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宁完我和鳌拜,豪格带领大部队押后,鳌拜作为前锋自然要先行到达老营堡,而宁完我因为是和范永斗接洽的人,所以也请命先去老营堡会一会范永斗的人,其实宁完我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一次的行动说白了就是宁完我提出宁完我主导,如果其中出了什么差池的话,宁完我也难逃责任,他实在是太想在大清国出人头地了,只要能将这次任务圆满完成,相信这第一军师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他生怕鳌拜这种性格比较冲动的人会和范永斗的人产生什么误会,所以一定要自己亲自来看一看前方的情况。到了老营堡所,宁完我差点吐出来,满地的血腥气味,到处都是清理尸体的士兵,宁完我看的清楚,巴牙喇出手狠辣,所有的明军士兵几乎都是在睡梦中被杀死,基本上是不留一个活口,老营堡所的将士们在悄无声息中就被全部干掉了。当然,宁完我心里也知道,他们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他们不可能控制整条长城防线,最多只是在老营堡所这一段做一下战场遮蔽,但是整条长城防线是一个联动的整体,这一点宁完我也非常清楚,如果老营堡这一段的士兵长时间没有消息,势必会引起其他地段防守士兵的怀疑,而且十万大军要想隐匿行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隐匿一时而已,所以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宁完我不担心,等到这些人发现了,恐怕他们的军队已经进入陕西境内了,明军始终落后他们一步,就算发现了他们也追不上,难道步兵还能追击骑兵吗?
乔老四听见宁完我的声音,虽然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但是看看他身边的武将,也知道此人地位在金兵当中非同小可,听他说话的口气好像跟老爷是老相识,乔老四立刻过来抱拳道:“参见大人。”宁完我摆摆手道:“不错,你们做的很漂亮,回去告诉你们老爷,我们大清国答应他的事情不会反悔。”乔老四一愣,他这才想起来,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对了,大金国现在已经叫大清国了,他们已经改元换代了,自己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这么一愣神,乔老四就没有及时回答宁完我的话,他忽然感觉到肩膀上一凉,他扫了一眼,竟然是一把顺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只听见一个声音用别扭的汉话道:“军师的话你没听见吗,你这个尼堪。”乔老四面颊抽动了一下,抬头望向了用刀架着他的人,乔老四也是混江湖的人,手下人命也有数十条,还真不怕这个人,他只是死死的盯着这个金人,宁完我一看场面僵住了,立刻道:“鳌拜将军,放下你的刀,这是我们大清国的朋友,难道这就是待客之道吗?”鳌拜这才将自己的顺刀收起,宁完我上前扶起了乔老四道:“这位兄弟果然是好胆色,那行,你速速回去,这里就交给我们了。让范老爷安心等待我们的消息就成,另外有一点,你们来的时候扫尾工作都做好了吧,千万不要留下什么蛛丝马迹。”乔老四抱拳道:“大人说的话小人都记住了。”说罢,乔老四也不看鳌拜,一扭头便下城去了。
鳌拜冷声道:“军师,这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有必要这么维护他吗?”宁完我心中当然对鳌拜不满,生怕他坏了自己的大事,但是毕竟鳌拜是巴牙喇章京,也是皇太极的心腹,当然不能当着鳌拜的面表露出来,只是劝道:“鳌拜将军,今天我们做的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万万不能出任何差错,相信皇上也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既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友,那么于公于私我们都不应该和他们发生矛盾,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鳌拜撇了撇嘴,便不再说话,在这些女真将领当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要和汉人大臣讲道理,因为你怎么说都不可能说过这些之乎者也的汉人大臣,皇太极用这些汉人大臣,也是想体现自己的学识和文化,既然宁完我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鳌拜再争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便对宁完我行了一礼,带着人马去巡视城防了,宁完我在城头上望着下面无数的骑兵奔驰,嘴角浮现了一丝笑容,看来这是老天爷赐给自己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自己能抓住这个好机会,一飞冲天不是难事。
“队正,你看,前面是不是有个人。”乃河堡的城头,正在巡防的一个年轻士兵忽然指着不远处的土路,对自己的小旗官说道。小旗官闻言立刻跑到他的身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发现一个人正踉踉跄跄走到道路的中央,忽然噗通一声摔倒在地上,小旗官立刻对手下士兵道:“放两个人下去,看看什么情况,我怎么看这个人的打扮,有点像我们自己人。”城头上立刻放下了两个吊篮,两名士兵跨坐在吊篮当中,缓缓地下了城头。平时他们都是用这个方法上下城门,大部分时候城门都是关闭的,因为这里是一个军堡,也不是什么大城,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平民到这个地方来,平日里除非是有送补给的车辆来或者是城里的士兵外出执行任务,否则城门是不会开启的,再加上乃河堡不过是一个小军堡,驻守的士兵不过一个百户,所以上下城池基本上都是用吊篮,这也是比较方便的手段,每个吊篮可以乘坐一到两名士兵,不仅是人,物资什么的也可以通过吊篮传送到城内。两个士兵刚一落地便立刻冲到那人扑倒的地方,走近一看,果然是穿着明军的鸳鸯战袄,只是身上的棉甲不知道去哪里了,拿起那人身边的腰牌一看,竟然是一个小旗官,两人不敢怠慢,便立刻将此人架起,往城内走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从老营堡逃出来的殷小旗,为了赶路方便,他将外面的铠甲扔掉,只穿着鸳鸯战袄一路奔逃不敢停歇,一直到看见乃河堡的城墙,这才体力不支晕倒在路上。
“快,快带我见你们百户,紧急军情,紧急军情。”殷小旗强撑着说道。巡逻城墙的小旗官知道事情重大,他不敢怠慢,立刻叫来了百户。“兄弟,你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了。”百户一上城头,便半跪在殷小旗的身边关切地问道。士兵们围拢过来,想听听殷小旗说什么。“我是老营堡所的殷正,乃是小旗统领,老营堡所外围出现大量北虏,他们已经突破了长城防线,老营堡所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另外我们当中有,有。。。”他本想说有内应,可是话还没说完便晕了过去。百户和将士们大吃一惊,西边出现了大量北虏,虽然殷小旗没有说出具体人数,可是他们也知道,能突破长城防线并且还能造成老营堡凶多吉少的,恐怕人数很多,若是这样岂不是北虏的主力部队南下了,这个消息非同小可,需要马上上报大同镇。殷小旗逃出来的时候,他并没有见到南下的部队,所以只是认定他们是北虏,若是知道八大家胆子大到跟建虏合作,不知道殷小旗作何感想。乃河堡的城门打开,一匹快马冲出城门,直奔大同镇的方向。同时乃河堡的烽烟燃起,紧接着周围的将军会堡、阻虎堡等地狼烟四起,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报大同。
“什么!混账!”砰的一声,桌上的茶杯被打翻,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大同府军衙,大同总兵侯拱极正在跟老总兵也就是他的父亲侯世禄商议军事,虽然侯世禄已经将位置让给了儿子,可是他毕竟是武将,即便是退下来在家里也闲不住,虽然不在台前,但是在幕后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两人正在商讨着大同军下一步的练兵计划,可是没想到,一名风尘仆仆的报信兵冲进了军衙,打断了父子的谈话。那报信兵正是来自乃河堡,他一路上换马不换人,仅用了一天一夜就跑完了三百里路程,来到了大同府城。当他将殷小旗的话复述给侯拱极的时候,侯拱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大同边军的最高指挥官,他其实一直注意着草原的动向,当然草原上发生的大事他也知道,皇太极灭了林丹汗这天大的事情就算是想隐瞒也瞒不住,但是谁能想到,本以为是一团乱麻的草原竟然还有兵力南下,还突破了老营堡的防线,要不是老营堡有人逃出来,他侯拱极还不知道发生在边境的事情。这让侯拱极出奇的愤怒,老营堡的兵马都是木头吗?不管是对方是多少人,难道他们连报信的工夫都没有?侯拱极正要开骂,侯世禄却上前按住了儿子的肩膀,“稍安勿躁,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侯世禄是打老了仗的人,他明白,自己手下的大同军不是废物,不可能不报信,只有后一种可能,那就是对方的奇袭让他们连报信的机会都没有,而如果是这样,对方的兵力该有多么可怕,不仅是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恐怕在战斗力上对大同军也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