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一个个木板架设在港口上,形成了一座座简单的木桥,方便士兵们下船,大队装备精良,军容严整的新军从船上下来,在港口集结,李政等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如此精锐的士兵绝对不是倭国所能拥有的,这些将士真的是大明官兵,甲午带着陆军一队队的在港口汇集。他走到王大雷身边道:“大雷,真他娘的有你的,你瞧瞧这些个高丽人,一个个趴在地上连抬头看的胆量都没有,你是怎么吓唬他们的,怎么把他们一个个都训成孙子了。”王大雷哈哈一笑道:“哈哈,这是机密,我可不能告诉你,再说了,你的嘴皮子不应该比我还利索吗?我是跟着军座学得,你直接能跟都督学,你要是嘴皮子还没我溜,恐怕都督也不认你这个学生。”甲午当胸给了他一拳道:“他娘的,你在水师陆战队还成精了。”两人在一边打趣,新军将士们就在港口列队,不断出现的武器装备火铳火炮让高丽士兵看花了眼,他们虽然跪在地上,可是也在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一名高丽士兵说道:“喂!你们瞧,那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铳。”旁边一人接话道:“笨蛋,那是火炮,火炮,你以为是咱们的天地玄胜呢!我有个亲戚在边关做生意,说是大明的火炮比红毛鬼的还要大,射程还要远,你们难道忘了,野人首领就是被大炮给炸死的。”他这么一说,旁边众人纷纷点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一炮轰死的事情不仅在大明,在高丽也是人尽皆知。若是明军拥有眼前这些犀利的火器,炸死努尔哈赤还真不是什么难事。一名军校喃喃自语道:“若是咱们高丽也有这样的火炮,这样的装备,我们何愁金国的威胁啊。”
有了李政等人大开方便之门,新军的集结速度非常快,仅用了一个多时辰,所有的士兵就已经完成了集结,携带的装备也被全部从船上卸下,反射着银光的铠甲,通体黝黑的火铳,无一不在告诉高丽人,这是明军一等一的精兵。
此次出兵高丽跟以往的作战方式有些不同,如果汉江的条件跟长江一样,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将海舰直接驶入汉江流域,在江面上形成第一道防线或者是火力支援点,但是汉江本身流量比长江小得多,并且水域也比较狭窄,青弋军对汉江的水文条件也不熟悉,贸然让吃水较深的海舰进入汉江,一旦发生搁浅,后果不堪设想,最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新军的火力,还是让八旗军过江在汉江南岸遭受打击的好,这样他们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突袭,后边就是滔滔江水,天然的条件封住了他们的退路,被青弋军迎头重创,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沉尸汉江。“启禀将军,全军列队完毕,是否可以出发。”一名千户团长前来禀报。甲午扭过头道:“好,立刻出发,直奔王京。”王大雷对一边的李政招招手,“李政将军,这样吧,我给你最大的尊重,你现在可以立刻派出快马直奔王京,向国王报告这里的情况,我们也会同时出发,但是你也看到了,我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步兵,到达王京需要时间,希望你们的国王能准备好物资,我不想这一万多将士到了王京之后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当然,我们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是实实在在来打仗的,很快你就会知道,我方才说的关于皇太极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如果我的预料不错,现在他们已经过了义州了,你们在北边的军队应该已经全完了。”
李政如坠冰窟,他不怀疑王大雷的话,因为他已经亲眼看见了这么多明军登陆,粗略的计算一下,至少一万多人,这么强大的兵力北上只能是为了对付金兵,而明国锦衣卫的能量作为王室他更是清楚,当年壬辰倭乱就有锦衣卫对付倭寇的忍兵,这些事迹都已经被记载进了高丽的史书中。既然是锦衣卫提供的情报,那么应当属实,李政更加担心的是高丽八道,高丽全国只有数百万人口,土地也不太肥沃,经过三十多年前的倭乱,已经是元气大伤,而这些年,不论是北边的金国侵略,还是内部的王位纷争,基本上高丽就没有消停过,整个国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高丽需要恢复国力,可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金国又打起了高丽的主意。李政走到王大雷身边抱拳道:“小将即刻派人前去王京,另外小将还有个不情之请。”王大雷有些不耐烦的皱皱眉头,怎么这个王室成员如此聒噪,他以为他是高丽的王室就了不起了?李政见王大雷面色不虞,小心翼翼道:“大人不要误会,小将身为高丽军将领,国家危难之际当然要为国分忧,小将请求抽调釜山港两千士兵由自己亲率,为天兵引路,同时参加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王大雷瞥了李政一眼,这小子还挺有血性。他点点头道:“也好,你们若是想参战就一起来吧,不过有一点本将可要告诉你,我们行军速度快,可不是你们高丽军能想象的,如果你们跟不上掉队,或者在战场上给我们碍手碍脚,那可不要怪本将翻脸。”李政有些尴尬道:“小将领命!”
“殿下,殿下!野人,野人杀过来了!义州失陷,北部四道告急,野人兵锋直指王京,咱们的边军已经被击溃了数支了!”八月十五,正是高丽的秋节,当然高丽的历法基本上延用中原,所以秋节就是中原的中秋,高丽人虽然不吃月饼,但是也会有年糕之类的点心让家人坐在一起食用。可是高丽王京城内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因为一大早,在城门开启的时候,一名满脸血污的骑兵冲进城内报信,而他带来的是非常不好的消息,高丽北边出了大事,金国竟然又对高丽动兵了,就在数年前,阿敏还率领数万铁骑杀进了高丽国内,一直打到了王京城下,高丽民众对金兵的恐怖战力记忆犹新,他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历史重演,可是往往怕什么就来什么,就在大家准备过节的时候,金兵悍然发动了进攻,并且从报信兵的言语来看,形势已经非常危急。
砰的一声,一个崭新的茶杯被摔在了地上,一时间摔得粉碎,宫女和太监们吓得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一个穿着白衣,头戴纱帽的五旬男子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收拾一下,然后退出去,本官要和殿下谈些事情。”宫女和太监们如蒙大赦,立刻收拾地上的碎片,然后倒退着走出了房间,顺手将移门给拉上。这里正是景福宫思政殿,也是平时李倧的办公地点,有点类似于崇祯的养心殿,一般会见大臣商讨国事或者批改奏章什么的都会在思政殿进行。今天李倧下朝后便按照惯例来思政殿批阅奏章,可是谁能想到他屁股还没坐热,北部的战报就传到了宫中,李倧肝胆俱裂,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金兵竟然真的发动了进攻,而让他最懊恼的是,他明明已经命令边军在鸭绿江边布置沿江防线,为什么金兵打过来一点消息都没收到,义州那边不是还有万余人马,如果是有所防备,金兵照理说不可能那么快突破,只能说他安排的这些边军都是废物。气急败坏之下,李倧直接将面前的茶杯给摔得粉碎。
而方才出言的五旬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高丽王朝文臣领袖崔鸣吉,也就是现在的高丽领议政,崔鸣吉当然也得知了北边被金兵攻陷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进宫跟李倧商讨对策,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了李倧怒摔茶杯,他不想让宫人们为难,所以立刻吩咐众人收拾东西退下,崔鸣吉在高丽国内地位很高,基本上就是李倧的第一谋士,也是李倧最信赖的人,粉碎光海君复辟之后,李倧在高丽的地位也基本稳固,作为领议政的崔鸣吉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倧不论大小事务都要征求崔鸣吉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