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说起这个泥汊镇,其实跟江北其他的地方还有些不同,因为张献忠攻入皖地的时候,新军渡江将张献忠剿灭,为了防备以后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刘毅以漕运衙门的名义在江北各府多多少少驻扎了一些兵力,也就是沿着长江北岸布置了一条缓冲防线,这样如果还有张献忠入侵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平府一线就能事先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而留在江北的军队也能掩护难民撤退,刘毅的这个举动应该来说还是得到了江北官府的支持的,这些官员也不想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就算是有,也可以将自己的家人先送到江南去避难,在新军的保护之下,他们的撤离行动应该会非常顺利,所以对于新军在江北驻扎少量兵力协防,他们没有人反对。而无为县作为跟太平府隔江相望的县,自然有一部分新军驻军,沿江的高沟镇、福渡镇、泥汊镇等等基本上都有一个新军的排级单位驻扎,当然平时他们是在镇子里的,如果下面的村子发生了什么动乱或者治安事件,这些新军也会出面管理。而无为县的驻军乐的这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有人管,省的他们出面,所以也就不闻不问。再说这些新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惹了他们没好果子吃,新军的一个排长,别说是在镇子上,就是在无为县城,甚至是庐州府,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谁不知道新军能打,跟他们攀上些交情,那日后可是受用无尽的。

所以在新军的保护下,泥汊镇这些村子的居民都能安心发展,自然也就想将田地给耕种的更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吴要挖新的水井,开垦新的田地了。老吴说完,吴村的村长立刻接话道:“呵呵,吴师傅你说的对,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在这里开工挖水井,这象征着什么?这象征着咱们来年的收成肯定红火。”老吴立刻笑道:“对对对,村长说的太好了。那您看,几个村子的乡亲们都到齐了,要不咱们就先开工干起来?别看咱们都是些老家伙,可是几个村子的老家伙也有两百多人,咱们这么些人若是顺利,三天就能把这活给干完喽。”“哈哈哈,哈哈哈。”老吴的话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其实他说的不错,年轻人都去对岸干活了,剩下在村子里的都是跟老吴年纪相仿的中老年人,不过这些人常年干农活,除非是生了重病躺在床上动不了了,否则都还有把子力气,挖个水井还算是可以承受的活计。

吴村村长点点头问道:“水渡村和三溪村还有什么意见吗?没意见咱们就动工了。”另两个村子的村长吆喝一声道:“赶紧的吧,早干完早回家。”众人在一片号子声中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们毕竟体力不比年轻人,所以不断有人轮换上去挖井,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都用最充沛的体力来干活,有的人负责挖水渠,有的人负责打井,在几个村长的指挥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好在长江边的水资源本来就很丰富,要不是怕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挖一条人工水渠,直接从长江取水,将长江的水给引入到农田里去,只不过这样做行程太长,费时费力还费钱,所以还是选择打井比较合算,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口井应该挖不了多深就可以出水了,其他村子里的水井都是这样的。今天这块地方是吴村北面的一块荒地,只要是挖出了水井,造好了水渠,来年就可以在这里施肥耕种了。反正谁能嫌地多呢?

虽然现在已经是深秋,天气凉爽,但是对于经常干农活的庄稼人来说不算什么,老吴甚至只穿着一件无袖小褂在地里挥汗如雨,一名同乡打趣道:“老吴,看不出来你都一把年纪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力气,真是了不起啊。”老吴笑着道:“嘿,你可别小瞧人,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像我儿子这般大的时候,那可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就是饭量有点大,一天两顿,顿顿都要吃上三大碗糙米饭,要不然就浑身没力气,可惜啊,那时候年景不好,经常吃不饱饭,哪像现在,粮食多了,儿子又能挣钱,时不时给咱在城里买些细粮孝敬,这老了老了竟然还过上吃细粮的日子了,不能不说,这都是托了新军的福啊。”

老吴一边跟身边的村民聊天,一边卖力气干活,其实挖水渠倒是没什么,但是水井就要复杂一些,不仅要开挖水井,而且还要将井壁用砖石给围起来,要不然随时都可能有塌方的危险,所以这是一个重活,虽然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去江南务工了,不过毕竟都是庄稼人,这些五旬左右的小老头,手上也有把子力气,就像老吴一样,干活的同时聊天,脸不红气不喘的,很是轻松。很快,老吴便和他们这一队人干了一个时辰,就要换上第二队人接着施工,今天的饭是轮换制的,到了晌午的时候,没上去干活的先吃饭,等上面那一批人下来了,吃完饭的再上去干活,跟太平府不同,太平府已经普及了一日三餐的吃法,可是江北这边还是一天两顿,虽然古人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但是作为干农活的庄稼人一般都是早上和晚上各一顿,中午在地里干活是没时间回家吃饭的,只不过因为现在老吴他们干的是重体力活,中午必须补充一顿,这才有了晌午饭的说法。

今天的午餐算是不错的,一方面因为泥汊镇紧邻江南,各方面的资源都要充沛一些,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年轻人都在太平府做工,工钱收入还不错,所以泥汊镇的相亲们日子过得好一些,如果让西北和中原那些正被流贼和天灾祸害的百姓来到泥汊镇看看,也许他们会觉得到了天堂。午餐是由几个村子的妇女带着篮子给送到田埂上来的,有黑面和白面馒头,还有一些咸菜,每个人更是能分到一碗泛着油光的肉汤,这在这些老农看来就是了不得的吃食了,白面馒头那可是紧俏产品,一般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泥汊镇这里生活水平较高,所以偶尔也可以有白面馒头吃,特别现在正是做苦力活的时候,几个村长一合计,干脆这几天就给大家提供一些白面馒头好了。一人一个白面馒头,两个黑面馒头,一小碗咸菜,一大碗肉汤,当然,这肉汤可不是单纯的汤水,每个人的碗里面都有一块大肥肉,太平府经过新军的经营,早已经变得无比富足,当然对周围乡镇村庄都有经济方面的辐射,特别是副食品交易非常繁荣,江北很多邻近长江的乡镇都养着猪牛羊,去太平府也能卖个好价钱,这些养殖户有钱了,村子里有大事的时候贡献个一两头猪羊的还不是小意思,所以这边能喝上肥肉汤不奇怪。

大明一六一九》小说在线阅读_第13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瑾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一六一九第13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