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官道两边的密林之中,一直有一支队伍在监视着他们,他们的人数不多,大约只有几十个人,人人都是一般百姓的打扮,如果让他们混入官道上的百姓人群中,一般人绝对是难以分辨的,不过跟这些百姓不同的是,这几十人人人有马,他们骑着马远远的跟在肖文海的队伍后面,当前面的官兵队伍进入新县的地界之后,他们就立刻跟上去,在密林中观察着官兵的动向。一个裹着白头巾的人问道:“瓜怂,这些官兵从黄州府出来就没停下来过,一直往北,原来是要进入河南地界,这么看来黄州府的官兵应该是被抽调一空了,额早就听说河南府的官兵最近也有调动,额看,十有八九是要去西北打仗哩!”另一个穿着蓝色布衣的回答道:“我说老回回,你别一口一个瓜怂的,那是你们陕西的方言,搁在咱们湖广我可听不懂,官兵去西北,岂不是去你老家打仗,你还在这幸灾乐祸个什么劲,当年大西军把你给丢在这,你怎么也不想着回陕西去。”说话的是一个长得尖嘴猴腮,个子也不怎么高的人,不过此人的面相一看就是奸诈之辈,两个眼珠滴溜溜的转,仿佛是要将裹着头巾的人内心给看透。不过那被称作老回回的人却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回答道:“陕西?陕西有什么好回去的?瓜怂,老子就要在这湖广落地扎根,这里的地界多好啊,还没有官兵,额非要在这里干一票大的。左金王,你可不要小瞧额,额手下三百回人,战斗力可是数一数二的。”被称作左金王的人不屑的哼了一声,便扭过头去继续盯着官兵行进的方向。

这二人正是在湖广一带占山为王跟官兵不断周旋的马守应和贺锦,因为马守应是回人,所以外号老回回。说起这个马守应还要追溯到张献忠的身上,张献忠的大西军在陕西收编了不少人马,进了河南之后进一步扩大,然后才在张献忠的率领下继续向南直隶挺进,而其中来自各族的士兵和被裹挟的百姓都有,这老回回正是在陕西的时候因为活不下去带人投了闯军,然后被分到张献忠营中的,张献忠因为少时在家乡跟回人经常发生冲突,所以他跟这些回人不怎么对付,在大西军中的时候也将这些回人放在了无关紧要的非主力队伍中,因为大西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一度突破了三十万人,在这种组织管理松散的情况下,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可能集中在一起,每天都有掉队的人,当然也没有人去管,如果是老营兵可能上官还会去寻找,如果是饥民,那么基本上每天多一点少一点都不是特别重要,而老回回的人正是属于这些饥民,当然不会引起主力部队的重视,但是其实张献忠忽略了一点,常年在塞北生活的这些回人,战斗力其实非常强悍,而且马术高超,如果能好好利用起来,应该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但是张献忠不重视他们,老回回在一次行军的途中便带着一部分族人跟主力队伍失散了,随着后面张献忠的覆灭,当然老回回也就无家可归了,或者说没有任何主力给他依靠了,所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在河南和湖广的交界处老回回带着几百回人留了下来,自己组成了一支队伍,变成了打家劫舍的山匪。

不过湖广东部和河南南部的形势错综复杂,除了老回回这一支兵马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数十支山匪,他们有的只有几十个人,有的却有上千人的人马,老回回的兵马不算多也不算少,可是因为回人作风彪悍的缘故,老回回抢劫了几次商队,并且跟其他势力火拼了几次之后,渐渐有了不小的名气,这不,人数最多的号称左金王的贺锦的队伍便盯上了老回回,只不过左金王并不是想灭了老回回,而是想和老回回合作,或者说是把老回回的人马给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给自己当打手。要说这左金王贺锦,也就是黄州府当地人,当年因为活不下去,又因为地主欺压,干脆杀了地主和镇长,扯旗造反,正好那时候西北的战事如火如荼,大大鼓励了左金王之外更加是分散了官兵的注意力,加上左金王非常聪明,从来不跟官兵做正面战斗,一直都是在深山老林中活动,所以一般情况下,他的人马只会扩充不会损失,他信奉一条真理,那就是不断吃掉小鱼自己总有一天会变成大鱼,所以他疯狂蚕食周边的小势力,并且官兵一围剿他就躲起来,这样数次下来,兵力竟然增长到了一千多人,又联合了比较有实力的号称改世王的刘希尧,乱世王的蔺养成,总兵力暴涨到一千八百人,跟老回回谈合作的时候,他不惜拿出三百两黄金给老回回的人每人一个金锭子,这才收编了老回回,不过老回回毕竟是回人,很多习惯跟中原不同,比如饮食习惯还有生活习惯等等,这就让他的队伍和左金王格格不入,左金王一直隐忍着无非是想利用老回回的人给他作战罢了。

此次黄州府的官兵突然出动,当然就引起了左金王等人的关注,在他们的印象中,黄州府的官兵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集结了,并且此次出兵的人数达到了万人,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几乎可以说黄州府的兵力被抽调一空不说,周边地区肯定也出动了不少人进行支援,这么一来,给左金王翻天覆地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如果黄州府没有官兵监控,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只要自己的实力够用,完全可以做到一鼓作气将黄州府境内的大小势力全部灭了,成立一股大义军。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无一不是按照这个套路发家的,既然别人能发家,为什么他们几个人就不行,在这种思想的刺激下,几人发誓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说干就干,为了确保行动顺利,他们立刻带人跟着肖文海的队伍,想打探一下肖文海的去向,可不要是放空炮才好。

“风云起,山河动,天雄建军声势雄,新军壮士矢精忠。金戈铁马,百战沙场,安内攘外作先锋。纵横扫荡,复兴大明,所向无敌,立大功。旌旗耀,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壮,忠诚精实风纪扬。机动攻势,勇敢沉着,奇袭主动智谋广。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嘹亮的军歌声传来,伴随着咔嚓咔嚓的整齐脚步声,在山海关通往京师的官道上,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在行进着,这支部队的气势显然要跟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都有所不同,行列整齐不说,每个人的步调几乎都是一致,路过的行人从侧面看去,这些战士行进时候都是昂首挺胸,他们的精气神非常饱满,有好事者仔细看了看他们的旗帜,这才辨认出这些精锐战士的身份。“天雄军,他们就是卢公的天雄军。”一名中年人指着军队喊道。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些军人宁可在官道下面的泥泞道路行军,也不愿意占领官道的另外半幅路面,原来是朝廷的新军啊。卢象升在北直隶民众的心中那也是大英雄一般的存在,光是文官领兵亲自上阵杀敌就已经被传为美谈,更何况他曾经组建民团救援京师,这一份忠勇便是难得。得知是天雄军过境,官道上的百姓纷纷大喊起来:“好样的!可都是好汉哪!卢公保重!”说什么样的都有,卢象升望着这些热情的百姓,他不住的在马上拱手致意,作为一名文官,能受到百姓这样的称赞爱戴,就是战死沙场也值了。

“大人!大人!前面就是昌黎了,我们要不要在昌黎歇息一下?”正在卢象升于马上拱手抱拳的时候,一骑快马来到了卢象升的身前,马上的骑士对卢象升喊道。卢象升扭头一看,来人正是他的胞弟卢象观,这次出征,卢象升的四个弟弟也都是随他同行,分别是卢象观、卢象同、卢象坤、卢象晋,卢家一直有兄弟出征的传统,当年在新桥之战的时候,卢象升的几位叔伯卢国云、卢国紘等人便一同战死,只剩下了卢象升的父亲卢国霖,所以几个叔伯的儿子便全部被卢国霖一起抚养,所以这五兄弟虽然有的是亲兄弟有的是堂兄弟,但是这么多年的感情下来,比亲兄弟还要亲。卢象升在北直隶建立民团和白番队,当时卢家几兄弟都同时参军,跟着卢象升一起打建虏,并且都在天雄军中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卢象升毕竟是文官,为了避嫌,他并没有将几个弟弟给安排实权官职,也就是说他麾下的团长都不是他的兄弟担任,而是出任一些军需官、赞画、参军、中军官之类的官职,不直接领兵,但是将士们其实都知道这几个人在军中的地位,并且卢家满门忠烈,也没有什么任人唯亲的说法,要真是任人唯亲,谁会把自己的弟弟送上跟建虏对峙的战场?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14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14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