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也知道,皇太极是什么人,一代枭雄,大清国的皇帝,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会这么低三下四的求人?看看这封信的内容王大雷就觉得好笑,皇太极竟然要花钱买路,这是何等奇闻,大明和八旗打了几十年的仗,他们何曾如此狼狈过?王大雷收起笑容道:“哼!今天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皇太极什么时候转性了?竟然要给我钱买路,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更不能放他过去了,回去告诉皇太极,他要是有本事,就从我们新军的尸体上踏过去。”清兵咬紧了牙关,他们何时受到过这样的侮辱,但是又不能发作,毕竟周围的明军正恶狠狠的盯着他们,两军血战多次,早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状态,拔什库有理由相信,他们现在只要做出任何不敬的举动,立刻就会人头落地。可是他们也没想到这明军将领竟然如此不给皇帝面子,连皇帝给的好处也不要。
“行了,我也不留你们了,咱们这里也不会给你们管饭,你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告诉皇太极,想打我们随时奉陪,让路,没门!”王大雷摆摆手道。
啪的一声,一个上好的青花瓷茶杯被皇太极在大帐中摔得粉碎,这可是豪格回来的时候进贡给皇太极的在大明西北获得的战利品,看成色,这算是青花瓷中的精品了。可皇太极依然将其掷在地上,因为他实在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这些明狗,竟然如此可恶,自己好声好语跟他们谈,可是他们竟然连谈的口子都不开,接着打?皇太极倒不是没信心打下新军的阵地,只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人命,现在皇太极最缺的就是时间和人命,豪格的大军虽然陆陆续续归队,但那些都是皇太极的命根子,打光了难道他当光杆皇帝吗?还有缴获的那么多战利品,掳掠的人口和自己的士兵每天也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再这么拖下去,缴获的粮食物资就要被在外征战的大军给消耗了,还能剩下什么带回国内?更悲剧的是,盛京都快保不住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叫豪格来!”皇太极有些心烦意乱地吩咐身边的卫士去将豪格叫来,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是不是应该将豪格派过去送信?可是这样一想好像不妥,对方可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万一他们把豪格扣下当人质自己怎么办?皇太极此刻真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为什么好死不死遇到这样的对手,就算刘毅是疯子,难道就不能让自己平平安安先将战利品运回国然后再开战吗?
“师座!松山堡方向来人!”水师陆战队军阵,一名士兵急匆匆走到王大雷身边禀报道。王大雷愣了一下,今天还真是奇怪,前脚刚走了清军的人,后脚又来了松山堡的人。王大雷不敢怠慢,立刻让传令兵将人带上来,不一会,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来到他面前,王大雷一眼就认出了他,正是青弋军水师的一个总旗官,也是运送王大雷上岸的水师队伍中的军官。可是他怎么会从松山赶过来?那人也顾不上整理军服,从怀中拿出信件道:“大都督将令!”王大雷一听,立刻表情严肃的接过了信件,他将信件打开,仔细阅读。
原来是刘毅的亲笔信,信件应该是过鸭绿江之前发出的,交给鸭绿江上的水师,由他们派出快船去松山堡找运送王大雷的水师队伍,然后想办法将信件传递给王大雷。信中刘毅命令王大雷,接到信件之日,阻击皇太极的任务就可以宣告完成,若是皇太极提出回国要求,可以答应,但是不能让其全军通过,只能让皇太极带领一个甲喇的卫队通过,若是皇太极想和自己谈,可以答应,若是不想谈,那就等着国内变成一片白地。王大雷不用管背后的原因,只要遵照执行即可。王大雷收起军令,长舒了一口气,大都督一定是在高丽方向取得了巨大战果,现在是要狠敲竹杠的时候了。
其实刘毅的目的不难理解,仗打到这个份上,刘毅并不想跟皇太极两败俱伤,让其他势力渔翁得利,现在的局面,皇太极已经骑虎难下,他不敢赌自己会不会真的发疯将大清国打成白地。而青弋军现在四处用兵,兵力捉襟见肘,从汉江一路平推到大清国境内,其实将士们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一万多兵马,孤军深入,若是真的攻打盛京,那可是女真人的老巢,他们要真是拼命,皇太极的主力再发狠,双方估计要同归于尽,刘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会影响青弋军的大计,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对皇太极一定要用孙承宗的策略,步步为营,分批蚕食,不断削弱他的力量,等到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再一鼓作气灭了他。所以,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咬下皇太极一块肉来,在谈判桌上达到利益最大化。
清军大帐之中,皇太极和豪格正在争论着什么。几名在帐外站岗的卫士勉强能听见大帐里面的声音。“阿玛,您就让我去吧,这个时候不能为阿玛分忧,还要我这个太子有什么用?”“豪格,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你是大清国的太子,他们就是一群禽兽,万一要是使出下三滥的手段把你扣留了,咱们岂不是更加被动?”“阿玛,现在还能怎么办,您是不知道,几个旗主都快急疯了,其实不仅是他们,万千将士们内心所想跟这些旗主一样,盛京一旦有事,那就是动摇了咱们大清国的根基啊,就算是谈,也要赶在他们兵临盛京城下之前达成协议。”
豪格和皇太极激烈的对话,原来是皇太极派人去叫豪格,豪格在来的半道上就知道皇太极是怎么想的了,本想着这时候作为太子应该挺身而出,可是没想到皇太极又改了主意,只能说皇太极讲的有道理,可是他不去,又有谁去更能显示大清国的诚意呢?豪格不傻,他明白这一次大家是真急了,就连平时从来进退有据的阿玛都方寸大乱,正是因为大清国的心脏被刺入了一柄锋利的匕首,若是再不救,怕是全完了。就在皇太极和豪格争论的时候,忽然一名营外放哨的士兵前来禀报,“皇上,皇上,营外,营外来了明军使者。”这一声喊让大帐中的声音戛然而止,豪格和皇太极掀开门帘抢出几步,皇太极揪住报信兵的衣领吼道:“你说什么?”“皇,皇上,奴才,奴才,营外有明军使者。”那报信兵见到皇帝凶神恶煞的样子,说话都有些结巴。皇太极放开他的衣领,这时候明军使者到他的大营来,难道说是事情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