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明廷已经对南直隶新军失去信任,那我们现在出兵,趁着辽东空虚打击洪承畴岂不是最佳时机?只要我们同样行动保密,我们完全有可能瞒过刘毅,集中一支兵马对辽东发起突袭。不知道诸位对朕的这个看法有什么见解?”皇太极环视众人问道。宁完我低下头想了想,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起身走到皇太极对面躬身道:“皇上,微臣以为,咱们完全可以跳出思维的局限,在另一个方向获得突破。”“唔?”皇太极有些诧异的看了宁完我一眼,鲍承先和范文程也是同样如此。他们不知道宁完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宁完我有些神秘地说道:“陛下刚登基不久,虽然吞并了草原,但是对于陛下的威望来说,微臣以为还应该更上一层楼才对,同时我们现在已经是大清国,不再是以前大金的那种部落模式,行事还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放眼全局,放眼整个天下。”“爱卿的意思是?”皇太极不解道。
“皇上,微臣的意思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击,以此地作为突破口,得到更好的战绩和收获。”宁完我解释道。鲍承先和范文程看着宁完我,两人脑中在飞速转动,宁完我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还能有什么新点子不成?他们怎么就没看出来?皇太极也是起身,他对宁完我的话充满了兴趣,心里就跟猫抓的似的,“爱卿有话但讲无妨。”宁完我深吸一口气道:“皇上请看。”说罢,他用手指沾了沾自己杯中的茶水,然后在桌上画了起来,皇太极定睛一瞧,这是大明北部的地图啊。宁完我一边画一边讲解道:“皇上,自从咱们拿下了草原之后,事实上我们的领土已经跟大明全面接壤,不仅仅是在辽东地区,其实如果我们从草原出发,还有更多更好的突破点可以选择。”皇太极点点头,宁完我这说的倒是实话,如果将草原的领土全部算进来,那么大清国跟明国接壤的边界线可就太长了,几乎覆盖了整个大明北方的边界。宁完我接着道:“那么皇上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能在北部选择一个点攻入大明,就跟当年入关的时候一样,绕道破关,会不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呢?或者说咱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方案无非是两个,其一,直接攻入辽东,按部就班的跟洪承畴打城池攻防战,但是有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可能很快的打下来,难保后面明军不会发起反攻,万一明国的新军重新插手辽东事务呢?我们能守住拿下的城池吗?”皇太极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宁完我这话说的在理,他们能打下来,但是不一定能守住,明廷现在确实是对新军百般防备,但若是自己这边做的太狠,难保崇祯不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重新调集新军北上,那对大清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宁完我又道:“其二,是我们更加现实一些,将目标稍微收一收,不跟明军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抢钱抢粮抢人加上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会不会更加现实一点?”皇太极陷入沉思,这样说来也有一定的道理,大清国刚拿下草原,经历过大战,正在恢复元气的阶段,粮食物资金银人口,这些东西对皇太极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可以说大明有什么大清国就要什么,若是能狠狠的干上一票顺便消灭一支明军的边军或者比较重要的有生力量,然后打完了就撤,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且非常保险的方案。皇太极对宁完我道:“还请先生明示。”宁完我神秘一笑道:“咱们要打,就是四个字,出其不意,既然天雄军在陕西剿匪,他们一定跟流贼打的不可开交,我们为什么不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在陕西边境找个突破口杀进去从背后偷袭天雄军呢?”
宁完我此言一出简直是石破天惊,不仅是皇太极瞪大了眼睛,就连范文程和鲍承先也是一脸不解的看着宁完我,他这是什么意思,竟然舍近求远,放着已经空虚的辽东不打,竟然要带着军队绕道陕西去跟明军主力部队决战,虽然宁完我也说了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但是让他们去捡流贼的漏,这个计划怎么听起来怎么不太靠谱。对于流贼,其实皇太极等人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在他们看来也就是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聚众造反而已,只不过明国国内的人口实在是太多,才导致了流民的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动不动就能拉起数十万的队伍。在大清国的统治阶层看来,一支部队能不能打并不是看他的人数有多少,而是看士兵的战斗力有多强,一只老虎可以杀死一百只绵羊,所以这些流贼不过就是一些伺候庄稼的农民组成的队伍罢了,能有什么战斗力,在皇太极想来,中原大地上的这些流贼队伍从历史上的结局来看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如果说非要往朱元璋的身上靠也只能说朱元璋是完成了农民军朝正规军的转变,这才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赏罚分明的战场纪律,一支乌合之众是不可能完成一统天下或者推翻前朝的统治这么艰巨的任务的。
宁完我见皇太极对这个方案好像充满了太多的疑惑,心道此方案是他刚才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倒不是说攻打辽东的方案不好,而是攻打辽东没有任何特点,不能体现他宁完我作为谋士的地位。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如果一个谋士想要脱颖而出,那就一定要有新颖的可以实施的方案才行,如果大家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那么在一个阵营中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的。在大清国的几大汉臣当中,显然宁完我是地位比较靠后的一个,范文程投奔的早,在汉臣当中资格非常老,所以要想撼动他的地位基本上不太可能,而鲍承先虽然是后面来的,但是后来者居上,在对付袁崇焕和大清国的几场作战中,鲍承先都提出了不少巧妙的方略,也帮助皇太极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所以当时皇太极才会赋予他自称奴才的权力。那么这样看来宁完我好像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所以他自己也憋了很久,总想着能在什么时候能提出一个绝妙的方案,从众人当中崭露头角,显然,现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不待众人提出质疑,宁完我立刻补充道:“皇上请听微臣一言,微臣说明一下这个计划的成功把握,皇上再圣心独裁。”皇太极点点头道:“可以,你说吧。”宁完我道:“微臣以为,此方略成功把握当有九成。首先,当明国的天雄军从辽东离开之后相信各方的注意力应该都集中在辽东,我们虽然得到的消息有些滞后,但是明国内部肯定是知道天雄军的动向的,就比如说我们最大的敌人刘毅,相信他也是对辽东有颇多关注,所以我们若是攻打辽东实在是意图太过明显,说不定此时此刻刘毅已经准备了好几套应对咱们的方案,打辽东敌在暗我在明,对我不利,但是反过来说若是我们选择从西北突破,以八旗骑兵之速度,联合刚刚收服的蒙古草原军队,一举从西北突破明国的长城防线,他们的卫所兵连流贼都打不赢,更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而刘毅等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从这个位置突袭,青弋军虽然强大,但是多次作战我们也掌握了不少情况,至少有一点,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多,若是步兵主力赶到西北支援,用中原的话说就是黄花菜都凉了,我在暗敌在明,这一仗已经有三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