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倒不太在意这些满蒙将领的想法,既然他制定了满汉融合的政策,最少在面子上要一视同仁,明廷没有给这些将领应有的待遇,那么他皇太极就必须给,要不然别人为什么能死心塌地的给自己卖命呢?不一会,便有几个风尘仆仆的汉军将领走进了大帐,他们无一例外都披着大氅,从装扮上来看,好像比满蒙的将领还要豪华一些,为首的一员将领正是随着耿仲明一起投降大清国的尚可喜,当时他不过是耿仲明手下游击,不过因为他跟耿仲明私交不错,而且在火炮使用方面确实有些本事,所以被耿仲明器重,提拔为副将,后来皇太极知晓此事,便接见了尚可喜,发现他很不错,便将尚可喜留在了盛京,没有随耿仲明一起去高丽,如此一来,此次攻打锦州,皇太极便将尚可喜带来,作为汉军的领兵主将,同时自己身边带着鲍承先,由鲍承先统一管理汉军事务。尚可喜进帐之后便带着众人快步来到皇太极下首,一撩披风,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极随即道:“爱卿快快请起。”“嗻!”尚可喜掸了掸衣袖,便起身站到了武将队伍的末尾,众汉军将领也跟着他一起站过去。见人到齐了,皇太极清清嗓子道:“咳咳,尚将军可能不知道,方才我们正在讨论攻打锦州的事情,既然你是汉军将领,想必对明军也很熟悉,我们也想听听你的见解。”
尚可喜立刻出列道:“启禀皇上,在来的路上,其实末将等已经讨论了一番,辽东明军总体来说是只守不攻,他们的军队模式注定了洪承畴只能防守,而近战和弓箭是我们的强项,唯一要对付的其实也就是敌人的火炮,只要能抗住对方的火炮,将部队布置到弓箭射程内,锦州防线就一定是咱们的。”皇太极来了精神,既然尚可喜这么说,估计是有初步的想法了,他坐直了身体道:“如何防炮?”尚可喜指了指身后一员年轻将领道:“皇上,这位耿精忠将军提出了一个好方法,皇上不妨听听。”皇太极一愣,耿精忠,好熟悉的名字。等到这员年轻将领站出来,皇太极才忽然想起,这不是耿仲明的儿子吗?
“你是耿仲明的儿子?”“启禀皇上,末将正是。”皇太极竖起大拇指道:“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说你的想法。”耿精忠抱拳道:“皇上,可曾听闻草船借箭?”皇太极点点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对于他这种学习汉学的人来说当然是基本常识。耿精忠道:“攻城战想要防炮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迷惑敌人,让他们形成一种战场惯性,放松对我们进攻的警惕性。”“战场惯性?”皇太极重复道。“正是如此。”
大帐中的军事会议连续开了好几个时辰,耿继茂一个年轻的将领当着这么多满蒙将领的面侃侃而谈,把皇太极听的是如痴如醉,频频竖起大拇指,耿继茂虽然二十出头的年纪,但是从小就在军营中生活,跟着耿仲明也算是耳濡目染,刨去耿仲明叛徒的身份不说,其在炮兵使用上的造诣要远超大部分明军将领,可以说,若是没有刘毅等一帮新军将领的存在,耿仲明算是大明炮兵指挥第一人,所以耿继茂遗传了耿仲明的战场敏感性和灵活的头脑,并且对排兵布阵有着自己的看法。大清国自从建立各种八旗制度之后,对火器的使用在皇太极的授意下已经大大加强,以往那种一股脑冲锋的场面不复存在,现在八旗军也习惯了使用火炮,而这一次攻打锦州防线更是要用到火炮,这也是皇太极带这么多汉军的原因,攻坚战就是先要用火炮摧毁对方的防线。而耿继茂提出的躲避炮火的建议深得皇太极赞赏,让领着他来的尚可喜也是面上有光,毕竟现在耿继茂挂在他尚可喜的名下。
尚可喜有些得意的环视了一圈身边的满蒙将领,虽然这些人脸上都露出了嫉妒和不忿的神情,但是尚可喜好像没看见一般,眼神反而变得有些挑衅,好像在说你们这些人只知道无脑冲锋,哪里有我们汉军八旗好点子多。耿继茂如行云流水般阐述了自己的方案,皇太极情不自禁鼓起掌来,他起身拍板道:“好!耿将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你们也都听见了,就按耿将军的方法办。代善!”代善上前一步躬身道:“奴才在。”“两红旗的兵马统一交给你带领,作为主力和中军,你们将承担主要的攻击任务。此次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两支军队分别牵制松山堡和大胜堡的明军,主力直接攻打锦州城。”皇太极下令道。代善胸中一股热血直冲脑门,这个计划非常大胆,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每次攻打辽东用的都是蚕食的方法,像是锦州这种坚城,最稳妥的方案就是先拿下两翼的大胜堡和松山堡,这样锦州就变成了孤城,可是皇太极偏偏选择了中央突破,这得有多大的魄力。
“岳托!”“奴才在!”既然皇太极将岳托从镶红旗旗主的位置上分离出来,就说明他还有其他的任务,岳托早就做好了准备,反正自己铁了心拥护皇太极,皇上的命令他怎么可能拒绝,皇太极指了指下首的蒙古军将领道:“这些蒙军八旗都是朕从国内带来的,不过他们以前分属各个部落,朕将巴鲁营留下,拨给你五千兵马,你去牵制大胜堡的明军。”岳托抱拳道:“奴才遵命!”“尚可喜!”“末将在!”皇太极立刻道:“朕要将你汉军八旗中的炮兵和耿继茂将军留下,你可将剩下军力带走,牵制松山堡,如果有可能,干脆就将松山堡拿下,成为我们大清的前进基地。”尚可喜心中一喜,立刻抱拳道:“末将遵命。”
其实尚可喜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要知道,尚可喜是作为耿仲明的麾下投降的大清国,所以现在尚可喜虽然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比起耿仲明来他的功劳几乎等于零,只是皇太极觉得尚可喜此人有些才华,且出于汉军八旗的将领需要分化拉拢、互相牵制的目的才将尚可喜提升到目前的级别,尚可喜也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松山堡虽然只是锦州城的一个卫城,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天雄军在的时候需要用一个战斗力最强的团来驻守的原因,而吴襄麾下的一万八千人中,吴襄也分出了三千精锐驻扎在松山堡。若是尚可喜能独立完成攻打松山堡的任务,那么他的这个位置就实至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