哎呀,志才,如今我们两军厮杀,如能速胜,不知道能救下多少儿郎性命,君为何不言啊?”
戏忠长叹了口气,他原本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赢过卢植,但卢植的确是当世名将,更是吸取了之前泰山之败的教训,在这半年里打造购买了不少重甲,把丹阳兵打造成了一支重甲步兵,使得曹军攻城拔寨虽然能胜,但也都是小胜。
这样耗下去,徐州的钱粮可是比兖州还多的,谁胜谁负还真的不好说了。
“驱民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