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阿济格的话说的这么直白,果然是皇太极麾下头号猛将,他直接排除了汉军两旗,那么实际上人选只能在多尔衮、济尔哈朗和莽德格类之间产生。济尔哈朗仗着资格老立刻起身道:“我倒是觉得留下一支汉军八旗来牵制高丽边军也未尝不可。集中我们八旗主力直接突击会来的更快一些。”阿济格摇摇头否认道:“这个方案过于冒险,我不能同意,大汗也不会同意,首先,汉军正白旗是火器部队,留下他们这些士兵,那我们的火器谁来操纵?你们的士兵会使用火器吗?”一句话说的济尔哈朗低下了头,确实,这是金兵的短板,战阵搏杀自然勇士们都是高手,可是操纵火器还是算了吧,特别是金兵将士们根本看不起这些投降的明军,他们的火器射速慢,还没有弓箭来得快,威力也不大,在这些明军面前这些金兵还是有着很强的心理优势的。只要不是碰到那支魔鬼军团,金兵可谓是人人都有作战的决心和信心。阿济格接着道:“就算是祖大寿的正黄旗也不行,祖将军,我若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觉得你麾下的军队能完成吗?”阿济格是一点面子都没给祖大寿留下,他这么问不就是明摆着讥讽祖大寿的兵不顶事吗?祖大寿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阿济格的问题他如何回答,祖大寿也是带兵之人,更是曾经的辽东军名将,他当然知道自己麾下士兵的战斗力如何,如果说是原来的关宁军,那祖大寿可以非常硬气的答应下来,但是现在形势不如人,自己的正黄旗当中大部分都是辽东军的散兵游勇,核心的辽东军不过一个甲喇,让这支战斗力比高丽边军还差的军队去抵挡高丽人,祖大寿真的是没有什么信心,但是如果要让祖大寿承认自己麾下都是废物,这让他怎么拉的下脸。
两人僵持了半晌,祖大寿长叹一口气说道:“启禀贝勒,末将自认为自己的士兵训练不足战斗力不济,还不能单独胜任这样的任务。”阿济格笑笑道:“呵呵,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希望旗主不要往心里去,当然,你的人马跟着主力部队行动肯定会有更多的立功机会,我就想让你们的人打头阵,这个头功你祖大寿倒是可以抢一抢。”祖大寿心里早就将阿济格的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一遍,阿济格这是什么意思,摆明了让自己的人当炮灰,自己要这个头功有个卵用,并且阿济格怎么会这么好心将头功安在自己头上,自己和麾下汉兵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祖大寿在投降的那一天其实就已经有了觉悟,只不过让他心里非常不爽的是,凭什么耿仲明这个混蛋可以躲在后面看戏,就因为他麾下都是火炮兵,火铳兵?他耿仲明算个什么东西,当年不过是毛文龙手下的鹰犬罢了,连个总兵都不是,如今在大金国竟然爬到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并且自己的正黄旗要在前面当炮灰,他个狗日的倒是能在后面享受,这更是让祖大寿内心不忿。
阿济格挥挥手道:“好了,祖将军,我们不谈汉兵的事情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哪一位愿意替大汗分忧,留下来牵制高丽军?”阿济格将问题又踢回了莽德格类等三人的脚下,“若是你们不说话,就由我来提一个意见吧。”阿济格见众人面露纠结之色,主动说道。莽德格类施礼道:“请贝勒吩咐。”阿济格点点头说道:“莽德格类,你的镶蓝旗是奉了大汗的命令重新组建,若是让你们独挡一面,可能还差点火候,毕竟你队伍里大部分都是新兵,我作为一军主将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莽德格类喜出望外,没想到阿济格上来就将自己给否定了,莽德格类何等聪明,他立刻意识到阿济格这是在给皇太极面子,毕竟镶蓝旗在叛乱中已经被打残,现在的镶蓝旗已经不是以前的镶蓝旗,其战斗力应该还打不过现在的辽东明军,所以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强,莽德格类在政务上可能有不错的能力,但是独立带兵打仗还是个新手,阿济格肯定不能将这个新手放在独当一面的位置上,万一出了什么差错,皇太极怪罪下来就是他阿济格的责任。而且他也要考虑其他人的看法,明知莽德格类不行还让他上,金国上下岂不是说他阿济格柿子捡软的捏。
排除了莽德格类,实际上选项只剩下了两个,一个是济尔哈朗的正蓝旗,一个就是多尔衮的镶白旗。从阿济格的内心来说,他当然是不愿意让多尔衮上,毕竟两白旗都是他阿济格的人,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并且他的人越多,立下功劳的比例就会越大,对济尔哈朗,阿济格早就看不顺眼了,就是个老滑头,这样的人不值得他阿济格尊敬,让济尔哈朗留下是最好的选择。“阿济格贝勒,我看,这个任务还是我来吧。”一个声音响起。
众人纷纷侧目望去,说这话的人竟然是多尔衮,阿济格的心中一阵懊恼,多尔衮怎么能主动提出来,若是他不说话,自己待会就会将这个任务给安到济尔哈朗的头上去,济尔哈朗见多尔衮主动站了出来,心中长吁了一口气,他想的倒不是什么功劳不功劳的事情,而是战利品的问题,众所周知,高丽王京南部都是产粮地,王京肯定也有不少好东西,按照金兵的规则,虽然大部分东西要上缴皇太极的国库,但是不可能一点截留都没有,这些抢先攻入的部队,不论是谁都会留下一些自己的利益。留在后方跟高丽边军对峙基本捞不到什么好处,高丽北部地区多的就是丘陵山地,这样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这样一来人口就少,也不富裕,标准的苦寒之地,傻子才留在这里,也不知道多尔衮是怎么想的。
多尔衮起身道:“阿济格贝勒,打仗本来就需要齐心协力,大金之所以会出现像阿敏那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人心不齐,八旗八旗,看似是不错的制度,但是说句斗胆的话,这只能适用于前期的大金,现在大金已经立国,还是分成八旗,搞什么八旗议政已经是落伍了,从来就只有上传下达,上行下效,还轮得着下面挑三拣四吗?我多尔衮愿意以身作则,承担这个任务。”阿济格瞪大了眼睛望着多尔衮,这家伙胆子是真大,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八旗制度,要知道,这可是大金的祖制,还轮不到多尔衮来指点江山,现在是老汗王已经不在了,若是老汗王还在世,他一定吃不了兜着走。阿济格打断他道:“好了!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既然你决定留下来,那我也不能提出反对,那就让你的镶白旗留下来吧。你们先行出发,从鸭绿江上游渡江,直插咸镜道吉州,明川,那边是他们主力之所在,按照你镶白旗的战斗力,全歼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阿济格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他看见了济尔哈朗脸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这是一种得逞的奸笑,让阿济格心里大为不快。多尔衮要强出头,把自己的话给堵了回去,那就让他上吧。但是济尔哈朗把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这家伙就算不能被留在后方,到了前线战场上他也是打先锋的命,正白旗的兵马要留在最后出击。按照阿济格的判断,王京的高丽军多少应该还是有点战斗力的,而且还有不少火器助阵,让祖大寿的人单独冲击肯定不现实,就让济尔哈朗的兵马跟祖大寿配合一起攻击王京防线。等到消耗的差不多了,正白旗和镶蓝旗的兵马再一拥而上解决战斗。“散会,你们都回去准备准备,明天开拔。”阿济格起身道。众人一起施礼道:“遵命!”
“喂,你们两个,做什么呢,磨磨蹭蹭的,还不来搬运粮食?这可是这个月的口粮,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咱们这个月就做好饿肚子的准备吧。”在鸭绿江南岸的一座堡垒上,一名高丽军军校对着几个正在搬运粮食的士兵喊道。说是堡垒,其实也不过就是个大一点的烽火台罢了。烽火台的周围设有栅栏,上面插上了一些火把,可以将栅栏周围的地面照亮,这个烽火台有大约六十名高丽军驻扎,军校就相当于大明的总旗官,像是这样的烽火台在鸭绿江南岸至少还有十几座,每一座差不多都有六十人看守,这些就相当于沿江的预警机制,由这些人驻扎在这里,只要对岸的敌人攻过来,他们就能率先发现,然后点狼烟预警,义州城内的守军得到讯号就能立刻戒备起来。整个高丽边军目前的规模大约在四万人,各地守备部队加起来约有六七万人,水师大约两万人,还有一些王京的内三厅训练院等禁卫军兵马,全国总兵力应当在十五万人上下。这还是因为光海君想要复辟高丽,内部经过了一轮混战之后的结果,当然光海君靠着这一点兵力在情报都被泄露的情况下自然不是李倧和崔鸣吉等人的对手,但是这一次内耗也导致高丽损失了将近两万兵马,其中一万人还是支持光海君的边军。这无疑削弱了边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