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很多,老妹支持你!”
李红豆表现出一幅很罩得住的样子,拍拍李长青的肩膀说道。
花费了一番力气,李长青终于将李红豆给送走了,将房门反锁,从背包里取出‘秀才的儒裳’。
李长青将‘秀才的儒裳’拿在手里,反复摸索仔细查看。
样式类似于古装电视剧里书生的服饰,一件白色的外衣搭配着黑色的帽子,皮肤触碰在面感觉很柔和温凉。
将儒裳、帽子穿戴好后,李长青感觉有一股清泉从头部流到足底,头脑从未有过的清醒,甚至眼睛的连视力、耳朵的听力都得到小幅增强,后山树叶婆娑的声音都听得非常清楚,整个人看去气质儒雅许多。
“马天气要变热,穿着‘秀才的儒裳’相当于随身携带着空调啊!”
李长青感受着身清凉的效果,思绪已经飘到一两个月以后了。
但这只是‘秀才的儒裳’的附带效果,还没体现出它真正的用处,李长青拿起《三字经》继续读着。
“还真是神啊,虽然没有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是看个三四遍居然能整页记住!”
李长青对‘秀才的儒裳’的效果大为惊叹,他从下午到晚花了几个小时才记住三页,现在不到几分钟记住了三四页,按照这个进度两三天可以记住一本了!
月空,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夜十二点了。
李长青还是精神抖擞,不过因为需要将前后页连在一起记忆,所以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但还是能从头到尾背诵五六十页。
“咕噜、咕噜……”
肚子传来一阵空响,李长青之前一直在全神贯注地读书还不觉得饿,突然停下来后那种抓心的饥饿感涌来了,好像好几天没有吃过饭一样。
“难道说穿着‘秀才的儒裳’读书虽然可以获得buff增益,但是会增加体力的消耗?”
平时李长青看书到一两点也不会觉得饿,今天才到十二点感觉胃部如刀搅一般,不禁疑惑地想到。
‘诸子百家’的宗旨是寻找合格的继承者,而不是培养龙傲天式的人物,道具有限制也很合理。
“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以后得注意了,还是先看看有什么可吃的吧!”
下次读书的时候得多准备些食物,李长青可不想再次体验这种痛到灵魂深处的饥饿感。
但是在农村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小孩,一般不会储备什么零食,而且李大海、刘翠娥早陷入了熟睡的状态,呼噜声震天响,李长青不想把他们喊醒,只好自己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不过也没找到什么吃的,最后只好喝了几碗凉水。
几碗凉水下肚,腹的饥饿感没有半点减少,李长青想起自己小时候后山锅底塘的菜地里种了三颗毛桃树,这个季节应该正好熟了。
李长青把儒裳放回背包里,打开家里的老旧破木门,迈过石头门槛。
门口场地下面是山坡,场地边缘放着几块平整的青石,视眼非常开阔。月光洒在山坡的树林里,流淌在青石块,颇有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流’的感觉。
在李长青家厨房的侧面有一条通往后山的小道,如今走得人已经很少了,路边都长满了杂草。
山不高,但是绵延很长,所以不能从侧面绕过去,想要去后山,得翻过山顶。
借着月光,跟大白天走路没有什么区别,李长青吹着山风闻着花香走得并不快,远离城市的喧嚣烦扰,他很享受这种静谧而又安详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天真无邪的那段日子。
“嗷……”
“嗷……嗷……”
到了山顶后,李长青用双手当做扩音器,模仿狼的叫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走过山路的人都知道下山的路山的路其实更加难走,李长青小心翼翼的不让自己跌倒滑冲下去,从家里出发到后山的锅底塘竟然用了近半个小时。
锅底塘的形状像一口深深的大铁锅,两边浅间深底部还很滑,正是因为它很容易出事故的特性,反到没人敢到里面游泳,自然没有出过什么事。
李长青打开菜园的门,桃树种在菜园子靠近水塘的边。
桃树的年龄很老,品种很普通,是普通的毛桃,结的果倒是很多。
李长青记得是小时候刘翠娥在地里干活,自己在旁边玩耍,将吃完的桃核埋下,没想到后来真地长出幼苗了。
桃子相市面卖的嫁接过后的品种要小很多,品相也不好灰不溜秋的。
李长青摘下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毛桃,拿水洗干净后又用手掌擦拭了一遍。
“啊呸!……”
李长青咬了一口,又涩又酸又硬,立马吐出来了,真不知道这种毛桃自己以前是怎么下嘴的。
三棵树的枝丫都被桃子给压得低垂下来,犹如街边揽客的美女,李长青却没有任何欲望。
李长青强忍着饥饿走了半个小时候的山路,却碰到了这种桃子……
胃里的酸水翻江倒海,涌到喉咙处。
李长青强行咽回去,瞪着眼睛搜寻着菜地里一切可吃的东西。
在靠近山坡的一排地里有几个刚长出来的小黄瓜,李长青犹如饿狼扑食般冲去,撸下来用手一搓,直接放到嘴里,味道还非常不错。
但是几个小黄瓜连垫底的分量都不够,哪能填饱肚子呀。
池塘倒映着一轮圆月,青山覆盖着层层黑雾,时不时传来布谷鸟的鸣叫,显得非常幽静。
“如此良辰美景,晚在这里读书也不错!”
李长青实在是没力气了,坐在田埂,欣赏着只有大山里才能见到的景色。
想起自己在医疗事故替人顶锅而身败名裂,大半夜走半小时山路找吃的却是三树苦果,但是青山依旧在还怕没柴烧?
李长青胸间蓦然生起一股万丈豪情,从田埂站起来,如一柄标枪笔直地插在地高声念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自于《孟子》的话语,是高语课本的内容,也是必须背诵的科目。
章不长,只有一百多个字,但每一句读起来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苦难历练成长百折不挠的精神蓬勃欲出!
李长青每读一遍感觉自己的饥饿感减少一分,精神意志力似乎经过烈火的灼烧,变得更加纯粹。
“咦,居然不饿了,甚至还有一种饱腹感!!!”
李长青沉浸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境,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感觉到胃胀才清醒过来。
不但如此,连走半小时山路耗尽的体力都恢复过来,整个人精力充沛神清气爽,视力、听力跟穿着儒裳的时候相差不了多少。
一时之间,李长青也很难想清楚其的道理,打算回家再仔细研究。
李长青走在山路可以用健步如飞来形容,跟来的时候完全是两样,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走回了家,而且额头没有一点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