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们一定想问,为什么咱不趁着陈奇瑜没杀上来的工夫立刻突围?”在众人疑惑的眼光中,高迎祥反问大家道。高迎祥在战斗开始之前对大家说的是李自成谈判失败,今夜突围,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存,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们才会玩命作战,现在战斗结束,是时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了。李自成秘密调集了三百刀斧手埋伏在帐外,今日将会是闯军成军以来最重要的一天,在陈奇瑜进入山谷受降之前,他们必须将内部意见统一起来,高迎祥知道,无论怎么说都是他欺骗了大家,万一其中有人不满或者想要跟闯军分道扬镳的话,只好将人头留下了。另外高迎祥知道,现在闯军也受到了重创,虽然这支剩下的部队当中超过一半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兵,但是难免有人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比如罗汝才,贺一龙之流,他们真的是跟自己一条心吗?万一他们想跟陈奇瑜告密怎么办?所以布置三百刀斧手很有必要。李自成将手按在刀柄上,只要场中人有半点异动立刻就会人头落地。
“呵呵,诸位兄弟,不用你们问,我来解答。其一,要跟大家说声抱歉,其实自成去陈奇瑜那里谈判并没有失败,相反,我们和他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只不过人多嘴杂,在战斗开始之前我不能直白的告诉诸位。”高迎祥此言一出,众人发出了一片惊呼,没想到闯王竟然会欺骗他们。李自成吼道:“肃静!肃静!听闯王把话说完。”看见李自成凶神恶煞的样子,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怕是今日高迎祥已经和李自成商量好了什么,自己若是不聪明点,只怕是走不出这个大帐了。果然仿佛是为了印证罗汝才等人的猜想,只见帐篷外好像传来了脚步声,莫非是有伏兵。想到这里,冷汗不自觉的就浸透了众人的小衣,战场上什么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可别阴沟里翻船,死在这小小的营帐中。
高迎祥见众人不说话,他也没想着顾及众人的情感,立刻将当日李自成对他说的话对众人和盘托出,看见众人一个个合不拢嘴的样子,高迎祥摆手道:“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不解和疑问,但是现在不是关心这些的时候,我意已决,我们即刻接受陈奇瑜的招安,当然,并不是真正的就跟皇帝老子后面干了,车厢峡的地形你们也看见了,在里面跟官兵打对我们不利,目前官兵最重要的骑兵已经被我们消灭,说实在话,咱们现在又有马肉吃,又有孙传庭部丢下的兵器,可谓是兵强马壮,别看我们只有三万多人,真要是跟陈奇瑜干起来咱们未必没有胜算。所以我决定,我们暂且服软,不过马肉我们要立刻吃掉补充体力,自成随后会派人跟陈奇瑜联系,我们先交接珠宝拖延时间,等将士们酒足饭饱,将兵器和铠甲穿戴完毕之后咱们再受降。”
“闯王,您的意思莫非是诈降?”罗汝才冷不丁的蹦出一句。“呵呵,不错,还是曹操懂我的心思,正是诈降,咱们兄弟起兵这么久,难道还要寄人篱下跟着朝廷干吗?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在官军中间干过,上官对你们怎么样你们心里没数吗?还不如继续跟着义军干,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什么不好!咱就是要灭了这个狗朝廷!”高迎祥咬牙道。
“刚刚受降,双方都有些戒备心,这很正常,陈奇瑜若是要收缴咱们的武器,咱们就以弟兄们不放心来搪塞他,总之先出了山谷再说。为今之计,最好是能跟献忠汇合。自成在进入山西之前放了一颗钉子在陕西,此时正好能派上大用场。咱们跟着陈奇瑜北归,在自成选择的地点重新聚义,然后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跟献忠合兵一处,则无人能阻拦我义军脚步。”高迎祥补充道。众人想不到李自成还留了后手,罗汝才看李自成的眼神已经变了,怎的如今的年轻人都如此厉害,李自成现在已经是闯将,在军队中的地位跟张献忠平齐,而且又是闯王的外甥,难道以后义军首领的位子,闯王有意思传给李自成?
众人被一个接一个的重磅消息冲击的回不过神来,但是高迎祥没时间跟这些人废话,将自己的战术意图阐述清楚之后他立刻命令众人回去准备,让将士们吃饱,这么多的马肉有助于他们恢复体力,闯军上下迅速动作起来,不能不说,剩下的三万五千闯军不愧是多次淘汰之后剩下来的精锐,在执行命令这方面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好!好啊!诸位爱卿,你们都看看,陈奇瑜这一仗打的漂亮,打得漂亮啊,竟然能将高迎祥部给收编,着实是给朕长脸了。洪承畴当初推荐陈奇瑜的时候,朕还没想到陈奇瑜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看来洪承畴果然是有识人之能,这么看来他倒是个人才,张爱卿,前段时间你不是一直说自己年老体弱,这尚书之位恐不能胜任吗?不若这样,将洪承畴调回来你看怎么样?”朝会上,崇祯拿到了还热乎的八百里加急文书。那是陈奇瑜的奏折,专门对击败流贼的事情做了阐述。并且将责任划分一并写明,这分明是恶人先告状,陈奇瑜绕过了洪承畴,先将帽子给孙传庭扣上,又大大的称赞了洪承畴运筹帷幄用兵有方,等于是堵住了洪承畴的嘴,这场战役唯一的替罪羊就是孙传庭,洪承畴是有口难辨。圣上大喜之下说不定就会将洪承畴给调到京师,那三边总督的位子就非他陈奇瑜莫属了。
果然,崇祯龙颜大悦,他经常对诸位大臣说,贼亦赤子,朕不忍杀之。说白了,就是崇祯不想背上一个好杀的骂名,毕竟流贼原来也是大明的百姓,自己对建虏和北虏可以痛下杀手,但是对自己的子民则必须要网开一面,否则后世史书还不知道会怎么记载自己,崇祯这个人可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人。陈奇瑜边打边抚,可谓是正中崇祯下怀,这样一来崇祯就得到了一个仁义的美名。他不禁在内心大大的夸赞陈奇瑜会办事,洪承畴也有大功,那么为了褒奖二人,肯定要给他们的官职再往上提一提,正好洪承畴是坚定的主战派,虽然崇祯也知道洪承畴厉害,可是在对付流贼的问题上,明显是陈奇瑜的方案更加体会圣心,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让陈奇瑜接任三边总督,主办剿匪大事,将河南地区的张献忠部也给招安了,那西北就完全太平了,而洪承畴认人这么准不如将老迈的张凤翼给替换了,然后让洪承畴接任兵部尚书,反正张凤翼这段时间总是提起隐退的事情,正好可以遂了他的愿。
崇祯话音刚落,温体仁立刻站出来建议道:“陛下,请听臣一言。”“爱卿请讲。”
温体仁清清嗓子道:“洪承畴虽有功,但在朝中资历尚浅,一直外放在西北,原来还是杨鹤的下属,这次剿匪才崭露头角,张尚书年迈,申请致仕可以理解,不过接任者恐怕还要考虑清楚才是。洪承畴应当再立功勋才能被任用为兵部尚书,在此之前,臣以为不妥。”
崇祯考虑了一下温体仁的话,他说的也有点道理,在朝中当官,特别是一步登天做到内阁大员,必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服众,一个是资历,一个是能力,张凤翼年迈,虽然能力不是很突出,不过资历恐怕在朝中是无人可比,反观洪承畴是快了一些,刚刚提拔到三边总督就再次进一级,朝中文武百官可不一定服气啊,拔苗助长反而不好。崇祯低声问道:“那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处置呢?”温体仁沉吟一下道:“不若这样,将洪承畴放入边关历练一下,他不是三边总督吗?微臣以为可以出任辽东督师,将傅宗龙调回来任兵部尚书,让陈奇瑜出任三边总督,这样人员不就调配开了。如果洪承畴在辽东那边和卢象升能有上佳配合,再将他调回来当兵部尚书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