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他娘的,又一个月过去了,唉?我说,咱们还剩几个月就能回去了?”一个大胡子老兵开口道。小旗官回头骂道:“老马,就你他娘的话多,咱们才出来半年,还早着呢,你就是回了老营堡又怎么样?你还能翻了天去?”一个年轻士兵插话道:“队正,你是不知道,老马哪里是想回老营堡,分明是想去朔州会会青楼阁的那个老相好了。你忘了,他是怎么被发配来的?还不是因为执勤时间偷偷溜出去会老相好才被罚到这里来的,这下好了,一年见不着老相好,怕是一年后出去啥也没有了,老相好早就成了别人的了吧,哈哈哈。”年轻士兵的话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将士们都捂着肚子指着老马取笑起来,老马怒火中烧,“你这狗日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今天老子非揍你不可。”说罢老马抡起拳头就要给年轻人来上一下子,年轻人慌忙抱头躲藏到队正身后,队正怒目道:“好了,你们两人成何体统,现在是巡逻时间,既然我们被分到这里一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忠职守便是,继续巡逻。”有队长的命令,众人不敢造次,老马盯了一眼年轻人道:“你等着,老子有时间收拾你。”众人正要继续巡逻,忽然,队伍最末尾发出了一声惨叫。众人下意识的回头,只见最后一个士兵的胸前赫然插着一支羽箭,那士兵瞪着眼睛看着众人,似乎是不敢相信,刚才还巡逻的好好地,怎么会突然飞出来一支羽箭,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嗖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又是几支羽箭飞了过来,两名士兵有的捂着自己的大腿,有的捂着自己的胳膊,一下子栽倒在地惨嚎起来,众人这才意识到有敌袭。
“有敌人!有敌人!”众人立刻伏低了身子,蹲在了矮墙的后面,这种情况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过,只因为每一次北边的敌人都是突袭,所以他们很多人都在敌人的第一轮袭击中受伤。可是今天的袭击好像跟以往完全不一样,因为从箭支的密集程度来看,敌人的数量应该不是很多,当然,敌人的数量也不可能多,如果是大部队行动的话,他们在城上应该早就发现了,肯定是小股敌人在城墙下活动,可是问题在于,这些人的射术非常高超,如果是在以往,他们应该没有这么高的精确度,毕竟是抛射,而且是从下往上,他们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前面几箭几乎是箭无虚发,上来就取得了一死两伤的局面,要知道,一个边军小旗只有十个人,这一下子就去掉了他们三成兵力,这就意味着,城下的这支部队不是一般的小股敌军,而是一支精锐。队正看了一眼士兵身上插着的羽箭,惊道:“他娘的,不对劲,这不是北虏常用的箭支!”镇守边关多年,这些士兵基本上也都是半个专家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队正只看了一眼箭支就知道这绝不是草原骑兵惯用的羽箭,因为草原物资匮乏和造箭技术欠缺的缘故,他们的箭支往往比较轻,且工艺很粗糙,可是这次的羽箭完全不一样,不仅一看就是重箭,而且箭头细长,直接从士兵的胳膊穿了出来,形成可怕的伤口,这不是普通的敌人。
老马胆子大一些,对队正说道:“他娘的,队正,从箭支射出的速度来看,这些人离我们应该不远,就在七八十步的距离上,抛射能形成这么大威力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我探头看看,这帮狗日的,接近到这个位置上我们居然没有发现。”老马说完便缓缓直起身子,将头给露了出去,想看看下面的情况,谁成想刚一露头,嗖的一声,一直羽箭迎着老马的面门射来,老马只看见一个黑点飞速朝自己奔来,下意识的低头,当的一声,羽箭直接射中了老马头上戴着的钵胄盔,将头盔射出去好远,老马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心有余悸,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厉害。其他人也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队正问道:“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老马这才回过神道:“看见了,看见了,这群人不一般,不一般啊,身上都披着草,怪不得我们没看见,他们要是不站起来,我们根本发现不了。”众人一下子目瞪口呆,身上披着草,这是怎样的伪装,怪不得他们能跟长城外的草原连成一体,原来他们身上竟然披着伪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采取这样的方法,即便是边军士兵也没见过这样的打法。队正立刻道:“怎么办,咱们要立刻放狼烟!”众人点点头,烽火台在他们身后数百步的地方,长城上的烽火台基本上是相隔五里一个,这还是明代加强了烽火台的间距,以前的古长城基本上是十里一个,数百步的距离,在平时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现在这种他们无法直立身体的情况下,想要去烽火台点火就成了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队正一声令下道:“不管怎么样,他们来者不善,用这么精锐的兵力打头阵,鬼知道后面还有多少,立刻前往烽火台点狼烟!”众人立刻猫着腰在城墙上移动起来。
“赫舍里,这些尼堪没动静了,一定是想去烽火台报信,你带几个人冲上去,抢先一步占领烽火台,绝对不能让他们点狼烟,我和剩下的人给你们掩护!”“嗻!”城下,十几名士兵从草地上站了起来,显露了自己的身形,他们个子不高,可是一个个都是身材矮壮,手上拿着大弓,背上背着整整一壶箭支,被点名的士兵摘下了头上跟明军制式头盔非常相似的钵胄盔,赫然露出了脑后的小辫子,金钱鼠尾,他们正是大清国的巴牙喇兵。此刻在老营堡所以北一百多里的赤儿山到和林格尔一带已经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骑兵,他们正是这次要发动入关攻击的满蒙联军,主力部队是大清国太子豪格和巴牙喇大将鳌拜指挥的两黄旗骑兵和三千精锐巴牙喇,另外还有八万蒙古骑兵配合,这些蒙古骑兵来自各个部落,为了让这些人跟大清国的行动步调保持一致,皇太极将他们编成了蒙古八旗,以土谢图汗为蒙古两黄旗统领,统帅科尔沁部、喀尔喀部和新编察哈尔部骑兵,以达尔汉部卓里克图统领蒙古两白旗,将达尔汉部、扎赖特部、奈曼部骑兵编入,同时指定蒙古两蓝旗和两红旗统帅,各部骑兵全部编入四旗之内,形成了八万人的队伍,其中以土谢图的兵马最多,足足有三万余人,土谢图自从支持皇太极统一草原之后,获得了不小的好处,林丹汗被灭,八个鄂托克他吞并了三个,加上喀尔喀一部归他,科尔沁实力暴增,在攻打大明战斗中损失的人口全部被补充了回来,所以这一次,皇太极向他保证有更多的好处且不会遇到明国新军之后,所有的蒙古部落汗都被扇呼了起来,他们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将前面的所有损失都找补回来,赌徒的心态就是这样,看着土谢图发财,谁不眼红呢?
这样一来,八万蒙古骑兵加上一万八千大清国骑兵还有少部分的汉军炮兵构成了此次入关的强大力量,虽然为了移动方便进军迅速,汉军携带的都是轻型火炮,可是面对孱弱的西北地方部队,这些兵力已经是强大无比了,只要他们能突破边军的防线,甚至是吃掉边军一部,打开突破口,这些骑兵就会在西北大地上纵横驰骋,无人能挡。所以豪格采取了宁完我的方案,在内部有八大家配合的情况下,调集一部分巴牙喇作为先锋突袭部队,打开长城防线,攻陷老营堡,大军紧随其后,只要前面取得战果,将士们将立刻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