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思索的时候,刘毅听见身边传来一个声音,“将军,您来了。”一个穿着船工衣服的中年人正在给自己行礼。刘毅立刻上前一步虚托了一下中年人的胳膊,然后笑着道:“没想到啊,洪管事,这次你算是给了我和青弋军全体将士一个大惊喜,我虽然不太懂水战,但是也知道鸟船的弊端,我们急需一种速度快,火力猛,既能载人,又能作战的江面船只,体积还要比鸟船小,吃水也要浅,这样才能在江面上纵横,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给造出来了,了不起,了不起。”刘毅对着中年人竖起了大拇指。
中年人笑着摇摇头,他姓洪,叫做洪英,是这中圩洲船厂的管事,放在后世就算是总工程师。这艘新型的江面舰船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洪英本来在淮安的清江船厂做事。清江船厂是曾经的大明三大船厂之一,又因为淮安是漕运总督府的所在地,所以在很多年前,清江船厂还是非常不错的地方。不过万历皇帝驾崩之后,漕运总督府因为魏忠贤的关系基本也失去了地位,清江船厂当然是跟着漕运总督府一起没落。没了漕运总督府罩着,清江船厂便若当日的南京军械局一样,工人和工程人员失去了活路,只能出去讨生活。作为清江船厂富有经验的高级大匠,洪英自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在淮安城里做木匠讨生活。直到刘毅的出现,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王先通在临走前对刘毅说了清江船厂的事情。刘毅早就已经答应王先通,会妥善安置原先的淮安漕运总督府相关人员,可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大船厂。清江船厂跟中圩洲不一样,中圩洲的造船技术除了原先的经验之外,基本上还跟郑芝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所以基本上舰只都是仿造郑芝龙舰队的。对于江船,他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是清江船厂不一样,清江船厂正是专门生产江船的,这对刘毅来说,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江船生产人员是不可多得的财富,索性,刘毅便将他们一锅端,全部接到了南直隶。在原有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清江船厂的人全部安置进去,并且给了洪英管事的职位,要求他按照军方的需求立刻抓紧时间研制新型江面战船,以满足黄河,长江,运河三条河段的需要。洪英为了报答刘毅的恩情不敢怠慢,废寝忘食的研制,终于是做出了第一艘样船。
“将军谬赞了,这本来就是下官的本分,下官今年已经四十有七,马上就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可谓是造了一辈子的江船,将军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下官,那是对下官和全体清江船厂原有人员的信任,下官不能辜负这种信任,所以拼命也要将战船造出来。”
洪英对刘毅再次拱手失礼。这次刘毅没有拦着,上位者也要有上位者的态度。刘毅受了洪英一礼,然后缓缓道:“怎么样,洪管事,跟本将介绍介绍吧。”一说到战船,洪英立刻来了精神,这艘战船说是他的儿子也不为过,这么长时间,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这艘船上了。
洪英立刻领着刘毅上了船坞的二楼,这样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战船,讲解的时候会更方便,洪英指着战船道:“首先说名字,这战船既然是江上使用,又是战船,本来应该起一个霸气一些的名字,可是运河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河道,起的名字霸气了,容易吓着百姓,所以下官斗胆起了个赶缯船的名字,就是运送布匹的船只。当然这只是下官一家之言,最终如何还需要将军定夺。”
其实对于名字,刘毅是真无所谓,花里胡哨的不用整没用的东西,关键好用就行。既然洪英对战船这么有感情,索性卖他个人情,就按他说得来便是。他摆摆手道:“名字的事情自然是洪管事做主即可,船是你造的,由你来命名理所应当,而且你说的对,咱们青弋军还是应该保持低调,我看赶缯船这个名字就挺好,就这么定了吧。”
见将军应允,洪英无比高兴,脸都激动的通红。他接着道:“多谢将军,下面,咱们再来说外观。”刘毅接话道:“不错,刚来的时候本将就发现这船的配色奇怪,不知有什么讲究。”
“呵呵,将军,你有所不知,这船的底部白色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也不是油漆,而是石灰。”洪英笑着说道。“哦?石灰?”这次轮到刘毅有些惊讶了,为什么要在船底涂上石灰呢?“将军,其实这种方法不仅仅在江船上可以使用,也可以在海船上使用,因为不论是江水还是海水都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咱们的船都是木质,虽然材料是在桐油中浸泡过。并且也做了防腐的手段,还有油漆等物用来保护船体,可是长久下来,不论是海水江水的腐蚀,还是这些水中的生物破坏,都会对船只造成不小的影响,当然,吃水线以上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可是船体最重要的就是吃水线以下的部分,这部分若是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洪英说道。刘毅不断点头,“不错,洪管事说的非常有道理。”
洪英进一步补充道:“下官十七岁就进了清江船厂,到现在造船也有三十年了,下官发现,在船身上涂上石灰具有很好的抗腐蚀的作用,所以早在十几年前,下官就做过类似的实验,后来发现,这石灰涂抹的船底比传统手法制作的船底寿命至少要长五年。别小看这五年,五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也许,我们的船还能用,敌人的船却已经腐烂了。”刘毅竖起大拇指赞道:“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如此一来,我水师船只比别人的结实耐用,此技术目前还只有我们知道,要做好保密,以后外传那是以后的事情。”
“是!”洪英拱手道。“再说说这船体有什么说法。”刘毅问道。洪英连忙解释道:“船体正是按照将军的要求,比鸟船小,此船宽不过两丈,长不过六丈,下官算过了,如果仿照鸟船安放大将军炮的话,最佳比例是六门,当然,如果战时需要可以增加到八门,水手六十名。这些东西全部算进去,吃水要比鸟船浅一半,速度比鸟船要快,如果让水手们全力划桨,加上江风,最快的速度能达到鸟船的两倍。如此速度和重量,足矣应付一切江面环境,别说是在黄河长江中行船,便是在运河当中也绝对没有问题,就是遇到枯水期了,这赶缯船照常行驶,能给咱们的军队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援。”