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行行好,放我过去吧,你们看看我身后,这都是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天兵帮助我们守城,不能连口吃的都没有啊,那样太失礼了。”城内传来了嗡嗡的声音,甲午和金尚宪起身探头一看,只见通往城门的城门大街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挤满了人群,男女老少都有,甲午有些疑惑,这些老百姓聚集在这里要做什么,城门大街上,数百御营厅的士兵组成人墙,将老百姓死死拦在外面,不让他们靠近城墙。金尚宪整理了一下袍服,对身边亲兵说道:“你去问问怎么回事?”亲兵得令下去查看情况,不一会便回来禀报道:“右议政大人,下面的民众是来慰问天兵的,领头的是个六十岁的老者,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天兵就来帮助他们打退过倭寇,他早就发誓,若是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天兵,一定箪食壶浆招待他们,身后的民众跟他的想法都是一样,他们每一家都感念天兵对他们的恩德,这次天兵又来帮助高丽抗击金兵,这些百姓说了,他们无论如何要表示一下。”金尚宪看了看甲午,“大将军,你说,这。。。”甲午点点头道:“既然百姓们有意,我们也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这样吧,让御营厅的士兵将这些食物都收集起来一起运上城墙,我下去对这些百姓说两句,让他们散了,回家好生待着吧。”金尚宪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将军高义,我就陪同大将军一起去吧。”
两人下了城墙,亲兵们紧紧跟随在后面。高丽民众运送食物的方式很特别,都是用篮子将食物放好然后顶在头上,远远看去,看不见人,只能看见头顶热腾腾的食物冒着热气。甲午心中有些感动,这里的民众让他看到了南直隶百姓的影子,虽然因为他们是天兵才能有此待遇,但是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是当兵的做梦都想见到的事情。比如甲午就很敏锐的注意到身边那些御营厅的士兵脸色不太正常,想必是受了刺激,他们肯定在想,为什么老百姓对他们不像对天兵那样。
金尚宪对身边的士兵挥了挥手,御营厅的士兵见到是右议政大人在此,也只能依令分开一条道让百姓们过去,甲午倒是不在乎这些百姓当中会有金兵的细作,反正身边的卫士都不是吃素的,自己也是刘毅的亲兵出身,这种在人群中分辨细作的事情自己可以说是行家,所以甲午只是淡淡瞥了一下人群便知道,这些人当中应当没有细作。甲午知道,现在城内戒严,即便是细作活动也要稍微注意一下,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明目张胆,加上城门和城墙已经被新军士兵封锁,细作想要将情报送出去谈何容易,根据新军高层获得的情报,对于高丽方面,金国不是特别重视,主要是因为血滴子部队的注意力都放在大明身上,高丽作为一个小国本身也没有什么刺探的价值,所以基本上血滴子部队主要利用的是当地人投送情报,在官府和民间都收买了不少高丽人,只不过这些高丽人现在根本没有机会将明军已经到来的情报给传出城去。即便是信鸽也已经被明军全面封锁,城墙瞭望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有信鸽从城内起飞,将会立刻放出携带的猎鹰,并且对放出信鸽的地点进行剿杀。
老者带着一大群民众走到了甲午身边,老者叫不上甲午的名字,但是他知道,如此威猛的将军一定就是明军的主将。老者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一名年轻人将酒碗给递到了老者手中,里面盛着满满一碗米酒,老者恭敬的对甲午说道:“大将军,多年前小老儿还是年轻人的时候,就见识过大明天兵的厉害,当时若不是大明天兵相救,恐怕高丽八道早就已经沦陷,变成了倭寇的奴隶场了,如今金兵来犯,我高丽自身没有自保的实力,又是大明天兵来救援我国,小老儿仅代表高丽万千黎民多谢天兵救命之恩,请将军满饮此碗。”老者说完竟然是对着甲午跪下,身后的上万百姓也是在城门大街上缓缓下拜。甲午愣住了,没想到大明军队在高丽百姓心中竟然有如此高的地位,甲午一把搀扶起老者,口中说道:“老先生折煞本将了,大明高丽乃是一衣带水,自古以来高丽就是大明的属国,高丽子民同样也是大明子民,怎么会有朝廷见到自己的子民落难而不出兵相救呢?何况金兵在大明北地同样肆虐,我们出兵也正是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如果有机会,将来我们一定会出兵将金国消灭,彻底解决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