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打捞这方面,这些人才是行家,既然小旗官这么说了,就按他说的办,事不宜迟,张智立刻发出讯号,让三十艘赶缯船围成一个大圈,以这个圈内的湖底范围为搜索区域,每艘船开始分组,一艘船一个梯队,三名队员,一个批次九十名队员,下水打捞,时间紧迫,到了夜里能见度变低,他们的作业就会被迫中断,所以必须要在白天完成任务。九十名陆战队员领命,稍作准备便一头扎入水中,一瞬间消失不见。他们都奋力的往湖底游去。并且每个人的手上都握着一根叉杆,这些叉杆是用空心钢管制作,头部被黄铜包裹,在水下探路很好使,因为水压的缘故,人的感知能力降低,如果是用空心的钢管,那么一旦头部触碰到硬物,震感很快就会传到手上,虽然方法不是特别先进,但这已经是青弋军能做到的极限了。
九十名队员将手中的叉杆在湖底不断捅刺,希望能有所发现,在这个深度上,他们坚持不了一刻钟的时间,最多就是一盏茶的工夫就要上岸,这样一来,作业的频率就会加快,上岸的人几乎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将士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谁都知道,这关系到青弋军的大业,全军将士都眼巴巴的期待着这三百六十人能有所发现。他们不能辜负数万兄弟和将军的期望。
时间不断流逝,已经是下午,距离傍晚太阳落山大约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张智有些焦躁,他拿出怀中的怀表不断的看着时间,总旗官在一边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是他们的长官心中焦急了,虽然张智嘴上不说,可是他看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总旗官想要上去劝说两句,可是终究无法开口,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舰长,怎么能知道指挥佥事的内心在想什么呢?已经是第十二批次了,这意味着船上的每一个陆战队员都已经下水了三轮,他们的体力应该快到极限了。张智的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些失望,看样子今天的任务是完不成了,只有明天再战了。他们在这里每耽误一天,崇明岛的巨型码头开工就要耽误一天,据张智所知,现在中军都督府已经发出调令,征集十府的民夫,每一府都要出动一万人,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现在他们还没有干活,都督府已经要开始负担他们的吃喝拉撒,一旦开始动工建设,除了原材料之外,这些人的工钱也是个天文数字。按照都督府的估计,建成巨型码头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这些民夫除去干体力活的以外,还有很多技术工种,这些人可不是一个月一两银子就能打发的,平均算下来,光是工钱,一个月十万人就要三十万两的支出,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两,还不包括饭食住所等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如果全部相加的话,恐怕还要翻一番,而码头的建设本身的资金预估就是超过千万两,算上人工费总计可能会达到两千万两的规模,沉银基本上就是这么多,所以,这是新军能否成功实施远洋战略的命脉和关键。
“一!二!三!一!二!三!”又是一轮号子声,九十名将士陆续登船,看着一个个出水的陆战队员都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张智的心也降到了谷底,他不断的给自己暗示,好事多磨,好事多磨,自己不能急躁。可是脚下却忍不住来回踱步。
“有发现了!有发现!”一个有些激动的声音传来,是另一艘赶缯船上的一个刚露头的陆战队员,他在水里拼命挥动着双手,给船上的人发信号。船员们立刻涌向了甲板一侧,他们一起用力将此人拉了上来。水下作业是非常消耗体力的,那名陆战队员一上来已经是气喘吁吁,他瘫坐在甲板上,总旗舰长管不了那么多,立刻走过来问道:“你说什么?有什么发现?”那人喘气道:“水下,水下有东西。”“快给他喝口水!”总旗命令道。
一名士兵递上去一壶干净的水,陆战队员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然后道:“卑职在水下不断摸索,方才用叉杆探路的时候直接插到了硬物上,震感非常强烈,而且卑职又多测试了几下,很明显叉杆插到的是一个平面,不是有棱有角的湖底石头,很有可能是宝箱。”总旗立刻和身边的几名小旗对视了一眼,他说的有道理,张献忠的宝箱绝对不可能是木质,因为木头一旦泡水可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会很快腐烂,张献忠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需要沉银,所以一定是用铁制的箱子制造了宝箱,并且还要在外面涂漆,如果说那个下去的小旗官看到了什么亮点,很可能是箱子的漆面反射或者是箱子的锁反射了光芒。
砰的一声,红色信号弹升起,这是发现情况的讯号,张智呆呆的望着升起的信号弹,有些不敢相信,有情况了?张智双手猛地一拍船舷道:“组织人力,就在那个方位,集中搜查!”“得令!”数十名陆战队员在水中向发出红色讯号弹的赶缯船靠拢,然后在船底附近消失,他们像是灵活的飞鱼一样急速沉底。。。
三天后,舰队开始返航,站在船头的张智显得意气风发,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打捞竟然会进行的如此顺利,三天前,傍晚时分,当浮出水面的陆战队员禀报水下有情况的时候,让全军将士精神为之一振,张智当机立断,抢在太阳落山之前派出数批人马立刻下水勘探,终于是在日光消失的最后一刻有了重大发现,大家在赶缯船形成的包围圈的湖底,探测到了大量的铁箱,这些铁箱埋在湖底的浮沙下面,只要用手轻轻的将上面的沙子拂去,就能依稀看见铁箱的面目。
当夜,全军进行休整,第二天天一放亮就立刻投入打捞工作,让张智没有想到的是,张献忠为了沉银方便竟然没有选择多点投放,按照李定国的情报,沉银的总量应该在不到三千万两,这是一个基本上固定的数字,张智的想法是先将已经发现的沉银全部打捞上来,再集中力量继续搜索剩下的银两,可是随着这个包围圈内打捞上来的铁箱越来越多,张智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想法,难道说张献忠为了省事,或者说因为大西军在河南和湖广交接处作战的时候是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所以他根本没有时间选择更多的投放地点,而是将所有的银子集中放在了一处?这个想法一出,张智自己都吓了一跳,如果是那样,可真是老天眷顾,功劳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了。
张智这么急着立功,其实也不能怪他,远洋码头的兴建已经是势在必行,一旦建立完毕,青弋军之后的动作肯定就是进一步的扩军,晋军作为水师的主将自然是水涨船高,但是海上不比陆地上,联系非常困难不说,也没有鸽信的固定投放地点,这就要求海上的每一支舰队的主将都要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从现在水师的分布情况来看,以后的漕运舰队肯定会加强,但是同时,海外的几个舰队也一定会成立,比如倭国附近的舰队肯定会合并成为一支对倭国沿海进行扫荡的主要作战力量,而耽罗附近的水师肯定也会加强,他们要随时牵制金国。最后刘毅已经透露了新建一支水师的意思,东部和北部都已经有舰队,唯独南方还没有舰队,要知道南方海域还有很多国家和土地,这都是大有可为的地方,将来的青弋军十有八九会形成四大舰队,张智当然想成为海外舰队的主官,而不是在长江上游荡。立下了这份功劳,张智说话就有底气,后面能不能争取一个南方舰队的主将名额就要看这次行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